「觀點聲音」加快數字中國建設的八大要點

信息化代表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已經成為引領創新、驅動轉型、塑造優勢的先導力量。數字中國是國家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籌推進國家信息化發展、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

「观点声音」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八大要点

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抓手。2000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高瞻遠矚,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數字福建”,對福建省信息化長期發展做了頂層設計和統籌部署。18年來,“數字福建”不斷創新發展,成就碩果累累,公共行政服務、群眾生產生活、城市管理等信息化建設,深刻地改變了福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特別是在電子政務等領域引領了全國風向。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提出了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對國家信息化發展做出了新的戰略部署,成為了新時代推進國家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指引。

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是開啟國家信息化發展新時代的需要。近年來全球新一代信息快速發展和創新應用,數字經濟孕育而起,深刻地改變了信息化發展環境和推進模式,對國家信息化發展提出新要求。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從國家層面對中國信息化進行頂層設計和統籌部署,有利於更好地認清發展階段、找準發展定位、創新推進模式,更好更快地推進國家信息化加速發展。

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是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需要。信息技術發揮著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引領性作用,信息化改變了世界的競爭方式和格局,決定著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能力。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必經之路和重要抓手。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同步發展,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迫切需要以數字中國建設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領域信息化融合發展。

「观点声音」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八大要点

數字中國建設意義十分重大,推動數字中國建設刻不容緩。加快數字中國建設,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需要從以下八個方面做好工作。

構建網絡寬帶高速、陸海空天一體、能力持續升級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推進固定寬帶網絡、移動通信網絡、下一代互聯網、北斗系統、太空互聯網、廣播電視網等各類網絡基礎設施部署,完善國際國內海路光纜建設,持續擴大網絡覆蓋範圍,提供陸海空天一體化網絡接入服務能力。持續推進寬帶普及提速,加快光網改造和移動通信網向5G升級,優化骨幹網絡結構,拓展網絡出口帶寬,全面構建全光網城市,提供寬帶高速網絡接入服務能力。推進網絡信息基礎設施智能化轉型,超前部署超大容量光傳輸系統、高性能路由設備和智能管控設備,實現網絡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和網絡管理智能化。

構建產業鏈條完善、技術自主可控、信息服務豐富的信息產業支撐體系。發揮體制機制和大國大市場優勢,緊緊抓住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歷史契機,創新信息產業發展推進模式,加快補齊核心電子元器件、高端芯片、基礎及關鍵應用軟件等產業鏈短板。全面推進基礎技術、通用技術、非對稱技術、“殺手鐧”技術、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等各類技術攻關,推進產業鏈關鍵環節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促進產業鏈條完善,保障產業鏈安全。推動網絡運營、電子信息製造、軟件開發、信息服務、安全保障等產業鏈環節的協同發展,促進基礎性信息服務創新,增強產業生態圈打造能力。

構建產業跨界融合、業態創新活躍、治理審慎包容的數字經濟發展體系。深入實施“互聯網+”國家戰略,大力發展“互聯網+先進製造業”“互聯網+現代農業”,加快應用互聯網促進傳統服務業提檔升級,深化製造業和互聯網深度融合,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鼓勵企業積極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和思維,推動行業組織模式、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轉型提檔升級,培育新服務、新模式和新業態。本著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原則,加快制定新興產業監管規則,創造新舊業態公平發展的市場環境,加強數字經濟監測統計體系建設,做好潛在風險的研判和管控,護航數字經濟。

構建資源開放共享、業務協同聯動、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政府治理體系。加快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和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目錄體系編制和平臺建設,提升政務信息資源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共享交換能力,促進公共信息資源社會開發利用,加強政企數據合作,釋放數據紅利。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推進步伐,本著“一站式”服務和“一體化”監管的原則,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流程,加快發展“互聯網+政務服務”,打造一體化電子政務管理服務平臺,提升政務業務數據無縫流動能力,促進政務業務協同聯動和協同服務能力。根據線上業務特點,同步調整、完善和優化線下人員、設備、場所等服務體系,增強無障礙服務能力,促進線上線下業務深度融合。

構建渠道豐富多樣、服務普遍覆蓋、內容貼近日常的信息惠民服務體系。拓展信息惠民服務渠道,充分利用移動應用、自助終端、網站、數字電視、智能家居等網絡化方式和社會企業渠道,構建多樣化、泛在化、便捷化的惠民服務信息接入渠道。充分利用互聯網、電信、金融、能源、廣電等企業網絡平臺渠道廣覆蓋優勢,加強信息惠民服務推送,推行信息普遍覆蓋和信息無障礙服務,提高信息惠民服務城鄉、區域、人群均等化水平。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完善信息惠民服務,加強政府和社會合作,提供家政服務、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交通出行等貼近日常生活的惠民信息服務,提高惠民服務專業化、市場化和社會化水平。

構建流通交易規範、開發利用活躍、安全保障有力的數據資源發展體系。創新數據流通交易模式,鼓勵網絡化、在線化流通交易,完善數據流通交易規章制度,加快推進數據資產化,加強數據流通交易監管治理。重點強化政務、互聯網、金融、電信、交通、醫療、能源、水利等重點領域數據資源共享開放、流通交易和開放利用,構建開放式數據資源應用創新服務體系,以數據紅利推動各領域管理服務提檔升級和產業業態創新。完善數據資源安全保障規章制度,構建數據資源全生命週期安全保障體系,提升數據資源安全保障產業技術支撐能力,提高數據資源流通交易溯源能力。

構建規則制度健全、措施手段先進、共享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治理體系。加快網絡空間行為規則制定,重點完善跨境數據流動、數據開發利用、社交網絡、數字帝國、跨界融合創新等領域治理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體系,提升網絡空間治理法治化水平。增強網絡空間治理技術支撐能力,創新網絡空間治理模式,構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網絡空間監管治理平臺,提升態勢感知、應急處置、協同聯動等能力。推進網絡空間治理開放合作,完善網絡空間對話協商機制,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網絡空間行為規則制定,提升網絡空間治理國際話語權。

構建制度規範健全、多方協同聯動、應急響應快速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完善網絡安全保障制度,重點加快重點領域、複雜網絡、新技術應用、大數據匯聚、互聯繫統等各類型條件下網絡安全保障制度的建設,切實提高系統訪問、技術應用、複雜網絡、運維人員、數據流通等方面安全管理能力。適應網絡安全發展形勢,加快構建網絡安全保障大平臺,促進網絡安全監管數據的快速、實時、無縫流動,推動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業務協同,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實現網絡安全事件快速響應和應急處置。

信息化正在深刻影響和改變世界發展,牢牢把握數字中國建設的戰略機遇,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建設,大力推進信息化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對於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