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啟蒙-《周易》導讀一

易學啟蒙-《周易》導讀一


易學啟蒙-《周易》導讀一


《周易》自春秋以來,特別是儒家奉為經典後,是歷代學子們必修的課程。由於歷史原因,新中國後曾經一度斷代,學習研究停滯不前,目前隨著國學熱的潮流,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古老的《易經》,都想學習這部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中國傳統文化典籍。厚朴易學準備撰些幾篇入門啟蒙的文章,希望能對初學者有所幫助。


易學啟蒙-《周易》導讀一


一、《周易》的性質

殷商用甲骨做占卜,這就是“卜筮”中的“卜”,周人用蓍草做占筮,這就是“卜筮”中的“筮”。《周易》就是占筮情況的記錄。是古人在對占筮材料的整理基礎上編定的一部供占筮者使用的占卜著作。

《周易》之名,最早見於《周禮春官.太卜》:“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日《周易》。”此三者都是卜筮之著作,前兩者早已經失傳,目前流傳的只有《周易》。

《周易》雖然是一部占卜之書,但後期《易傳》 的出現,使它成為了一部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哲學著作,甚至被尊稱為儒家五經之首,亦為道教所重視。“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三玄之冠”之美譽。


易學啟蒙-《周易》導讀一


二、《周易》的成書和編撰

《周易》的成書可概要為“人更三聖,世歷三古”。其中“三古”為上古、中古、近古三個時代。“三聖”指人文始祖伏羲、周文王、孔子三位聖人。

文獻記載伏義氏作八卦, 被稱為先天八卦《易傳》中記載“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之後的周文王是本是周族的首領,姬姓名昌,被殷紂王囚禁。《史記》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文王演繹的周易八卦又稱後天八卦。文王演繹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辭、爻辭,人稱《周易》。


易學啟蒙-《周易》導讀一


世人稱為聖人的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又是儒家創始人。有些史學家認為《易傳》是孔子晚年創作的。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中說道:“讀《易》,韋編三絕。

據傳弟子子夏創作有《子夏易傳》,說孔子確實與《易》有關係。《論語述而》:“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事實上據考古考證及主流史學家認為,《易傳》大多數成書於秦漢時期,非一人所著。


易學啟蒙-《周易》導讀一


三、《周易》之義

(一)、關於“周”字的解釋

1.“周”代表朝代名,指周朝。鄭玄在《易贊》說:“夏曰《連山》,殷曰《歸藏》,周曰《周易》。”朱熹《周易本義》也說:“周,代名也。”

2.“周”是地名,指周地。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周易稱周,取歧陽地名也。”

3.“周”是“周普”,“普遍”的意思。鄭玄《易贊易論》說:“《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包也。”


易學啟蒙-《周易》導讀一


(二)、關於“易”字的解釋

1.“易”是“三易”的統一。易緯《乾鑿度》謂“孔子曰:易者,易也,變易也,不易也”。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謂“鄭玄依此義作《易贊》及《易論》雲: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

不易三也”,即“易”有“易簡、變易、不易”三層意思。變易,是指一陰一陽的變化,世間萬事萬物,變易是常態。不易,指變易中含不變之理,變化的是現象,不變的是規律。易簡,指易道簡單平易,易學易知易用,即《繫辭》謂“乾道易知,坤道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

2.“易”為“日月”之意《說文》“易”:“日月為易,象陰陽也。”

3.“易”是生生不息的意思《易傳》中說“生生之謂易”。認為這種變化是一種生命的代謝與生成。

4.“易”就是蜥蜴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易,蜥易、郾蜓、守宮也。象形。”因此有人認為“易”是“蜴”的本字。


易學啟蒙-《周易》導讀一


四、《周易》的構成

《周易》由《經》與《傳》兩部分構成。

《易經》包括六十四卦及其卦辭和爻辭,《易傳》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十翼”,共十篇,因為被附在經後用來解釋經,其作用和形式猶如鳥的翅膀一般,所以叫“十翼”。

《易傳》只有七部分,即《繫辭》、 《彖辭》、《象》、《文言》、《說卦》、 《序卦》和《雜卦》, 因為《繫辭》、《彖辭》和《象》分別為上下兩篇,所以加在一起就是十篇。

《易傳》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研究《周易》的專著,在易學史上第一次把《周易》哲理化,所以其地位舉足輕重,成為《周易》的有機組成部分。狹義上所說的《易經》是指不包括《易傳》在內的六十四卦卦爻辭,廣義的《易經》則等同於《周易》。


易學啟蒙-《周易》導讀一


以上厚朴易學梳理了《周易》來歷,讀者可概要性的瞭解歷史源流,有個初步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