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必須死守故宮!蔣介石與“塘沽協定”背後的故事

前幾天發了一篇小文,關於張學良1933年下野之事,分析了到底是不是"代蔣受過”的問題,很多網友認為有理有據,但也有部分網友回帖不認可,客氣一點的建議我把“塘沽協定”說清楚,不客氣的呢,謾罵、扣帽子、爆粗口,一應俱全。為了解答部分網友的疑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事情。首先聲明,我覺得非虛構歷史寫作,必須引用第一手文獻(學術界公認書信、電報、日記均屬於第一手材料)說明問題,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預設立場,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像京劇一樣畫好臉譜再登場,你們說呢?

最後必須死守故宮!蔣介石與“塘沽協定”背後的故事

長城抗戰中的國民政府軍隊

上次說到1933年3月,日軍輕取熱河,侵犯長城各要隘,張學良下野之後,何應欽北上擔任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至此,北方抗戰局面有所改觀,東北軍、晉綏軍、西北軍、中央軍合力築起血肉長城,頑強抵禦外敵入侵。關東軍副參謀長岡村寧次多少有些意外,“自古北口至山海關一帶約400公里的長城線,不少地段可以自由通過,我軍以第六、第八師團及混成一旅團守備這一漫長的第一線,對付敵軍的來襲,兵力顯然不足,處於不遑應戰的狀態。”

大約3月中旬時候,日本駐滬總領事武官根本博接觸軍政部次長陳儀,代表陸軍省提議雙方停戰,且無須留下協定文字,只願彼此默契,各不相攻。蔣介石將信將疑,根本博等人只是校級軍官,“恐彼方誠意不足,跡近試探,縱下決心,亦無把握,徒受操縱耳”。何應欽秉承“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對日方針,通過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商洽英國駐華公使藍浦生,希望居中調停華北戰事。

最後必須死守故宮!蔣介石與“塘沽協定”背後的故事

傅作義建立的第59軍長城抗戰陣亡將士公墓

蔣介石不願意承擔求和“罵名”,特別叮囑何應欽:“此事由社會有力分子先向國際方面進行,在尚未具體成熟之時,政府人員不宜出面。且大體方針亦應先徵詢軍人意見,中央再被動接受社會領袖及軍人的建議。”謀求妥協之外,蔣介石亦不放棄積極備戰,“如日軍決心進攻平津,此時應作最後之準備,抵抗工程與北平城內工事應先著手”。外交部長羅文幹明確反對,“無論外交或軍事當局,均不宜向任何方面乞憐求和或簽約停戰,英方只可警告日方,阻其再行進攻”。

藍浦生知難而退,中日再次啟動直接交涉管道,根本博說明:“日本絕不攻略平、津及察哈爾,上次因為兩軍距離太近,常有互相攻擊之事,故有日軍進至灤河之舉。現在東京嚴令關東軍放棄灤東地區,其退出之地,你們萬勿前進,倒不如以改變配備為名,離開至炮彈射程之外,日軍亦不出擊。”

最後必須死守故宮!蔣介石與“塘沽協定”背後的故事

根本博

陳儀急忙轉知北平軍分會,但何應欽認為“日人素狡”,只令南天門守軍稍稍後退。日方不滿意,要求中國軍隊立即退至密雲、平谷、玉田至灤河右岸一線。何應欽不接受,密雲以南無險可守,費時兩個月構築的數道防禦線豈能輕易放棄。5月3日,小磯返回大連,立即通過電話傳達了突破長城線的命令。按照岡村的說法,“這一次進攻是為了警備上的需要,好不容易取得東京諒解

”,所以並無佔領地域目標,而是給敵人以沉重打擊。

談判中止,日軍向中國軍隊發起了開戰以來規模最大的攻勢。蔣介石仍然兩手準備:一是協商韓復榘、陳濟棠,希望抽調山東和閩粵部隊參加華北抗戰二是說服好友黃郛擔任“行政院駐平政務整理委員會”委員長,應付對日交涉。行政院長汪精衛焦急萬分:“我們不斷的再向各方請救,所得到的,只有陝西楊虎城的一師,其餘呢?責備有人,赴援無兵”。

最後必須死守故宮!蔣介石與“塘沽協定”背後的故事

陳儀

何應欽不再堅持,“如能尋得和平途徑,俾免重大犧牲,此間同仁,均所切盼”。有了前車之鑑,關東軍顧慮深入平、津可能引起更大的國際糾紛,也想見好就收。5月15日,武藤公開聲明:中國軍隊如能放棄以往挑戰態度,遠向國境線後方撤退時,本軍亦將盡速收軍長城線,以就維持滿洲國治安之本務

黃郛到達北平,前線已經不能支持,宋哲元所部“在喜峰口進時如虎,退時如狗,此時則如綿羊,驅之不動”。日軍乘勝追擊,以戰逼和,第8師團佔領白河左岸,先頭距離北平最近者只有20公里。22日,小磯故意放出空氣:“日軍現在密雲、唐山線,暫停進攻。此次作戰,為消滅華軍攻擊長城線之大本營,其軍事動作,目前可告一段落。將來和平能否實現,完全看中國態度而定。”

最後必須死守故宮!蔣介石與“塘沽協定”背後的故事

何應欽

汪精衛連夜指示北平:“日軍尚無必攻平津之意,我們在平津附近擇定陣地,敵來則決一死戰,如對方提出條件,除簽字承認偽國、割讓四省之條約外,其他條件,皆可答應。”翌日凌晨,黃郛疲憊歸來,從懷中取出一紙交給何應欽,“這是數小時談判的結果,你是軍事負責人,要幹,馬上我給他(指日本海軍武官)打電話制止明晨之攻擊,否則就走”。

何應欽不敢做主,打電報請示蔣介石又來不及,還是參謀長黃紹竑比較冷靜:“委員長要我們來主持這方面的事,我們要為他負一些責任,古人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以後委員長不同意,我們願共同受國家法律的處分就是了。”

蔣介石內心深知“為避免牽動全局而徐圖收拾計,只有切實設法緩和華北之局勢”,但同時決心死守北平,勉勵前線將領“最後必須在故宮城內作核心戰爭

”。25日,蔣介石致電黃郛,“協定總須避免文字方式,以免將來引以為例,其端由吾人而開也”,“談判時期,城防設備尤應加緊,弟以為不有一北平死戰,決不能滿足倭寇之慾,亦不能獲得國人諒解也”。

最後必須死守故宮!蔣介石與“塘沽協定”背後的故事

蔣介石

5月31日,北平軍分會總參議熊斌等人與岡村寧次等在天津塘沽簽訂停戰協議,主要內容有:中國軍一律迅速撤退至延慶、昌平、高麗營、順義、通州、香河、寶坻、林亭口、寧河、蘆臺所連之線以西、以南地區,爾後不再越過該線,又不作一切挑戰擾亂之行為;日本軍為證實第一項實行之情形,隨時用飛機或其他方法進行監察;日本軍證實中國軍業已撤出停止線,不再進行追擊,並自動回到大致長城之線;長城線以南,停戰線以北及以東地區內之治安維持,由中國警察機關任之。

關於“塘沽協定”的事情,今天就說到這裡,孰是孰非,各位網友不妨各抒己見,我依然笑罵由人,絕不拉黑任何人。

參考文獻

1、臺北“國史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2014年版。

2、郭汝瑰,黃玉章 主編:《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蔣中正日記》,臺北,抗戰歷史文獻研究會2015年編印(非賣品)。

4、《何應欽將軍九五紀事長編》,臺北,黎明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版。

5、沈亦云:《亦云回憶》,嶽麓書社,2016年版。

6、《岡村寧次回憶錄》,中華書局,1981年版。

7、黃紹竑:《五十回憶》,嶽麓書社1999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