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統王朝的皇帝都叫帝,而宋朝都叫宗,這是為什麼?

你是我的歌ing


不得不說,這個問題就明顯有問題,不是所有大一統王朝的皇帝“都叫帝”,如唐太宗;也不是所有宋朝皇帝“都叫宗”,如宋太祖。

至於為何有的皇帝“叫宗”,有的皇帝卻“叫帝”,這與皇帝的諡號、廟號和年號有關。

“×宗”與“×祖”都是指皇帝的廟號,如唐太宗,即廟號為太宗;宋太祖,廟號為太宗。而“×帝”體現的是皇帝的諡號或年號,如漢武帝,即諡號為“武”;又如康熙帝,則是指玄燁的年號為康熙。

因此,所謂的“叫宗”或“叫帝”,不妨換句話說,“稱呼皇帝時,有時用廟號,有時用諡號,有時用年號”(稱諡號的皇帝主要集中在秦漢魏晉時期,而稱廟號的皇帝主要集中在隋唐到明前期,明中後期以及清朝的皇帝則稱年號)。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兩漢魏晉時期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比如西漢十二帝(高、惠、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孺子嬰),擁有廟號的只有劉邦(廟號太祖)、漢文帝(廟號太宗)、漢武帝(廟號世宗)和漢宣帝(廟號中宗)四帝,但除孺子嬰外,所有的皇帝都有諡號,為了便於稱呼,所以後世一律以諡號稱呼這時期的皇帝。

而魏晉以後,尤其是隋唐宋時期,皇帝普遍擁有廟號,加之諡號越來越長,不便於稱呼,於是以廟號稱呼皇帝。

這種稱呼方式一直持續到明朝中期,才改為以年號稱呼。那麼,為何之前不直接以年號稱呼皇帝?

因為在此之前,一個皇帝一生有多個年號,如年號的發明者漢武帝,一生所用年號超過10個。而從明中期開始,皇帝們不再頻繁地更換年號,一個皇帝一生只有一個年號,因此用年號稱呼皇帝再合適不過。


周知惟


好像類似的問題也回答過幾次了,從秦始皇第一個稱皇帝開始,中國曆朝歷代都是稱皇帝,宋朝叫什麼什麼“宗”那是稱謂的“廟號”。比如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等皇帝都是稱呼的廟號。

不僅僅是宋朝皇帝稱“宗”,唐朝皇帝也是這麼稱謂的,比如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唐肅宗等等,原因只有一個。那是因為,唐朝以前的皇帝都稱呼的是“諡號”比如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宣帝,隋文帝、隋煬帝,其中“文”、“景”、“武”等都是“諡號。”唐朝到明朝由於皇帝的“諡號”太長,都稱呼的是“廟號”也就是什麼什麼“宗”。

在我國古代,有“廟號”、“諡號”和“年號”。其中,“廟號”制度從商朝就開始了,而周朝採用了“諡號”制度,到了漢武帝時期有發展了“年號”。那麼什麼是廟號呢?比如“太祖”、“太宗”、“高宗”等都是廟號。那麼,什麼是“諡號”呢?比如“文”、“武”、“宣”等都是“諡號”。那麼什麼是年號呢?比如清朝皇帝就一個年號,像“康熙”、“乾隆”、“嘉慶”、“咸豐”都是年號。

歸納一點就是,周朝到隋朝的君主都稱“諡號”比如周武王、漢武帝、宋武帝,其中的“武”字就是“諡號”,從唐朝到宋朝的皇帝都稱“廟號”比如唐太宗,宋太祖、宋太宗、明太祖,其中的“太祖”、“太宗”都是廟號。明朝時,既可以稱呼“廟號”又可以稱呼“年號”,比如朱棣的“廟號”叫“成組”叫“明成組”,“年號”叫“永樂”又稱作“永樂帝”。到了清朝,由於都是一個年號,皇帝就直接稱呼年號了。說完以後,應該很明白了吧!


謀士說


首先我們要了解3個名詞,諡號,廟號,年號。

諡號,古人為了方便對皇帝蓋棺定論,選擇用諡號來進行概括,起源於周朝。朝廷會依據其生前所作所為,從而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這就是皇帝的諡號,用來高度概括這個皇帝的一生。如文、武、明、睿、康、景、莊、宣、這些都是好諡號,如漢武帝,漢文帝等

廟號,是中國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 隋朝以前,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廟號是對社稷有重大貢獻的皇帝才有,隋以後皇帝基本都有廟號,一般稱呼為祖或者宗,祖比宗更高一級,必須有開國一樣的功勞才能稱祖。例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年號,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一般由皇帝發起。明清以前每個皇帝都有多個年號,明清皇帝基本只有一個年號。例如順治,乾隆,崇禎等。

回到這個問題,不同是因為為了更方便更有效的稱呼和記憶。隋唐以前,並不是每個都有廟號,而且年號也很多,所以才稱呼皇帝諡號。

漢武帝,諡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年號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

唐――元,因為廟號比諡號更加珍貴,而且隋朝以後廟號普及了,每個皇帝都有了廟號,所以人們就稱呼他們的廟號。

宋仁宗,諡號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廟號仁宗,年號天聖、明道、景祐、寶元、慶曆、皇祐、至和、嘉祐

明清時期,因為每個皇帝的年號都只有一個,並且一生不變(兩個例外,明英宗和清同治),年號還有紀年的功用,所以稱呼明清皇帝年號的更加普及。

乾隆皇帝,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廟號高宗,年號乾隆。





阿馳2585


古代皇帝的稱呼有三種:諡號、廟號、年號。

皇帝的諡號是根據其生前事蹟和功績給予的評價,諡號往往是大臣們集體議定的。從諡號可以看出皇帝生前的事業,以及後人對他的看法。美諡有:文(漢文帝、隋文帝),武(漢武帝、晉武帝、南朝的四位開國皇帝宋、齊、梁、陳都是武帝),明(漢明帝劉莊),宣(周宣王、漢宣帝)等。惡諡有:煬(陳後主諡號煬,諷刺的是給陳後主定諡號的楊廣自己的諡號也是煬,隋煬帝),靈(周靈王、漢靈帝)等。中諡有:惠(漢惠帝、晉惠帝)、平(漢平帝)等

  皇帝的廟號是指皇帝死後,在太廟裡對其進行祭祀時的稱呼,廟號寫在神主木牌上。開國皇帝一般稱為“祖”,例如漢太祖(劉邦,全稱漢太祖高皇帝,太祖是廟號、高是諡號,後人誤認為廟號是高祖)、隋高祖(楊堅、其父楊忠被追封隋太祖)、唐高祖(李淵、其父李昞被追封唐太祖),宋太祖、明太祖,繼承者一般稱為“宗”,例如著名的唐太宗,宋太宗、清太宗。當然,守成者因特別大的功業也有稱呼為“世祖”、“成祖”、“聖祖”的,例如元世祖忽必烈、明成祖朱棣,清聖祖玄燁。


古代除了秦朝,始皇帝怕以臣議君、以子議父,取消掉諡號,只稱一世、二世……直至萬世,其餘每位皇帝都有自己的諡號。而廟號則不一樣,在兩漢時期對廟號非常嚴格,不是每位帝王都有資格配有廟號,西漢14帝1主(傀儡皇太子孺子嬰)中只有劉邦(漢太祖高皇帝)、劉恆(漢太宗文皇帝)、劉徹(漢世宗武皇帝)、劉詢(原名劉病已,漢中宗宣皇帝)四位皇帝擁有自己的廟號,連同樣開創文景之治的漢景帝、昭宣中興的漢昭帝都沒有資格擁有廟號。而東漢十四帝中只有劉秀(漢世祖光武帝)、劉莊(漢顯宗明皇帝)、劉炟(漢肅宗章皇帝)三位而已。

到了三國時期也遵循漢朝嚴格的廟號制度,魏國5位皇帝只有2位,魏世祖文皇帝曹丕、魏烈祖明皇帝曹叡。東吳5位皇帝也只有2位吳太祖大皇帝孫權,吳太宗景皇帝孫休。

但到了西晉廟號就爛大街了,連白痴皇帝司馬衷(晉德宗惠皇帝)都有德宗的廟號,而兩個被外族俘虜、受盡屈辱而死的晉懷帝、愍帝也得到仁祖、哀宗的廟號。自西晉以後每位皇帝都有自己的廟號、諡號,而且諡號也是越變越多。但在唐代以前,人們還是多以諡號來稱呼皇帝,因為諡號能更好評價一位皇帝的好誤、功過。

自唐到元,人們多以廟號來稱呼某一皇帝,因為一來廟號已經全部普及,二來隨著諡號越來越長,有些多達18字,而且隨著皇權的不斷增強,諡號往往都是美諡,不再像商周漢魏那樣客觀反應帝王得失了。

明清的帝王稱呼都是年號,主要原因自明以後一個皇帝一個年號,年號使用率、識別率更高,官僚百姓也更多接觸,更好記住。


嘉佑620


借用那句時髦的話,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唐朝應當是大一統王朝了吧,難道你沒聽說你是說唐太宗、唐玄宗之類的嗎?明朝也是大一統王朝,難道沒聽說過明神宗、明成祖之類的?

我們要搞清楚廟號和諡號是不同的,“帝”表示的是諡號,每個皇帝都有,而“祖”、“宗”則表示的是廟號,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在唐代以前一般以諡號稱呼皇帝,唐代之後諡號大幅增長,所以使用廟號稱呼皇帝,而在明清時期又以年號稱呼。

附圖,漢武帝。

附圖,唐高宗。

那麼何為諡號呢?

諡號是漢字文化圈(起源於中國,並擴展到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周邊國家)中古代君王、諸侯、大臣等死後,根據其品德修養、生平功過等另起的稱號,以名寓評稱為諡。

在《逸周書·諡法解》一書中有對立諡制度起源的解釋,該制度是西周周公旦和太公望所制,後世訂諡的時候都是以此為依據。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諡法,自稱為始皇帝,其後世皇帝則依照順序稱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等,秦朝滅亡以後,漢朝又恢復了立諡制度並一直延續到清末時期。

唐宋以前的諡號比較簡單,例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諡號一般為一兩個字,例如周厲王、晉文公、秦穆公、趙孝成王等;漢朝恢復立諡之後,專門設立“大鴻臚”一職來管理王公對組的諡法,這時候諡號也比較簡單,如漢文帝劉恆“諡號”全名為孝文皇帝、漢武帝劉徹“諡號”全名為孝武皇帝。

自唐朝以後,諡號越來越長,後代的帝王也都會給先帝們上大諡、美諡,使得諡號無法體現原先的作用。武則天稱帝后諡唐高宗為“天皇大帝”,諡號開始變長,而且她還開創了把皇帝生前疊加諛詞上尊號溢美的先例,尊號的疊加影響了諡號的疊加,自此之後大多數皇帝的諡號都在四個字以上。

諡號的使用不限於帝王,通常還包括有重大影響的大臣、學者等,有些人的諡號則成為其別名,例如範文正(范仲淹)、嶽武穆(岳飛)等人。帝王的諡號一般由禮官和大臣議定,經過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而大臣、諸侯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

那麼廟號又是什麼呢?

廟號是漢文化圈國家的古代帝王死後,後人在太廟之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只有皇帝才有廟號。

廟號起源於重視祭祀的商朝,最初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只有對國家有功、值得後世子孫祭祀的先帝們才會被加廟號,而從唐朝開始幾乎每個皇帝都有廟號。

商朝時建立的最早的廟號只有四種,創基立業稱“太”、功高者稱“高”、世代祭祀稱“世”、中興者稱“中”,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原則分別給予祖或宗的稱號;周朝只有諡號而無廟號,秦朝兩者皆廢除,漢朝則兩者皆有;唐以前有廟號的皇帝比較少,所以以諡號簡稱帝王,例如漢武帝、隋煬帝等;唐以後皇帝大都有有廟號者且諡號很長,所以以廟號簡稱,如唐高宗、宋太祖等。

此為個人淺見,歡迎交流討論!!!!!


我沒忘記home


首先問這個問題,要麼是太水,要麼是小學生剛接觸歷史。為什麼呢因為一個反例太有名了,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建議剛開始學習某方面知識的人,不要看到啥不太一樣的就大發疑問,甚至認為自己發現一個大秘密,而是先多看看,找找反例。建議有一定基礎或者認識後再進一步提問問什麼。

下面具體問題來了,為啥皇帝稱某某帝呢?那很簡單,帝是皇帝的簡稱。皇帝稱號是秦始皇創造的,根子上還是先有皇和帝,秦始皇為突顯自己的成就,把兩者結合起來,稱自己為皇帝。但是後來的皇帝名號太長,所以一般都會簡稱某某帝。所以只要是稱帝過的(不管是大一統還是割據勢力),不是王了,那就是某某帝。

下一個問題某某帝,這兩個字有啥意義呢?第一個字是朝代名字(注意很多朝代名字是重複的,但是為了後人辨別會加上東、南、西、北、前、後等前綴)。中間那個字就是諡號了,基本上所有皇帝都有諡號,所以叫朝代+諡號+帝,幾乎(應該是一定)可以把某個皇帝直接叫出來。諡號是後人對之前皇帝的功德評價,所以諡號有規矩的!第一諡號有一個庫(好像是60個),所以歷史上的諡號是可以重複的,比如武帝、文帝等。第二諡號有褒貶,對應的也是皇帝的功德和後人對他的看法。第三諡號一定是後人叫的,沒有皇帝會叫出自己的諡號(影視劇常見漏洞)。第四歷史上有兩個皇帝是沒有諡號的,就是秦始皇和秦二世,因為始皇帝認為後人評價前人(多是兒子評價父親)不好或者說不符合倫理綱常,所以秦朝是廢除諡號的。也可見諡號的歷史其實比皇帝的歷史還要長。還有後來的某些朝代諡號就是很長了。

說完諡號,那就說說問題中的宗是啥?宗或者祖,其實就是祖宗的意思。這個是廟號,是祭祀時的排位,皇家就是太廟。其實老百姓家(當然是有一定實力的,比如望族)也有祠堂,太廟相當於祠堂。理論上廟號也是後人立的,你說把活人祭奠起來總有一點怪怪的吧。一開始因為不是人人都可以進太廟享有廟號,等於有了廟號後人就要祭拜,那得是家族有名望的人。所以早期的朝代很多皇帝沒有廟號,如果拿廟號來稱呼就沒法叫。後來各個都會溜鬚拍馬,通通給上廟號,比如唐宋皇帝基本上都有廟號了,所以稱唐某宗、宋某宗,也是可以的。

最後說一下明清時期總是稱呼某某皇帝,那個是年號。比如嘉慶皇帝、康熙皇帝。年號早期也是一個皇帝有很多,所以不好稱呼(年號是漢武帝創立的)。後來固定下來一個皇帝使用一個年號,所以明清時期稱年號問題也不大了。

舉個例子:康熙皇帝,名愛新覺羅.玄燁,清聖祖仁皇帝。康熙年號,名字不解釋,聖祖是廟號(祖和宗都可以來做廟號,一般開啟某個皇朝或者皇帝譜系的成為祖,其他就是宗),仁是諡號。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清高宗純皇帝。


zcsm


大一統王朝的皇帝都叫帝,而宋朝都叫宗,這是為什麼?

在中國古代那個封建王朝,從秦始皇大一統天下開始,所有的皇帝,他們的諡號後面都是以帝結束的。但是到了宋朝,皇帝的諡號結尾就從帝改為了宗。這究竟是從何而起,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些所有的事情都有緣由的,皇帝這個帝字,其實它寓意著這個帝王一統天下。這也是當時中央集權制最高的體現。說明著皇帝手握所有的大權,掌握生殺予奪。從最開始的秦始皇就可以看出來,在他一統天下之後,一手把控天下,甚至做出焚書坑儒這樣的事情。



隨著時代的逐漸變遷,越來越多的皇帝開始意識到,天下是靠治理的,而不是僅憑自己的一人意願,去打理天下所有的政事。所以。到了宋朝的時候,這個時期的皇帝諡號,最後都是宗。這個宗字也意味著,要依靠自己的才能去治理天下,這個天下的主人是開國皇帝,而不是往後繼承皇位的子孫。這也在時時刻刻的提醒著後世子孫要保護好繼承祖先的大好河山。


江上孤舟


提這個問題就是糊塗蛋。為什麼不用階段稱謂不一樣?答案是為了好記。稱文、武、仁等帝者,諡號也,自古有之,是天子崩、諸侯薨、士、大夫歿以後,對其的評價稱號,如商紂王、周文王、漢武帝,其間除秦廢諡號,其他各朝均均有(清宣統由於推翻封建帝制,沒有),諡號是古之對過去天子等稱謂的第一選擇。稱祖稱宗者,廟號也,自商有之,但非都有,但越往後,便都有了,唐朝至元朝稱謂用廟號,太宗丶高宗等,因為諡號太長了,元順帝特殊,廟號惠帝,明朝加了諡號順皇帝,後人多以此突出順從之意。稱永樂、崇禎、康熙者,年號也,明、清多年號稱謂,用諡號更長、用廟號跟前朝又重,年號漢武帝開始,到明清基本一帝一年號,方便。


三陽開泰59336916


某些皇帝被稱為**帝還是**宗並不取決於他所處的王朝是大一統王朝還是區域性王朝,而是取決於他所處的王朝歷史階段。比如說大一統的唐朝皇帝們也被成為唐太宗唐高宗等,區域性王朝比如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梁朱溫也被成為梁太祖。

應該指出的是,自隋唐以來,諡號變得越來越長,有的諡號長達十多字甚至更長,使用很不方便,再加上評價越來越不客觀,所以對諡號的看法更多是一種溢美之詞。另一方面,受傳統評價體系限制,廟號的字數一般只有一兩個字,容易記住使用,加上廟號的使用限制逐漸寬鬆,每個皇帝都可以在死後享有廟號,因此,從唐朝開始,一般習慣性稱呼皇帝的廟號。當然,從明朝開始,由於皇帝一般很少更改自己的年號,用年號來稱呼皇帝的情況也很普遍。


滄海拾遺錄


你說的不全面,這個問題應該是廟號和諡號的問題。

廟號起源於商朝,是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的名號,太祖、太宗,是廟號;

諡號起源於周邊是對死去的皇帝、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照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 褒、貶、同情的稱號,高皇帝、文皇帝等是諡號;

還有一個年號,有時人們愛用年號加帝來尊稱皇帝,比如:永樂帝、建文帝等。

所以弄清楚廟號、諡號、年號,就能清楚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