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的家長一邊反對補課,可還不停的找老師補課?如何杜絕?

假期對於學生來說,本該是休息調整或者培養課外興趣的時間。然而近年,“有償補課”班正在迅速蠶食著學生的寶貴假期,從中學到小學直至幼兒園,概莫能外。

其實,教育部已經出臺了《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明確中小學有償補課的六條禁令,但為何禁令之下,“有償補課”熱卻依然“高燒”不退?

為何有的家長一邊反對補課,可還不停的找老師補課?如何杜絕?

因為“有償補課”牽扯到的學校、教師、學生三方已經形成了互有默契的“利益共同體”。教師自不用說,有報道稱,一些“名師”一個假期靠“有償補課”“掙個四五萬元不在話下”;而為了提高成績,學生、家長自然心甘情願掏錢上課,更何況有些課程的確對“漲分”大有裨益;或出於愛惜教師人才,或為了打造學校教學口碑、提高升學率,學校對於老師的“有償補課”行為也往往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

為何有的家長一邊反對補課,可還不停的找老師補課?如何杜絕?

那麼,該如何讓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重心重回課堂呢?

第一,要提高承擔教學任務的老師待遇,特別是將全部精力都奉獻在課堂教學上的教師。這需要改變教師能力評價機制,比如增加學生對老師評價權重,倒逼教師在鑽研課堂教學上下真功夫,出成績。

第二,加大對“有償補課”行為的打擊力度,不僅要處罰涉事的教師,還要讓所在學校和其主要領導承擔連帶責任。

為何有的家長一邊反對補課,可還不停的找老師補課?如何杜絕?

第三,改變我國基礎教育一味“求難求奇”的亂象,重點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創造力。按理說,中學以下都應該算作基礎教育,都是在為學生進入高校學習作準備。然而現在的情況卻是,基礎教育越來越難,很多過去應該在大學解決的問題竟然下放到中學、甚至小學教育中。在本來應該培養興趣和創造力的年紀,整天在題海中苦苦掙扎,面對著成年人都解決不了的難題一籌莫展;而在心智都更為成熟的大學時期,卻把大把的時間都浪費在了和學習無關的事情上。這樣的教學模式其實是“本末倒置”,也是導致“有償補課”的最直接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