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又出新風向!難道是房價下跌的信號?

在關心房價漲跌問題的時候,大家都免不了討論房價上漲的原因,為大家熟知的主要有

棚戶改造政策、炒房客炒房、城市經濟的發展、人民幣的貶值等原因,卻經常忽略一個最明顯、最易理解的因素——地價上漲


樓市又出新風向!難道是房價下跌的信號?


住宅用地是樓盤開發的基礎,房屋建造的成本中,地價佔據了很大的比例,地價一旦上漲,樓盤開發成本提高,房價自然上漲。然而近期,樓市又出一新變動,眾人因此疑心,這難道就是房價下跌的信號?

這一變動就是土地流拍現象的不斷增多。

統計數據顯示,僅在今年上半年,中國全國的土地流拍就已達800多宗,主要出現在二線城市以及三四線城市,其中二線城市土地流拍達154宗,增長了近200%,三四線城市土地流拍更是達600多宗,土地流拍的現象可以說是相當嚴重。

房地產市場如果真的形勢樂觀,是不應該出現這麼厲害的土地流拍現象的,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樓市又出新風向!難道是房價下跌的信號?


1、房企資金緊張。土地競拍通常需要鉅額的資金,房企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對於土地的爭搶都相當激烈,而當資金壓力過大時,不但無心競拍,反而會將手頭擁有的土地流拍出去,緩解資金壓力;

2、房子賣不出去。房子都已經賣不出去了,房子建得再多,也只會讓自己承受更大的損失,不如將手裡頭用不上的土地及時變現;

3、土地地理位置偏僻。土地流拍較為嚴重的城市主要是在三四線城市,以中部和西部為主,本身房屋就沒什麼市場,搶到土地也沒什麼用,不如流拍出去。


樓市又出新風向!難道是房價下跌的信號?


土地流拍的出現意味著開發商開發熱情的喪失,側面體現了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房子越發難賣出去,土地流拍越加頻繁,地價的下跌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拿瀋陽為例,自2017年始,一場土地熱便無緣由的掀了起來!

場場土拍,大牌雲集,群雄逐鹿,100%以上的高溢價率,地價超過房價,萬元地王頻出......

這種熱度可以說一直保持在9月6日之前,而9月6日四宗地入市,一宗流拍,另三宗地最高的一宗也僅僅是10.6%的溢價率,與去年8月份同板塊6500的地價,相差1800元,以4700元的單價成交。

當然這種情況也是因地制宜,但若全國土地流拍、低價,越加厲害,房價下跌還會遠嗎?

來源:樓樓看樓市 瀋陽AI家綜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