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继婚!王昭君为此忧郁至终,武则天却因此荣登皇位……

收继婚,又称“转房”或者“挽亲”,唐代修撰的《周书》记载,突厥婚俗称:“父兄伯叔死者,子弟及侄等妻其后母,世叔母及嫂”,可以说是对这种婚俗的经典描述。简单的说,寡居的夫人可由亡夫亲属继娶的婚姻就可以称为收继婚。

收继婚者,从周(周那个时代的突厥)传承至清朝,由皇太极废除,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造就了无数的悲惨的女性,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王昭君和武则天了。前者因收继婚而郁郁寡欢,后者却因收继婚称为一代女皇。

收继婚!王昭君为此忧郁至终,武则天却因此荣登皇位……

王昭君,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着“落雁”的美称。却是一个悲情的女子,当时的汉朝为了摆脱匈奴的骚扰,讲王昭君远嫁到边远的塞外,与一个比自己年长二十几岁的老单于结为夫妻,幸好老单于对她百般恩爱,让王昭君体验到了一丝温暖,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后丈夫呼喊邪单于去世了。剩下王昭君母子二人孤苦伶仃。

收继婚!王昭君为此忧郁至终,武则天却因此荣登皇位……

如果仅仅是丧父其实还好,按照当时的游牧民族风俗:这任单于死后,他的妻子将与前单于的兄弟或者子嗣成婚。接受现实命运的王昭君失魂落魄的走进了复株累单于的新房里,但让王昭君更伤心的是,为了杜绝昭君的儿子篡夺单于大位,复株累把昭君的儿子杀死了。一边是自己的亲儿子,一边是自己的丈夫,这样的抉择让昭君生不如死。

但为了当时大汉的稳定,王昭君强忍着痛苦,继续着生活,后续为复株累生下两个女儿,在昭君二婚的第12个年头,复株累单于也去世来,这次王昭君没有再嫁,而是寡居了一年,郁郁而终。

收继婚!王昭君为此忧郁至终,武则天却因此荣登皇位……

本在合婚第二年就可以回国的王昭君,却因收继婚这样的习俗,导致到死都没有回国,最终在塞外郁郁而终,年终33岁。多么的可悲。

可悲可泣的王昭君不是单独案例,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收继婚的例子数不胜数,唐太宗娶了李元吉的妃妾杨氏,隋炀帝娶了隋文帝的宣华夫人陈氏。而其中最为出名的应该就是唐高宗李治娶了唐太宗的才人,武则天。

收继婚!王昭君为此忧郁至终,武则天却因此荣登皇位……

本在唐太宗在位之时,李治便与当时的才人,武媚娘眉来眼去。二人私底下所做动事情咱们就不再多说了,二人终于熬到了唐太宗去世,按照当时的规矩,皇上驾崩,他的妻妾,嫔妃们都必须出家为尼,武媚娘当然也逃不过这个规矩,到了庵内称为了尼姑。

可老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在尼姑庵里有着真么一位大美人,当时在位的唐高宗当人忍不住了,时常的便去尼姑庵中上香,后来嫌麻烦,便直接将武媚娘召进宫来,册为昭仪。

收继婚!王昭君为此忧郁至终,武则天却因此荣登皇位……

如此举动在当时已让很多的大臣反对,后来唐高宗的皇后去世了,唐高宗直接立了武媚娘为皇后,大臣们再也按耐不住,纷纷上书。其中褚遂良慷慨陈词称,“陛下必欲改立后者,请更则贵姓。昭仪昔事先帝,身接惟第,今立之,奈天下耳目何!”当然他的这些直言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为以后武则天登基时遭贬死埋下了祸根祸根。

收继婚!王昭君为此忧郁至终,武则天却因此荣登皇位……

总结:这两个女人的命运是如此的相似。都经历过收继婚。同样是死了皇帝(单于)丈夫,后来又嫁给了另一个皇帝(或者单于)。又如此的不同,一个是被迫下嫁,最终郁郁而终,一个是自愿的,最终成为了一代王者。历史怎么看,各位看官心里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欢迎留言大家一起讨论。

以上就是小贱为你带来的收继婚影响两个女人不同人生的文章,喜欢的可以关注收藏哦。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