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為教師減負,我們需要做的還很多

「原創」為教師減負,我們需要做的還很多

在近期召開的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陳寶生部長首次提出要下大氣力為教師減負。就在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門重拳出擊,下功夫破解中小學生過重負擔難題的情況下,教育部提出要為廣大教師減負,即刻引起全社會特別是教育界的關注、關切與熱議。

. 教師負擔重嗎?

如果有人提問,現在的中小學生負擔重嗎?判斷回答肯定沒有爭議。因為,中小學生課業及負擔過重已成為長期以來治理未停,但效果難盡人意的事實。那麼,現在的教師特別是中小學教師負擔重嗎?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行業及人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在其他行業及人士看來,現今的教師工作輕鬆單純,假期多,休息時間長,職業穩定無風險,待遇也不錯。怎麼能說負擔重呢?其實,這是對教育的複雜性、教師工作的創造性、挑戰性不瞭解所致,也並不奇怪。

「原創」為教師減負,我們需要做的還很多

在教育和學校的現實生活中,教師的負擔確實較重。先說顯性的負擔吧。學校正常、日常所進行的教育教學常規性工作,如備課、上課、自習輔導、作業批閱、考試分析、學生的教育管理指導,家訪等,屬於教師工作的範疇,也屬於應盡之責。但除此之外,上級安排學校組織的其他各項活動,尤其是非教學性質的工作任務及活動,如創文創衛、安全檢查、綠化美化、扶貧攻堅、專項檢查、評優創佳、達標驗收,每一項工作,每一項活動,都要求學校有計劃,有安排,有記載,有資料,學校要層層分解,轉化為教師要填表,準備材料,寫總結。這些活動工作任務都是要求教師在工作期間去完成,教師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加班加減,疲於應對。其次,教師也有許多隱性負擔,或者心理負擔。如學校面臨升學考試的競爭與壓力,同學科、同年級的教師教學成績要排隊,要評比,成績差的有受到批評的擔憂。教師的職稱晉升,由於僧多粥少,競爭之慘烈超出人們的想象,對教師的身心帶來的影響可想而知。面對性格各異的學生教育、管理及家長的多樣化訴求,使教師處於多難選擇、很難應對的尷尬境地。管得嚴不行,管得松也不行,教師心理壓力及負擔出現前所未有的境況。應該說,教師職業的心理負擔要比一般性工作任務所帶來的負擔還嚴重,給教師身心造成的影響更大。

為教師減負該何為?

中小學教師負擔過多、過重已是存在的事實,而且基層教師早有呼籲,只是這次被教育最高行政管理部門及領導正式、公開地提出來罷了。在中小學生過重負擔難題正在破解的背景下,提出要為教師減負,這又為教育管理部門、學校提出了一個新的挑戰。要解決教師負擔過重問題,其難度、艱鉅性,絲毫不亞於學生的減負。但問題已經提出,任務已經明確,我們應該做的、能夠做的,就是要迎難而上,怎樣真正有效地為教師減負。

為教師減負,要轉變觀念、變思維。在社會各界,包括教育管理部門及學生家長等,可能或多或少地存在對教師工作認識不足,理解不夠的問題,由此產生一些誤解。因此,要解決教師負擔過多過重的問題,社會各界,尤其是教育管理部門,要轉變傳統、陳舊的觀念,變革思維,改變過去對教師工作的片面化認識,從教師工作的現實出發,從培養未來人才的高度與視野去正確科學地對待教師負擔問題。

為教師減負,要對症下藥、抓重點。教育管理部門要認真調查,深入實際,瞭解教師負擔的現狀,查找教師負擔產生形成的多方面的原因。因為,“病因不明,難有療效”。建議教育管理部門,要按照依法治國的新戰略,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理清權責,建立問題清單,提高工作效能,為基層學校特別是教師著想、服務,對於已出臺的政策文件,已開展進行的多種檢查評比活動等,進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對那些過多過繁的、非教育教學性質的工作任務進行有效的調整及歸理,對那些必要的教育教學檢查性工作活動,進行簡化優化,對教師職務晉升、評優等工作,應儘快地減少環節,使所要求的材料“瘦身”,為學校減負,為教師減負,為學生減壓,讓學校安靜下來,使教師的心平靜下來。

為教師減負,要形成機制、重實效。在為教師減負的過程中,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應發揮主導、指導作用,有所作為。但具體的、經常性的工作及減負責任,學校必須有所擔當,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在學校內部建立科學有效的實施和保障機制。從學校做起,佈置安排教師參與工作及活動時,首先要考慮其科學性和價值性,注重實效性、教育性,儘可能減少那些形式化、無意義的工作和活動,營造有利於教育教學任務落實,減少教師不必要的干擾和負擔,讓教師專心致志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之中的環境。同時,學校要多關心教師的身心健康,開展教師喜聞樂見的文化體育娛樂等活動,建立激勵教師工作積極性的制度。

為教師減負,要營建氛圍、聚合力。為教師減負,也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其他政府機構及學校、社會等多個層面,國家應繼續大力倡導尊師重教,尊重教師工作,關心、理解、支持教師的良好社會風尚。真正落實國家有關改善提高教師待遇的政策文件,增強教師的使命感、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對教師多些鼓勵,多些支持;少些施壓,少些負擔。營建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使教師專心安心地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為教師教書育人提供多種支持。

「原創」為教師減負,我們需要做的還很多

為教師減負,教師自身要有好心態、會調節。在當今社會中,任何行業壓力負擔都是現實存在的。面對來自內部外部的多重種負擔壓力,作為教師要肩負使命,明確任務,勇於擔當,正確對待壓力和負擔,並學會自我調節、調適,積極進取,迎難而上,通過科學的方式方法,自我排壓減壓,克服消極心理,培養陽光、向上、樂觀的心理素質,創造性地完成教書育人的工作任務,以自己的智慧、辛勤努力及優異的工作業績,贏得政府的信賴、社會的尊重、家長的理解支持、學生的愛戴。

為教師減負,也是為了學生真正能夠減負。因為,只有教師快樂幸福,學生才能真正快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