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尚讀水滸:打虎眼卻睜睜被騙,誰是書中最有權謀的地主?

和尚有話說

王和尚讀水滸:打虎眼卻睜睜被騙,誰是書中最有權謀的地主?

今日是王和尚品讀水滸人物第七篇。

偉大作家皆深察世情,以逼肖之筆刻畫人物。因此,好小說無一浪筆,無一費字。《水滸傳》之偉大,在於作者筆力遒勁,以史家筆法刻畫人物,聊聊數筆便活化出人物的性格;還在於作者對人情人心揣摩非常透徹,人情世故寫得惟妙惟肖;還在於作者胸中有大丘壑,一部大書娓娓道來,從容不迫,不知盤算多久才下筆。當然其思想之深刻,情懷之悲涼,見識之高遠,更無需贅言。

和尚讀書講究精讀、細讀和慢讀。細讀《水滸傳》可以知道作者對世道人心揣摩得非常透徹,任何一個人物之言語行動均有其身份,並且寫得非常有趣。而作者之調侃世人,褒貶諷喻也在其中。

因此這一系列文章,和尚將目光鎖定在一些“小人物”,通過其言行舉止,更能體會作者之良苦用心。這個系列先從書中一些“父母”級別的人物說起, 力求尋找每個人不同的性格和內心想法,看這個人物如何立體和鮮活。

王和尚讀水滸:打虎眼卻睜睜被騙,誰是書中最有權謀的地主?

不寒而慄,一片權詐的毛太公

故事背景:

山東登州城外多山,多有狼蟲虎豹傷人。因此登州知府拘集獵戶,要求他們捕捉山上大蟲,同時行文周圍里正也要參與捕虎工作。此地獵戶解珍解寶兄弟,在山上下了藥箭陷阱,苦等三天,終於有老虎上鉤。那大蟲身巨力猛,中了藥箭後,翻滾至山下。解珍解寶兄弟循著蹤跡,發現老虎滾入毛太公後園內。就上門去討要。此時,毛太公出場,精彩即將上演。

提醒兩句:其一,知府不僅要求獵戶捕虎,並且要求里正也要參與,捕捉有賞,懈怠則罰,這就為後文毛太公貪昧老虎埋下伏筆;其二,解珍解寶兄弟捉虎,作者刻畫非常細緻,就是現實捉虎之難,而後文毛太公據為己有就顯得貪婪而且狠毒了。

王和尚讀水滸:打虎眼卻睜睜被騙,誰是書中最有權謀的地主?

弟兄兩個投毛太公莊上敲門。多時,毛太公出來。

解珍、解寶問好後,毛太公張口就說:“賢侄如何來得這等早?有甚話說?”

點評:毛太公故作不知,張口稱“賢侄”,表面一片慈祥。

解珍道:“無事不敢驚動伯伯睡寢。如今小侄因為官司委了甘限文書,要捕獲大蟲,一連等了三日,今早五更,射得一個,不想從後山滾下,在伯伯園裡,望煩借一路,取大蟲則個。”

毛太公道:“不妨,既是落在我園裡,二位且少坐,敢是肚飢了,吃些早飯去取。”叫莊客且去安排早膳來相待。

王和尚讀水滸:打虎眼卻睜睜被騙,誰是書中最有權謀的地主?

當時勸二位吃了酒飯,解珍、解寶起身謝道:“感承伯伯厚意,望煩引去,取大蟲還小侄。”

毛太公道:“既是在我莊後,卻怕怎地?且坐吃茶,卻去取未遲。”

解珍、解寶不敢相違,只得又坐下。吃過茶後,毛太公道:“如今我和賢侄去取大蟲。”

解珍、解寶道:“深謝伯伯。”

點評:此文需要細讀。毛太公先用一招“拖”字訣。“多時”二字,暗藏許多玄機。老虎從山上滾下,聲勢很大,毛太公不可能不知,期間他如何打死老虎,湮滅蹤跡都在這“多時”二字中。毛太公心思非常縝密,並且笑裡藏刀。首先他多時才出,然後以招待吃飯喝茶再拖時間。解珍解寶兄弟急切,但是毛太公好整以暇,說話非常漂亮。而“不妨”二字,說得更是熟練,可見其奸滑。而解珍解寶雖然急切,但是一直保持禮貌。這一點也需注意。

王和尚讀水滸:打虎眼卻睜睜被騙,誰是書中最有權謀的地主?

毛太公引了二人,入到莊後,叫莊客把鑰匙來開門,百般開不開。毛太公道:“這園多時不曾有人來開,敢是鎖鏽了,因此開不得,去取鐵錘來打開了罷。”

點評:毛太公一片權詐,先讓莊客去拿鑰匙開門,以示自己全不知曉,其二,鎖已鏽,不容易打開。暗示解珍解寶兄弟此門久已不開。毛太公將自己撇得一乾二淨。

莊客便將鐵錘來,敲開了鎖,入園裡看時,遍尋不見。毛太公道:“賢侄,你兩個莫不錯看了,認不仔細?敢不曾落在我園裡?”解珍道:“怎地得我兩個錯看了?是這裡生長的人,如何不認得?”毛太公道:“你自尋便了,有時自抬去。”

王和尚讀水滸:打虎眼卻睜睜被騙,誰是書中最有權謀的地主?

點評:開園門後,老虎已經不見。毛太公先質疑解珍兄弟,等到解珍確定無疑後,毛太公瞬間變冷淡。說“你自尋便了,有時自抬去”,暗示尋不著也別怪我。注意,毛太公的態度變得越來越冷淡。狡詐之人辦事,總是佔盡地步,然後才拉下臉來。

解寶發現地上有老虎滾動的痕跡和血跡後,認為是毛太公的家人偷頭抬走老虎時,毛太公發作道:“你休這等說,我家莊上的人,如何得知有大蟲在園裡?便又抬得過?你也須看見方才當面敲開鎖來,和你兩個一同入園裡來尋。你如何這般說話!”解珍道:“伯伯,你須還我這個大蟲去解官。”毛太公道:“你這兩個好無道理!我好意請你吃酒飯,你顛倒賴我大蟲。”

王和尚讀水滸:打虎眼卻睜睜被騙,誰是書中最有權謀的地主?

點評:原來毛太公所做一切都是有預謀的,第一是為了拖延時間,第二是顯示清白。毛太公斥責解珍兄弟“毫無道理”,“休這等說”,疾言厲色,並且撇得乾淨。老賊奸滑可見一斑。而雙方的爭執也漸漸升級。

解珍解寶捉不到老虎就要受縣官責罰,毛太公道:“你吃限棒,幹我甚事!”解珍、解寶睜起眼來,便道:“你敢教我搜一搜麼?”毛太公道:“我家比你家?各有內外。你看這兩個叫化頭倒來無禮。”

點評:雙方爭執漸漸升級,毛太公也漸漸露出本性來。“幹我甚事”一句,寫出毛太公的冷血;而“我家比你家”一句更是直白相欺,並且自重身份,顯示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解珍兄弟。之前毛太公還是混賴,至此已經不賴了,惡毒性格漸漸顯露。之前稱“賢侄”現在稱“叫花頭”,可見前文均是一片權詐,笑裡藏刀而已。

王和尚讀水滸:打虎眼卻睜睜被騙,誰是書中最有權謀的地主?

解珍解寶尋不見大蟲,逼毛太公不成,就生氣大鬧。這時候毛太公喊了一句 “解珍、解寶白晝搶劫!”

點評:這句非常經典,短短八字,喝其姓名,喝其罪狀,字無虛發,氣勢凌厲,活畫出毛太公老奸巨猾來。這也暗示出毛太公對刑法事務極為熟絡,並且語言精準。毛太公笑裡藏刀,瞞天過海,並且步步為營,處處佔盡地步,至此徹底決裂。而解珍解寶兄弟終於明白被騙,莊上都有準備,只好無奈回去。

二人返回途中,正好遇見毛太公的兒子毛仲義,解珍解寶就向他訴苦:你家莊上莊客捉過了我大蟲,你爹不討還我,顛倒要打我弟兄兩個!”毛仲義道:“這廝村人不省事,我父親必是被他們瞞過了;你兩個不要發怒,隨我到家裡,討還你便了。”

王和尚讀水滸:打虎眼卻睜睜被騙,誰是書中最有權謀的地主?

點評:需要注意的是:解珍解寶前來尋討大蟲,一直都是彬彬有禮的,除最後性發才砸了毛太公的家。他兄弟二人雖然粗魯直率,但是未嘗失禮。至此還說是“莊客捉了大蟲”,而不直指其非。而毛仲義也順水推舟,先說“村人不省事”穩住他們,然後邀請他們再回毛家討要。這種做法跟毛太公的做法很類似,不愧是親兒子。

而解珍兄弟再回太公莊上,剛進門就被毛氏父子抓住了。並且說:“我家昨夜射得一個大蟲,如何來白賴我的?乘勢搶擄我家財,打碎家中什物,當得何罪?解上本州,也與本州除了一害!”

點評:毛氏父子都是一片權詐,最會用緩兵之計。毛仲義首先說自己打得一隻大蟲,將解珍解寶兄弟的功勞搶過;然後說他們打碎家中什物以定其罪,最好笑的是,還無中生有的說“乘勢搶擄我家財”,和毛太公上文“白晝搶劫”真是異曲同工;第三,毛仲義儼然將解珍解寶定為“本州一害”,可見其說話周密,辦事圓滑,佔盡地步,句句要命。

王和尚讀水滸:打虎眼卻睜睜被騙,誰是書中最有權謀的地主?

值得指出的是,跟隨毛仲義回來的就有官兵,抓捕解珍解寶兄弟正是官兵所為。可見,毛氏父子在侵吞老虎領獎賞之時,已經算定解珍解寶要來鬧事,也準備好抓捕這二人了。毛氏父子計算之周密,心腸之歹毒,令人驚怕。

解珍解寶兄弟被抓入監牢,而負責審理此案的孔目王正,恰恰又是毛太公的女婿。可見毛氏父子盤踞登州已久,也難怪他敢如此陷害解珍解寶兄弟了。而毛氏父子商議時,這樣說“這兩個男女放他不得!不如一發結果了他,免致後患。”並且吩咐王正說“與我一發斬草除根,了此一案。我這裡自行與知府透打關節。”

點評:毛太公僅因為貪圖捕虎賞銀,竟至於要害二人性命,可見他不但貪財而且狠毒。做事心狠手辣,不留後患,也可見毛太公老於世故的性格。而後來又直接吩咐女婿要結果解珍兄弟性命,視人命為草芥,即便花錢打點也在所不惜,可見毛太公以錢賂權肆無忌憚。

這深刻揭露了當時社會現實的黑暗,也難怪後文解珍解寶兄弟出獄後要殺掉毛太公一家老小了。

王和尚讀水滸:打虎眼卻睜睜被騙,誰是書中最有權謀的地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