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客故事|陶淵明詩中酒,酒中詩


酉客故事|陶淵明詩中酒,酒中詩

對於中國古代的文人來說,陶淵明就是中國文人心中的一道圖騰,他就像滾滾東逝江水中的一朵浪花,折射出那個時代的文人心境;他就像茫茫暗夜中的一顆流星,瞬間劃亮了文學的星空。他恬淡的操守,貧賤守志的精神,他的詩酒人生,都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東晉南北朝時期人。他是田園詩派創始人,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

陶淵明是愛讀書喝酒且酒風特別好的一個人,所以親朋好友都愛找他喝酒。陶淵明醉酒後不耍酒瘋,而是知趣知足的離開,從不給主人添麻煩,天真率性,有時喝酒還帶一張琴,是個有趣的“酒鬼”。

說起陶淵明與酒的關係,自然都會提蕭統《陶淵明集序》裡的話,“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者也。”他的詩篇,酒中有詩,詩中有酒,為後人所歌頌。他雖然官運不亨通,只做過幾天的彭澤令,便賦“歸去來兮”。總所周知,當官和飲酒的關係十分密切,在當時做官是可以有公田可供釀酒,他就下令種粳米為酒料,連吃飯的大事都忘記了,還是他夫人力爭,才分出一半公田種稻:

《歸去來兮》

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

後來棄官,棄官就意味著無俸祿,喝酒就成了大問題,然而回到四壁蕭然的家,最初使他感到欣喜的是“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只管當下腹中有酒,之後就不管了。

陶淵明一生雖然清貧,但是留給世人更多的是一個樂觀、可愛、熱愛生活、敢於堅持自己信念的真隱士。他通過飲酒去寄託理想,他的酒品、詩品以及人品都為後人所敬仰。不管是酒成就了詩,還是詩影響了酒,陶淵明在古代文學史上留下了一抹寫意:

《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更多酉客故事,將定期在

酉客酒道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