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能鑽穿地球,那科學家們是怎麼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的呢?

要清楚的瞭解地球的構造,在地球上鑽個孔無疑是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可是到目前為止,人類在地球上鑽出的最深的孔也就只有12公里,與地球12756公里的直徑相比,這實在是少得可憐。既然不能直接鑽孔,科學家們就只能通過其它的方法來測量了,觀測地震波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既然不能鑽穿地球,那科學家們是怎麼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的呢?

安德里亞.莫霍洛維奇

地震一直都是人類生存的一大威脅,從20世紀初開始,世界各國就陸陸續續的建設了一些地震觀測臺,專門從事收集地震的數據。1909年,克羅地亞科學家安德里亞.莫霍洛維奇通過對收集到的地震波數據的研究發現,在地下54公里處,地震波的速度會明顯的增加,從而推斷出地殼和地幔的分界。

後來科學家們沿用他的方法,發現地殼在地球表面的各個地方,其厚度差距是很大的,例如在海洋深處,地殼就只有幾公里厚。人們為了紀念這個科學家,將地殼和地幔的邊界稱之為莫霍洛維奇不連續界面,簡稱莫霍面。從此人們就知道了,自己腳下看起來堅實的土地只不過是地球外面一層很薄很薄的皮,在它之下,就被稱之為地幔。

既然不能鑽穿地球,那科學家們是怎麼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的呢?

賓諾·古登堡

莫霍面的發現大大的激發了科學界的熱情,地震研究開始蓬勃發展,各種地震監測儀器紛紛研發成功並投入應用,為科學家們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數據。1914年,德國科學家賓諾·古登堡通過研究發現了地震縱波和橫波的陰影帶,具體點說就是假設震中為0度,那麼離震中110°到140°這個範圍觀測不到直達縱波,而離震中110°以上又觀測不到直達橫波。如果地殼以下全是地幔,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對於這個奇怪的現象,他大膽的提出了一個推測:在這裡有一個液態的地核存在。

既然不能鑽穿地球,那科學家們是怎麼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的呢?

英厄.萊曼

隨著地震監測技術的提高,地震波的數據變得越來越詳實。1936年,丹麥女科學家英厄萊.曼通過研究得出結論,在地下2900公里處,地震縱波速度驟然下降,橫波則突然消失不見。這一發現完全證實了賓諾·古登堡的預測,這裡確實是有液態的東西,現在人們稱之為外核,從此地幔和外核的邊界被確定,而這個邊界也被命名為古登堡不連續界面。英厄.萊曼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又有了新的發現,在4000多公里以下的地心深處,縱波的速度又增加了,橫波也出現了。這表明在地心最深處,物質又變成了固體了,這也被稱之為內核。

通過科學家們不懈的探索,現在的我們才會知道,地球內部結構分成地殼、地幔和地核,而地核又分為外核和內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