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什么人才有资格穿“黄马褂”?

说起“黄马褂”,想必大家在看清影视剧时,皇帝对立了大功的臣子奖励时,常说:“赏穿黄马褂”。那么,在清朝,究竟是什么人才有资格穿“黄马褂”呢?

在清朝什么人才有资格穿“黄马褂”?

一是“内大臣”和“侍卫”。

因为他们任职的关系,是皇家卫队,代表了天子威仪,故才有这个特权。

不过他们虽然穿黄马褂,但这黄马褂并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只有他们在任职内才可以穿,一旦离职,黄马褂就不能穿了。所以这种黄马褂还不是“赏穿黄马褂”,而是“职任褂子”,用满语来说,就是“秃山”褂子。

在清朝什么人才有资格穿“黄马褂”?

二是狩猎时所赏赐。

我们知道清朝是马背上的民族,娴于骑射,即便入了关,但依然保留这个传统。在咸丰以前,皇帝每年秋天都要到木兰围场狩猎,称为“木兰秋狝”。如果在狩猎中猎中鹿的以及打猎完蒙古人在路上献禽的,这些人一律都“赏穿黄马褂”。

不过这种黄马褂也不能随便穿,根据《养吉斋丛录》记载,这种行猎时所赏赐的黄马褂只能在狩猎时才能穿,平时是禁止穿的。另外,在打猎期间,皇帝往往还要举行射箭比赛,要求文武百官,不论是满人还是汉人都要射箭,满人如果射中五箭,汉人如果射中三箭都有奖赏。如果是官阶高,且得赏次数较多的官员还能得到黄马褂,不过这种褂子有一个统称,叫作“行围褂子”。

在清朝什么人才有资格穿“黄马褂”?

三是立了功的官员。

如果高级武官或者统兵的文官在战场上立了功,皇帝则一般会赏赐黄马褂。这种黄马褂不限时间,不限地点,想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穿都可以。不过这种做法在道光以前很少见到,是在咸丰以后才逐渐流行起来的。此外,对于武将,还会加封“巴图鲁”,“赏戴花翎”,以及封爵、世袭等。我们知道在后来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的那批将领里边,大都是赏赐过黄马褂的,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

在清朝什么人才有资格穿“黄马褂”?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赏穿黄马褂”不是一种孤立的奖品,是要和其他条件搭配在一起的。只能一步一步地来,到了最高的赏赐,才会“赏穿黄马褂”。上面提到的三种黄马褂都是有区别的。职任和行围的褂子是使用的黑色纽绊,武功的褂子则使用黄色纽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