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為何要把司馬懿後代滅族?

歷史大變局


劉裕是誰?他是如何從一介草民變成皇帝的?



劉裕出生在東晉的一個農民家中,雖然祖上劉交是漢高祖劉邦的弟弟,但是傳到劉裕這一代時,劉氏家族已經淪為了普通老百姓,劉裕身上的皇室血脈也稀釋得差不多了。

但就像劉備一樣,劉裕自命不凡,他決心要重振劉氏家族。劉裕成年後便選擇了參軍。

劉裕加入了謝玄的部隊。這是一支驍勇善戰的軍隊,歷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便是這支軍隊完成的。

劉裕靠著自己的一股拼勁,逐漸在軍隊中闖出了名氣,幾年之後便掌握了這支部隊的實權。

就在劉裕還在軍中拼殺的時候,桓玄起兵造反,大軍直逼都城建康,不少朝中大臣、貴族四散逃命。而桓玄也是在殺了重臣司馬元顯後掌握了東晉的政權。

劉裕看到桓玄坐在了自己日思夜想的位置上,有點坐不住。


他一番思量後決定出兵討伐桓玄,一來劉裕自己已經掌握軍心,擁有一支尖銳部隊;二來劉裕師出有名:討伐逆賊,扶持正室;再而,劉裕可藉此機會立下大功,有助於他權力膨脹。

在劉裕平定桓玄叛亂後,扶持晉安帝再次上位。但劉裕手中已經掌握了全國八州的軍權,劉裕此時可以說是權勢滔天。晉安帝已經成為了劉裕手中的傀儡。

劉裕掌握東晉的實權後,並沒有著急推翻它,而是選擇了先收復邊疆失地,進一步籠絡人心。

劉裕是如何滅掉司馬氏族的?

公元419年,劉裕派人殺了晉安帝,另立司馬德文為帝,也就是晉恭帝。劉裕之所以這樣做,原因有二:

其一,彰顯劉裕在東晉的絕對地位,讓朝臣百官產生畏懼;

其二,當時民間流傳一句話叫“昌明之後有二帝”。昌明是晉安帝的上一任皇帝,劉裕認為這是天意,他為了順應天意便殺了晉安帝。可見劉裕做人行事是何等小心。


公元420年,晉恭帝把皇位禪讓給劉裕,劉裕終於登基,建立了“宋”。晉恭帝名譽上是被“請”出了宮,封為零陵王,實則是被軟禁在宮外,整日不許出門。

登基後的劉裕已經年過半百,他深知自己時日不多。但是朝中大臣乃至前朝貴族,並不是很服從他這位新皇帝。劉裕一直為此時擔憂,他開始重用寒門子弟,壓制士族門閥。

但劉裕擔心這樣壓制下去,朝中大臣們會掉頭扶持舊主。劉裕便下令派人暗殺晉恭帝,以絕後患。

劉裕為什麼要滅掉司馬氏族?

一般像劉裕、朱元璋這種打出一番天下的人,行事都會非常小心。只要有威脅到自己江山社稷的人,絕對會除掉。

晉恭帝死後,劉裕還是不能安心度日,自己的兒子年齡尚小,還有司馬氏族留在世上,司馬氏族中還有少數幾個是朝中大臣。心狠手辣的劉裕為了自己的江山,便滅了司馬氏族,朝中大臣們就算想跳反扶持舊主,也沒得舊主可扶持了。


總結下來,劉裕滅掉司馬氏族的原因有二:

其一,劉裕自己時日不多,而他的兒子年方十七,還是嬌生慣出來的。劉裕害怕他死後自己的兒子不能成事,便滅了司馬氏族,永絕後患。

其二,朝中大臣和士族門閥大多心念舊主,劉裕便殺光舊主,讓他們念無可念。


史之策


劉裕通過鎮壓桓玄之亂,接著平定南方與北伐,積累了不少的軍功與威望,從而慢慢的掌握了東晉的實權。公元419年,劉裕殺死晉安帝,另立司馬德文為傀儡皇帝,是為晉恭帝。


但僅過了一年,即公元420年,年過五十的劉裕深感自己已時日無多,於是逼迫司馬德文退位,自己建立了宋。而在這其中劉裕將國號定為宋,為很多人所不解,畢竟劉裕和漢高祖劉邦是有關係的,劉裕的祖先是楚元王劉交,這個劉交又是劉邦同父異母的弟弟,按說有這層血緣關係劉裕國號應該為漢才對。

為何要稱宋呢?劉裕將國號定於宋也同樣是合理的,它一樣有認祖歸宗的意思的,劉裕家族世居彭城,彭城又是春秋時宋國的舊地,劉裕命名為宋其實也合理。

回到正題。劉裕建宋稱帝后,降十分配合自己改朝換代的司馬德文為零陵王,雖然是被封王,但事實上卻是被遷往秣陵給看管起來,一切活動被限制了,其實與被軟禁無異。



在被軟禁之時,雖說司馬德文小心翼翼度日,但劉裕依舊深感不安,聽說司馬德文的皇后生了兒子,立馬派人將其殺害。在殺了他兒子沒多久後,為免除後患他還是決定殺了司馬德文,而在這其中出了一個小變故,那就是劉裕派去毒殺司馬德文的一個臣子叫做張偉的,因不忍心謀害舊主選擇自己喝毒酒自盡。

這就徹底激怒了劉裕,劉裕認為肯定有不少人心中仍有舊主,於是命自己親兵翻牆去毒殺司馬德文。司馬德文拒絕自殺,認為自殺不能投胎為人,於是親兵將其挾上床,用被子矇住他臉,將其扼死,東晉最後一位皇帝就這樣被殺了。在此之後,劉裕覺得皇帝都殺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將司馬皇室全部殺害。

劉裕此舉可以說是開了個先例了,畢竟在此之前還沒有禪位的君主是被殺的,就比如當時離的最近的漢獻帝劉協與曹魏末帝曹奐,他們在禪位後都活的好好的。那劉裕為什麼要這麼做,開這麼一個不好的先例呢?


其實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為了穩定自己的新興政權,劉裕雖說先祖是漢朝宗室,但到了自己這個時候他只是個泥腿子,能有如今的成就,他全靠自己。一般來說這種靠自己能力打天下的人,往往更怕自己的天下被奪去,比如劉邦、朱元璋這樣的,都對自己天下有威脅的人很小心謹慎,甚至是猜忌。而當時有不少人依舊念舊主,比如前頭說的那個寧願自己死,不願去毒殺司馬德文的張偉,這很難不讓劉裕多想。

而劉裕在稱帝后,他抑制士族,重用寒門,他也很擔心士族勢力因為不服自己的政策選擇扶持司馬氏叛亂,使得司馬氏政權會死灰復燃,對於他來說只有趕盡殺絕才是最保險的,這樣讓想造反的士族沒有任何借題發揮的機會。

再者當時還有一個相當現實原因,劉裕稱帝時五十七歲,他深知自己時日無多,而自己的接班人宋少帝劉義符才十七歲,而且心智未開還是個只知玩耍嬉戲的孩子,實際懂得的還不如十七歲的少年,為了兒子著想他也得殺光司馬氏以免以後出現後患。


當然也有報復的原因,自己怎麼地也是劉氏子孫,蜀漢司馬氏派鍾會、鄧艾滅的,殺光司馬皇室頗有復仇司馬氏、拉攏劉氏子孫的意思。他對司馬氏做的越狠,證明他是真的對司馬氏越恨,世間人就越認同他與劉氏關係密切,是正統劉氏子孫。

因此劉裕將司馬懿後代滅族理性來說是出於自己統治的需要,感性來說是為了報復。

不過風水輪流轉,在劉宋末年,劉裕的後代、也是劉宋最後一位皇帝宋順帝劉準被迫禪位給了齊王蕭道成。當時蕭道成派大將王敬則率軍入宮,宋順帝劉準當時年僅十三歲,看到王敬則帶這麼多人很害怕,於是詢問王敬則自己是不是要死,王敬則冷冷答覆:“只是讓您到另外的宮殿中居住,您家先前取代司馬氏一家(指劉裕代晉建宋事)也是這樣做的。”

這意思就是結局和司馬德文一樣,先到外面住一段時間,接著被殺死。聽完這句話後,劉準自己也深知已無存活的可能,於是流淚說:“但願我今後生生世世永不再生在帝王家中!”果然蕭道成稱帝不久後,劉準便被殺害。劉裕當初為了鞏固統治,開了先例,滅了司馬氏,而不曾想到後來自己的子孫也嚐到了這樣的苦果,令人唏噓!


夏目歷史君


劉裕代晉之前,一般情況下,篡位權臣都會善待亡國之君。曹丕代漢時,漢獻帝劉協被封為山陽公,封國甚至延續到了五胡亂華時期。司馬炎代魏時,曹魏末代皇帝曹奐被封陳留王,食邑萬戶,可以說生活上基本與帝王無異。



然而到了劉裕代晉時,這個規矩被無情打破,東晉的末代帝王被殺,皇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從此篡位權臣屠殺前朝皇帝基本成為了一個定式。

劉裕是劉邦弟弟楚元王劉交的22世孫,和劉備的情況基本相同,都是祖上曾經輝煌過,到了他們這一代人時,已經成為淪落為普通百姓。劉裕甚至也曾經學過劉備,靠著賣草鞋維持生計。也因此在東晉士族門閥掌政的時代,劉裕是一個典型的寒門子弟。

劉裕成年後,參加了謝玄組織的北府軍,這一支部隊由北方南遷的流民,以及社會下層民眾組成,曾經在淝水之戰中大破苻堅的百萬大軍,所以被譽為中國歷史上五大精銳部隊之一。



劉裕參加了這支部隊後,逐漸展露頭角成為了部隊的核心人物。不過在這期間,東晉內部發生叛亂,桓玄攻入建康,處死權臣司馬元顯,奪取了東晉的政權。這也讓劉裕明白了士族門閥對朝廷的影響,為後來消滅司馬氏埋下了伏筆。

桓玄篡位後,大肆迫害北府舊將,因此劉裕選擇支持晉室,討伐桓玄。最終劉裕擊潰桓玄,復立了晉安帝,並且都督揚州、徐州、豫州等八州軍事,掌握了東晉的大部分軍事力量。

劉裕掌權後,緊接著收復淮北,平定各地叛亂,消滅了南燕、西蜀、後秦等割據政權,權力更進一步。此時的劉裕依靠著巨大的軍功,在朝堂上的地位顯赫無比,因此急於篡奪皇位。



當時的東晉皇帝為司馬德宗,據《晉書·帝紀十》記載,司馬德宗屬於弱智,甚至連冬天和夏天也區別不出來。按說這樣的帝王對於劉裕而言根本沒有任何威脅,但劉裕毫不留情的縊死了他。

據說是因為當時天下傳聞一句讖言“昌明之後有二帝”。“昌明”是孝武帝司馬曜的字,也就是說司馬曜之後需要再傳兩個皇帝,晉朝才能滅亡。當時的劉裕為了應驗讖語,所以殺掉了司馬德操,立司馬德文為皇帝,也就是晉恭帝。




司馬德文繼位後,非常明白自己只是劉裕的傀儡,為了保命,他積極的配合劉裕改朝換代的工作,並且說:“桓玄篡位時,司馬氏已經失去了江山,正是因為劉公的扶持,晉朝才能再延續20年,所以我今天禪讓給劉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公元420年,司馬德文禪讓給劉裕,劉裕改朝換代,建國號為“宋”。而司馬德文退位後被封為零陵王,整日閉門不出,生怕劉裕殺死自己,就連吃的飯食也是自己親自動手烹飪。不過即便如此,劉裕還是派人用棉被將司馬德文悶死。



劉裕繼位後,也下令屠殺劉宋境內的東晉皇族。原因在於東晉時期的政治格局為皇室與士族門閥共治天下,因此造成了皇權不振,國內政治鬥爭不斷。為了穩定劉宋的江山,劉裕大肆任用寒門子弟掌政,以此消除士族門閥對皇權的影響。

在劉裕改朝換代的路上,劉裕依靠皇帝的名義提升寒門子弟的政治地位。然而當劉裕篡位成君後,擺在自己面前最大的士族門閥就變成了皇族司馬氏,因此司馬氏成為劉宋政權內最不安定的因素。況且劉裕篡位時已經年邁,太子劉義符年幼,所以劉裕最需要的就是消滅司馬氏。


我是越關


劉裕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帝王,是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小字寄奴。著名詞人辛棄疾有詞寫道: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得正是劉裕的事蹟。



劉裕這個人自稱是漢朝的後裔,小時候家裡這個窮啊,劉備賣沒賣過草鞋我們不知道,但劉裕肯定賣過。所有窮苦人家的孩子吃過的苦,劉裕都吃過。因此,越是這樣的人,越把權力看得非常重。也因此,劉裕才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參加了劉牢之的北府軍。

劉裕在北府軍裡是靠著自己一刀一槍地打拼混出來的,最厲害的一次,劉裕一人對付了五十人。也正是劉裕這一手好功夫,讓他在北府軍中嶄露頭角,從小兵一路做到了將軍。而劉裕更要命的是他是整個五胡十六國時期,唯一北伐成功了的人,收復了晉朝失去多年的山東,洛陽和關中。



劉裕在消滅了桓玄之後,迎回了晉安帝,又親手扶植了晉恭帝。當然,晉恭帝與他的祖宗晉惠帝同樣痴傻,但劉裕當時的野心已經不再滿足只做一個權臣了。已經六十多歲的劉裕在拿下長安之後,他要改朝換代做皇帝。



正因為劉裕出身行伍,在戰壕裡滾出來的人,他要做皇帝就比別人的手段都要更狠才行。所以,劉裕開了一個極不好的頭,那就是殺掉前朝的宗室。說到底,劉裕這是一種自卑心態,他怕自己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會輕易地被人奪走,於是,他只有把前朝宗室,也就是司馬家的人都殺乾淨了才能放心。


傅斯鴻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劉裕建宋後,大肆屠戮司馬家,不光是司馬懿的後人,所有姓司馬的都難逃一劫,逼的南朝部分司馬氏不得不放棄相對安定的環境舉族北遷,甚至還有遠逃海外的。

劉裕殺光司馬家,守仁君認為最大的原因還是鞏固統治。司馬家先祖司馬懿和他的兩個兒子可是如雷貫耳,劉裕雖然代晉建國,但是誰又能保證司馬家的後人會不會出一兩個堪比先祖的人物?而且劉裕稱帝時已經五十七歲了,古代年近花甲的人又能活多久?但是他長子劉義符也才十四歲。繼承者年幼,自己又快不行了,劉裕為了能讓兒子接手一個穩定的國家,不惜對東晉皇室斬草除根。

無限放大上面的指示向來是咱們的好習慣,本來只殺一個,指示到下面就是要滅一族,本來只要滅一族,再往下傳就是姓司馬的一個也別放過,所以劉宋王朝裡所有姓司馬的人就遭難了。

說劉裕是替曹魏報仇的純屬無稽之談,首先劉裕是楚元王劉交之後,是劉邦親弟弟的後人,論血脈那是正兒八經的漢朝皇室後裔,怎麼會給篡了漢室的曹魏報仇?其次劉裕可是一個從小兵摸爬滾打上來的皇帝,有如此豐富的經歷,又是一國之君,怎麼可能為百年前發生的事動氣。


不過劉裕這麼一搞,卻為後世朝代開了個先河,他的後人也無法逃脫。

在此之前,新朝建立後,為表示大度,往往會善待前朝皇族,比如秦始皇滅六國之後只是把六國後裔遷到咸陽,劉邦滅秦也善待秦王子嬰,劉邦滅項後項羽的叔叔也被劉邦封了侯,曹丕代漢,封漢獻帝為山陽公。蜀漢滅亡後劉禪也能安享晚年。就連司馬昭篡了曹魏,曹奐也被封為陳留王,得以安享餘生。偏偏到了劉裕這裡,把東晉皇室殺了個乾淨。


南齊滅宋後,劉裕的後人也沒有幸免,被蕭道陳屠殺,後來的王朝多有此舉,全是劉裕帶的好頭。

劉裕是一位偉大的帝王,但是屠殺司馬氏確實是他的一個汙點,不過人無完人,始皇帝也焚書坑儒,漢武帝也搞巫蠱之禍,咱們後人客觀的看待就行了。


守仁讀仁


劉裕沒有要把司馬懿後代滅族

劉裕雖然是殺皇家專業戶,先後滅了荊楚桓家、南燕慕容家,以及後秦姚家,但對於東晉司馬家,劉裕並沒有趕盡殺絕,相反,還有些善待

比如他的兒媳婦司馬茂英,就是晉末帝司馬德文女兒,在劉裕死後,太子劉義符繼位,司馬茂英成為皇后。假如劉義符爭氣,沒有被廢掉,劉宋下一任皇帝估計就是司馬茂英兒子了,劉宋也就成了司馬晉延續

假如劉裕要把司馬家滅族,會留著司馬茂英這杆大旗麼?

當然,死在劉裕手中的司馬諸姓,也有不少,畢竟他也要消除隱患

最初被劉裕剿滅的為司馬休之部眾

司馬休之他們在桓玄謀反時,先後逃到了後秦南燕,後來聽說劉裕起兵攻破了健康,才返回的東晉,繼續得享高位。412年,劉裕討伐劉毅時,還任命司馬休之為六州大都督,掌控大軍,那時候,二人配合有加

兩人反目是在414年,劉裕掌權時整頓朝綱

司馬休之兒子司馬文思無惡不作還擅殺官吏,史書記載其“性兇暴,好通輕俠”,這就犯到劉裕忌諱,但劉裕避嫌,清理掉司馬文思黨羽後,並未直接處理司馬文思本人,只是把司馬文思交給遠在荊州的司馬休之。而司馬休之並未處理司馬文思,直接一封書信說貶為平民了事……這就惱了劉裕了

415年,劉裕弄死司馬休之次子以及侄子,發兵攻打司馬休之。同年,司馬休之兵敗,其宗族子嗣逃往後秦,後秦滅後,又投靠了北魏

最後被劉裕殺的是東晉倆皇帝

一個皇帝叫司馬德宗,一個皇帝叫司馬德文

司馬德宗是個傻子,自幼口不能言,不分寒暑,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料。史書記載:帝不慧。劉裕殺他,估計是讓其給司馬德文讓位,不殺怕被別人利用,畢竟司馬德宗也做了十多年的皇帝了

司馬德文死的可惜了,東晉滅後秦,都有他的一份功勞。在位時,也非常配合劉裕,禪位也禪的心甘情願,殺司馬德文,只能說,消除隱患

劉裕殺他,也不是那麼正大光明,而是趁著他老婆不注意,偷偷殺的。死後,劉裕帶領百官祭祀……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劉裕並無滅司馬一族之心。否則,殺人就是正大光明瞭


靈石蘊珠寶


宋武帝劉裕,公元420年,東晉大將劉裕廢掉東晉皇帝,自己稱帝,建立劉宋政權。由此,在中國歷史上存在170多年的南朝拉開了序幕。南朝依次經歷了宋、齊、梁、陳4個王朝,其結束的標誌為公元589年陳朝被隋文帝所滅。劉裕是劉宋的開國皇帝,在位期間,他整頓朝綱,抑制豪強兼併,關心百姓生活,減輕農民負擔,重視教育,減輕刑罰,有效地鞏固了政權,也為後來的元嘉之治奠定了基礎。

據史載,他是漢高祖的弟弟楚元王劉交的後代,曾祖劉混隨著晉室南遷到京口。劉裕雖然出身貧寒,但從小就有大志向,一心想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業。帶著雄心壯志,劉裕走進軍營,成為東晉北府軍冠軍將軍孫無終的司馬,由此開始了他一生的戎馬生涯。

基本介紹完畢。現在迴歸正傳,說一說,劉裕為何要把司馬懿家族後代趕盡殺絕呢?劉裕出生於寒門家庭,而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直是一個豪門大族執掌政權的年代,劉裕的家族備受歧視。讓劉裕從小就對豪門大族及其在政治上的最高執政代言人物司馬氏皇族產生了嚴重仇恨心理,導致他心理存在畸形甚至是一種變態。還有一點那就是劉裕萬分恐懼當時勢頭還非常強勁的士族土豪勢力,他擔心如果不斬草除根勢必會導致司馬家族日後復仇。

劉裕勢必會清算司馬氏餘黨,是因為劉裕是漢朝的後代,所以誅殺司馬一族,於公於私都是正常的,通過誅殺司馬家族可以安撫了漢朝的殘餘勢力的情緒,由此獲得劉氏一族勢力的大力支持。

劉裕起於寒微,行武出身,文化基礎不牢,以至於遭到土族豪門的蔑視。雖然劉裕屢次北伐揚名立萬,也深有民眾基礎,不過在士族眼裡壓根就沒有看得他。而起劉裕的政治基礎不牢,在士族的支持比例不高,所以劉裕一怒之下令誅殺全國所有的司馬姓氏者,這樣的舉動是一種宣洩,是對司馬氏家族一種極大的仇恨。

還有就是劉裕本人天生性格殘暴,做事不經過大腦,不考慮任何後果,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他可以大肆屠殺手無寸鐵的百姓,對白痴皇帝司馬德宗都能痛下殺手,更何況是對子孫後代具有很大威脅的司馬家族的後代呢。

站在女性的觀點追憶歷史、瞭解歷史,感受截然不同的一種歷史解讀情懷。

每天和你分享有價值的歷史觀點!請你留步給予關注,點贊,點評,轉發,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原始動力!愛你們……


趙劉果兒


歷史上的因果報應,天道循環,比比皆是,曹魏在適當的時候篡奪了劉漢的政權,而司馬家族在其勢力足以抗衡曹魏政權時,也是毫無猶豫地奪了權;可司馬家族後來也遭遇了同樣的境遇,甚至還被劉裕給滅了族,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被滅族的皇族。


劉裕本是漢高祖劉邦的弟弟楚元王劉交的第22世玄孫,正兒八經的漢朝皇室後裔,可這樣的身世也沒有給他帶來半點好處,他從小家裡就很貧窮,長大後只好從軍,因作戰勇猛官職也越做越高,趁皇室成員爭權奪利之際,他也在朝中站穩了腳跟。

東晉末期,大司馬桓溫之子桓玄趁機除掉執政的司馬道子父子,自立為王,在桓玄稱帝三個月後,劉裕起兵討伐。


劉裕一面會同群臣討玄,一面竭力擴張自己權力,他整合了各方勢力,誅滅了桓玄叛軍,迎晉安帝司馬德宗繼位,劉裕自持功高,篡位之心越發心急,安帝為獎勵劉裕恢復晉室有功,幾次加封劉裕,劉裕都堅辭不受,懇請歸藩,他要學司馬懿裝病那一套,以退為進,在洛陽的軟纏之下,晉安帝不得已改封劉裕為十六州都督,劉裕才拜命受職,至此劉裕已掌握了晉朝的大半江山,他大權在握,又把持了朝政,篡權之心就昭然若揭了。

劉裕到了晚年,篡權心切,就命人勒死了安帝司馬德宗,立司恭帝馬德文繼位,恭帝封劉裕為南王,可劉裕對這個南王是毫無興趣,他要的是皇位,他已等不及了,就和中書令傅亮密謀奪位的最後一步,這一天劉裕等人率軍衝入宮中,傅亮拿出事先寫好的傳位詔書,逼迫恭帝立刻禪位,無奈之下恭帝只得照抄詔書,宣詔禪位,恭帝強顏歡笑,親手把皇帝璽綬交給劉裕,恭帝最終也慘遭斃命。

公元420年劉裕登基,國號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
劉裕登基後即下令誅殺司馬氏所有族人。

劉裕本人出生於貧賤的寒門庶族家庭,而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世家大族掌權的時代,劉裕等寒門庶族備受歧視,這樣一來使得劉裕對世家大族及司馬氏皇族產生了嚴重的報復心理。

再過劉裕稱帝時已57歲了,而他的長子劉義符才十四歲,劉裕想讓兒子接受一個穩定的國家,也害怕東晉皇室捲土重來,於是就大開殺戒,不惜對東晉皇室斬草除根。


劉裕屠殺司馬一族,也為後世朝代開了後朝皇帝殺前朝皇族的先河,致使後世的開國皇帝有樣學樣,惡性循環。

南齊滅宋後,劉裕的後人也沒有幸免,被蕭道陳屠殺,正所謂“善惡終有報,天道有輪迴”。




遺產君


劉裕也算是開了先河了,本來劉裕之前歷朝歷代的末代君主不管生活過的好不好,最起碼新朝能給他一個善終吧。

像建世帝劉盆子,漢獻帝劉協,蜀漢後主劉禪,曹魏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曹奐,這些末代君主都得到了善終。


但到了劉裕稱帝建立劉宋政權以後,就不按套路出牌了。本來禪讓帝位的晉恭帝司馬德文以為自己也會像以前的禪位君主一樣能得一個善終,沒想到只過了一年就被劉裕派人用棉被捂死了。此後這個惡習就算流傳了下去,基本上末代君主都沒個好下場。

那麼劉裕為什麼要開這個頭呢,我認為有倆個原因。

原因一

劉裕以一介布衣起家,雖是劉邦弟弟劉交的二十二世孫,但到他這就只能靠賣草鞋為生了。後來做了皇帝以後,劉裕重用寒門庶族,對士族門閥也是盡力打壓,他也是怕這些士族門閥反彈,轉而支持司馬氏復辟,所以為了穩定政權,選擇斬草除根。



原因二

而且劉裕四十歲得子,對他兒子也是寵的不得了,到他五十七歲做皇帝,他兒子十七歲也被立為了太子。但他兒子從小嬌縱慣養,養下了一身的壞毛病,他知道自己沒幾天奔頭了,所以為了自己的兒子以後能坐穩皇位,選擇了清楚後患。


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劉宋末年,劉裕的後代劉準被齊王蕭道成逼迫讓位,在蕭道成稱帝后宋順帝劉準就被殺了。劉裕估計也沒想到,自己開了這麼個頭,結果自己的後代先嚐到了這個苦果。


一傾風月半盞流年


自劉裕之後,前朝禪讓帝王再無善終。曹魏善待漢獻帝一脈,一報還一報,司馬氏一脈厚待曹魏一脈,但劉裕篡位以後,把司馬氏禪讓的皇族殺的乾乾淨淨,有人說,司馬氏得國不正。應遭天譴。再就有人說,劉裕太狠,沒有帝王氣度,但這個事情是個很複雜的事情。

公元421年六月,東晉皇帝司馬德文禪讓於劉裕。至此東晉立國103年,經十帝而亡國。劉裕登基為帝。國號宋,劉裕史稱宋高祖武皇帝。 司馬德文禪讓以後。認為自己會是第二個漢獻帝,蜀漢後主劉禪,北魏的末帝曹煥。交除皇帝位安度晚年。但僅僅一年以後,劉裕派人要毒死司馬德文,司馬德文漠然道:自殺不可轉世為人,幾個殺手用棉被把司馬德文活活悶死,時年36歲,從此以後,劉裕開始了一個最惡劣的先例,歷朝末帝再無善終者。有樣學樣,齊國滅宋的時候,劉裕的子孫也被毒殺。一報還一報。而且還有劉裕後世子孫的那句名言:"來世投胎生生世世不生帝王家"。

南北朝時期尤其是南朝,已經是門閥世家了。幾大門閥幾乎統治了東晉。王馬共天下絕非虛言,而是實際情況,自司馬睿登基開始,東晉皇帝就沒有實際上控制過這個國家,一直都權臣不短,從王敦,桓溫 ,蘇峻都有過篡位的情況,但這些人都是世家門閥。但劉裕恰恰相反,他是徹底地底層出身,憑著自己的本事成為一代權臣的,滅南燕,平盧循,定蜀中。對於東晉有再造之功, 但劉裕的根基很淺,得天下不易。說白了就是窮人咋富不自信,怕得到的會失去(在這一點上和他一個階層出身的朱元璋差的太遠。)


劉裕草莽出身,軍痞起家,對於貴族和豪門有一種本能的反感和厭惡(這一點和朱元璋很相仿)。但又不得依靠他們。劉裕自所以殺盡司馬氏,關鍵是在於司馬氏當時還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如果劉裕出身世家還好說)如果司馬氏與北朝聯合,內部再與世家勾結,這是劉裕無法承受的。北朝崔浩給太武帝上書時也曾提到“存立司馬,誅除劉族。再就是,南朝門閥世家看不起劉裕一系寒門。對劉裕缺乏認可,依附,擁戴。劉裕之所以沒有統一天下,內部不穩是一個主要原因。當然,劉裕誅殺司馬氏,也使得門閥政治開始衰退,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南朝世家門閥政治,到劉裕這裡實際上已經開始失去了對朝局與社會的控制,自劉宋以後,門閥世家開始失去了對過家家的控制。


用最簡單話說,劉裕殺司馬氏,就是為了政權穩定,這和劉裕的出身的有關,也和當時世家門閥強大有關。應該說,劉裕殺司馬氏是迫不得已,也是必須的。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