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要聞」生態環境部現場督導汾渭平原重汙染天氣應對 對發現的問題逐一深入交流指導整改

今年1月1日以來,汾渭平原經歷一次長時間大範圍重度及以上汙染過程,多個城市持續嚴重汙染。為積極應對此次重汙染天氣過程,指導推進汾渭平原大氣汙染防治協作機制有序開展,按照生態環境部黨組要求,由大氣司帶隊,監測司、執法局和有關專家組成督導調研組,赴汾渭平原現場指導調度並開展調研。

1月11日晚,督導調研組抵達陝西省西安市,連夜組織召開省市兩級環保部門和有關單位座談會,共同會商研判未來空氣質量變化形勢,聽取“一市一策”現場專家組成因分析,調度各地重汙染天氣應對工作開展情況。1月12日,督導調研組赴國家電網西安分公司調度重點涉氣企業重汙染天氣應急期間電量使用情況,並赴藍田縣現場調研工業園區多個企業應急減排措施落實情況,趕赴渭南市重點涉氣企業調研“一廠一策”應急措施制定和落實情況。對調研中發現的企業認識不足、應急措施落實不力、預案操作性不強、地方執法檢查不到位、監督能力和手段不足等問題逐一深入交流,指導做好整改工作,舉一反三,不斷提高重汙染天氣科學應對能力,提升現代化治理水平。

督導調研組指出,汾渭平原要充分發揮協作小組的協調聯動作用,落實好區域重汙染天氣應急聯動方案,聯合應對重汙染天氣。

一是提高認識、強化底線思維。充分認識到重汙染天氣應對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中之重,關係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是進入秋冬季以後保障空氣質量的最後一道防線和手段,必須統一思想認識,全力依法依規做好應對工作。

二是精準施策、狠抓落實。要深挖工業企業減排潛力,進一步夯實應急減排清單,指導企業做好實施方案,確保減排措施真實有效;要採取現代化執法監督手段,結合電量核查、在線監控、產品產量調度等措施開展現場督查,保障減排措施落實到位。

三是加大投入、提升能力。要進一步加強空氣質量預測預報能力建設,從技術力量、資金使用和專業人才上給予傾斜,儘快具備城市7天和區域10天的空氣質量預測預報能力,為提前採取應急減排措施提供保障。

四是加強領導、積極應對。陝西省要充分發揮汾渭平原大氣汙染防治協作小組辦公室作用,在重汙染天氣應對期間要率先垂範,協調山西、河南和本省轄區內有關城市開展應急聯動,生態環境部將積極協調開展工作。

今後幾天,督導調研組將繼續開展調研,對陝西省渭南市、山西省臨汾市應急減排措施落實情況和農村清潔取暖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深入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