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們是如何上廁所的?

kuaineinv


人吃五穀雜糧,難免都要上廁所。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公貴胄,也不論是男是女。而如廁這件在我們看來很平常的小事,放到古代似乎有些難度,尤其是深宮後院的妃子們。



古人的智慧——廁所的進化史

原始人類解決內急時,廁所自然是無邊大地。整個大地都是側所,也不會紅臉皮。後來人們學會了挖坑,即在野地上隨便挖個坑,汙穢造作滿了就用土填埋上。

直到人們意識到了衛生問題,真正意義上的廁所才得以誕生。於是乎,室外的“坑廁”打開了這一領域的新篇章。

可考證的最早的廁所,是位於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遺址的一處距今5000年前的廁所。古時候的廁所於房舍外建立,上有茅草做頂,也因此有俗稱“茅坑”、“茅廁”。和現在一些農村地區的旱廁情況類似。

當然了,這都是室外的如廁工具,多少有些不方便。為了晚上起夜輕鬆一些,就有了可以放在室內的夜壺,不過多是用來小解。

再到後來,上層人士等開始追求雅觀。這才有了可以放在室內的移動廁所——“馬桶”,不過此馬桶非彼馬桶。

中國人的馬桶由木頭製成,形如椅子,後有靠背,兩側有扶手。也配置蓋子、香灰等防止臭味外露。


▲高級馬桶

而古代妃子們用的正是這款終極廁所——馬桶。由便盆和便凳組成,具體配置和裝飾會因等級高低存在一些差異。

清理的時候只需把便盆取出,由宮人倒入糞車,每天固定時辰由專人運出紫禁城以保持宮中整潔。為了防止臭氣熏天,紫禁城中沒有設置一處蹲坑樣式的公廁。

妃子出恭走流程,慈禧出恭最敗家。

工具明白了,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妃子們出恭的流程。身為皇帝的女人,待遇就是必須得有人伺候著。

通常主子們有了便意時會吩咐傳官房(廁所),宮女聽到後就會扶著她們前去。到了官房,撒香灰的撒香灰,負責淨手的就準備好水和帕子。

不僅如此,還要有人幫著更換衣物,因為妃嬪服飾繁瑣厚重,如廁時不方便以免沾到汙穢。

聽起來,妃嬪如廁的排場還是挺費事兒講究的。不過比起她們,慈禧出宮的排場完全可以用奢華二字形容。


妃嬪出場配置也就兩三個人,慈禧得二十多個,而且一個都沒閒著。慈禧一聲令下,就要有一個宮女去拿鋪馬桶的墊子,一個端來手紙,一個去傳喚官房的掌事太監。

到了官房,會有至少四個宮女服飾慈禧更衣。為啥要四個人呢?因為老佛爺的衣服金貴,不許有褶皺,得有兩個宮女當衣服架子,把大袖舉起來。

慈禧這排完一身輕以後,還需要有七個宮女負責給她穿衣服。最後這擦屁股用的紙也昂貴,是極其精緻細軟的白綿紙。

用的時候先由宮女在棉紙上噴水,這水還要噴得足夠細才行,以保證棉紙細軟不傷膚。棉紙噴溼後再裁剪成長條方能使用。工藝之繁瑣令人唏噓。

沒有廁紙的那些年,古人怎樣度過?

說到這廁紙,演變至今也是經歷了不少樣式材質。最早的時候是土疙瘩,後來樹葉樹枝小木棍兒。大多都是蹲著的時候旁邊能撿到的東西。

後來條件好點了,就有人發明了廁籌。這是一種專門的小木條,端部圓滑似舌頭,洗洗再用還有感情。有的甚至還有文人題字作畫。


▲專門收糞的人

再發展一段時間後,上層階級出現了帛,甚至還有蟬翼。到了元朝才有人大膽發現紙除了寫字還可以擦屁股。

不過因為紙的做法工藝複雜,價格較高。且其作為文學的載體很受人重視,所以對它在廁所的使用並沒有完全普及。

當紙真正作為如廁用具出現的時候最早是在清早期,此時廁紙工藝簡單,手感粗糙。妃嬪們也不愛用,於是仍然是用絹布擦。

以上就是中國古代史的如廁文化了。相比尋常百姓,很明顯,妃子們的如廁條件好的不只一星半點。無論如何,很慶幸古人有如此智慧,使我們免於用右手傳承。


史之策


說妃子們如何上廁所就得明白一個詞,起夜。這是晚上起來尿尿的意思。在當時,每個大戶人家是有左右廂房的,分別住了兩個丫鬟,她們晚上是要值班的,而職責就是等著主人想尿尿的時候,端上夜壺。讓主人尿,尿完就得端走。尿尿的地方則有一個專門的隔間,這個隔間在屋子的後堂,主人可以選擇直接在自己屋子裡尿也可以去後堂方便,這也是最早的套房!主人方便完就叫通房丫鬟給端走,這樣不會臭。所以古代刺客都是從後堂進入的。

在古代,皇帝的女人是分等級給配丫鬟的。比如美人是有四名丫鬟的,妃子則有十六名丫鬟。她們就是兩人倒班,負責侍候妃子的起居,每班各有八個人。其中兩名是需要負責起夜的,也就是守著王妃房屋,這兩名專門守著王妃尿尿用的。因此,正常來說,王妃扣除兩個端尿壺的人以外還可以有六名隨從的。這六個人就有負責更衣的,負責倒茶水的,負責吃飯端盤子的,每樣兩人。


優己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真是一個臭中帶香的問題,非要問那如花似玉的三千粉黛,一個如此讓人作嘔的問題,這個是,羞煞人也!

所以,我們長話短說,書說簡短,儘快說明白這個話題。

曾經,人們在豬的頭頂上如廁

先秦以前,人們要上廁所,就得去豬圈。


這朋友們就得問了,這怎麼還要跑豬圈裡去呢?

那時候的豬圈啊,是分成兩層的,豬在豬圈的下層,人進去後呢,就蹲在上層的邊緣,該幹嘛幹嘛。

那些東西,就全給豬當食物了。

那時候的妃子啊,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是酋長的女人,也是一樣去豬圈上廁所,可能她的豬圈要更大一些,底下的豬要多幾頭。

有錢的大缸子上面拉屎,沒錢的野外解決

漢以後吧,豬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人們不再在豬的頭頂上做那些不好看的事情了。

那時候的人家啊,把上廁所的地點移到了室內。

有朋友又要說了,敢情有專門的的衛生間了。

又錯了您吶。

人們在院子裡放了一口大缸,要拉屎呢,蹲大缸上去解決。

那個大缸還是有危險係數的,小說《活著》裡面,福貴的老爹不就是在大缸子上面如廁時摔下來的嘛。

那個大缸也不分男女,誰去了誰用,用的時候還得講究技巧,小心底下的東西濺到自己屁股。

那些住一間破屋,沒有放院子的大缸的人家呢?

那就不講究了,出門樹林裡、田野裡,隨意一蹲,愛咋咋的。

清代最講究

到了清代,那可真是講究。

我們直接說宮廷。

那時候的妃子上廁所啊,先坐在一個凳子上,這個凳子中間是空的,底下放一木製的便桶。

妃子上完廁所後,伺候的奴才會從後面將便桶取走。

為了掩蓋臭味,邊上一般還會點上檀香,真是老講究了。

如果問窮人,怎麼上廁所,一直都一樣,野外一蹲,完事了隨手撿片樹葉,就好了。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上廁所不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嗎?難道古代的妃嬪公主們上個廁所還與眾不同?哈哈,還真就是不同,要是連個廁所都“上不好”,又怎能得到皇帝的萬千寵愛呢!先和大家說一位最具代表性的後宮妃子吧,她上廁所,那絕對是上出了一定的境界!再和大家談一談古代妃嬪上廁所的主流方式。

最奢華的“如廁”

歷史上享受過最高配版的廁所的人是誰呢?僅此一位,她便是清朝咸豐皇帝的妃子葉赫那拉·杏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歷史上名聲最為響亮的太后——慈禧太后。

說起慈禧上廁所,那可謂是變著法的玩高端!我們先來看看她上廁所最有名的一樣神器吧,其實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便盆(馬桶),但在慈禧那名為“官房”,名字很高大上,當然和普通人家的馬桶相比自然是非同一般啦。說起慈禧的這個“官房”,用價值連城來形容都不為過!做工精緻,極盡奢華,全部由檀香木打造,外表雕成一隻大壁虎,壁虎的四條腿就是官房的四條腿,壁虎的鼓肚是官房盆屜,尾巴是後把手,下頜是前把手,嘴微微張開,手紙就放在其中,壁虎的脊背正中有蓋子,打開後就可以坐在上面“出恭”了,在官房裡更是放有幹松香木細末,慈禧的大便一入盆便立馬滾入灰中,聞不到一絲臭味。

慈禧上廁所還有什麼高端玩法呢?你一定想不到,也不敢想!像我們常人上廁所肯定都不希望旁邊有人吧?不然渾身不自在,而慈禧卻恰恰相反,她上個廁所,身邊至少有四到五名宮女在一旁伺候著,有的負責請“官房”,有的負責寬衣解帶,有的負責拿擦屁股紙等等!而其中最大的亮點還屬這個擦屁股紙,慈禧對於用的這個手紙可謂是相當講究,且不說是精加工的細棉紙,為了讓慈禧用起來更加舒適,宮女們可沒少吃苦,因為還有一道人工工序!宮女首先得將棉織一格格的剪好,再用嘴含著水,均勻細緻地噴在紙上溼透,然後用烙鐵燙平,這樣弄下來棉織沒有一絲的毛刺,用著特別舒坦。

這便是慈禧上廁所的方式,有沒有被“折服”啊!

妃子們如廁的主流方式

當然,慈禧只不過是一個特例,古代妃子們的如廁自然是不像慈禧那般奢華的,但比起普通百姓那自然還是要高級多了。首先她們的廁所“裝修”自然是豪華些,其次便是有一些輔助性的香料,畢竟廁所是有臭味的嘛,想想那些妃子要是上個廁所臭燻燻的出來,還有哪個皇帝願意親近啊。《世說新語》便記載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西晉大將軍王敦被晉武帝招為武陽公主的駙馬,在新婚當晚就鬧了一個大笑話,怎麼回事呢?原來他體驗了一把公主的廁所,且不說裝飾的富麗堂皇,內設香囊,而且在廁所旁還有個裝有幹棗木箱,王敦還以為是“蹲坑食物”,就都給吃了,上完廁所後,又有侍女端來一盆水和一碗“澡豆”

王敦不知這是幹什麼,還以為是送的吃的,有將“澡豆”泡水直接喝了。原來之前的幹棗是用來塞鼻孔的,而水和澡豆是用來洗手的,哎,真是.......

而這種如廁的方式,也成為後來皇宮妃嬪們上廁所的一種主流!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古代的妃子是如何上廁所的?你看宮中那麼多宮女、太監,他們是做啥的?他們就是伺候皇宮裡的皇親國戚吃喝拉散的。因此妃子們如何上廁所呢,自然是宮女們將精美的馬桶拿上來,墊上柔軟的絲稠,然後妃子們坐上去解決問題;完事後宮女或者太監再用上等紙或者絲綢給妃子們將屁股擦乾淨,或者用清水洗乾淨。妃子們就是這樣上廁所的,一人要三四人人伺候呢。

一般的宮女上廁所則是上的公共廁所,那時的公共廁所通常是旱廁,也有水沖廁所。這些公共廁所定期有外面的百姓進來清理,也就是人們說的糞幫,他們就是專門處理城市裡的糞便的。《新白娘子傳奇》裡戚寶山的父親做的就是清理糞便的工作,《三少爺的劍》裡也有專門做糞便清除工作的人。當然宮女上廁所是沒有人伺候的,除非她升級成了皇帝的女人,否則她還得伺候別人嬪妃上廁所。

據說慈禧太后上廁所就有很多人伺候她:有搬梨花木馬桶的,有專門點香料的,有專門檫屁股的,還有專門端水淨手的,還有專門清理馬桶的人。因此光伺候慈禧太后衣食起居、吃喝拉散的人就有百人之多,每年耗費在這上面的銀兩數以百萬計。有錢人的生活不是我等能想象的,從史書上的記載可以看出皇家貴人的生活真是窮奢極欲。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但是史書豐富了我的想象力。


大秦鐵鷹劍士


古代的妃子算是最上層的女性了,她們不僅要顯得文雅,而且還要特別講究潔淨,但是妃子們也要上廁所呀,而上廁所是比較汙濁之事。在古代沒有先進的馬桶,那麼她們上廁所時怎麼辦呢?

古代妃子們是如何上廁所的?

社會總是慢慢進步的。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上廁所的方式和工具。史記先秦時代上廁所簡單易行,就在豬圈上直接搭了一個平臺,拉下去的大便直接被豬享用,這樣倒是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可是這種方式太簡陋了,讓人感到噁心,場面實在不堪入目。



到了春秋戰國時就開始改用大缸,缸裡裝著水,人都是蹲在大缸旁邊上廁所。但是這種方式的最大缺點是,缸裡的水經常會濺在屁股上,讓人覺得不衛生,也不舒服,妃子就更加說不出的尷尬了。


而到了宋朝就又先進了一點。人們開始用夜壺,有瓷制的、木料的和銅器的,當然是根據自己的身份和條件進行打製。到了清朝,又比較先進和講究一點,出現了類似於馬桶之類的器具。妃子們需要上廁所時,就讓伺候的宮女將馬桶拿進來,等到完事了之後,再將馬桶端出去。為了防止嬌嫩的皮肉直接與馬桶接觸,她們會在邊緣墊上最好的絲綢或者錦布,這樣會更加舒服。而奢靡的慈禧太后,對自己的“三急”就更加講究了,她的馬桶是出了名的好。


總之,古代妃子上廁所的方式,還真是各有千秋。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敲黑板,劃重點啦!題目是妃子們如何上廁所,不是普通百姓。俗話說,再美麗的女人也要排洩,再性感的屁股也要拉臭臭,只是妃子們更高大上而已。

奴隸社會時期和封建社會早期,廁所很簡單,就是挖坑之後,用石頭壘成一個蹲便位,人蹲在上面排洩,便池又和糞坑相連,構造跟以前農村常見的廁所差不多。

這時候蹲坑是個技術活,一不小心可能掉進糞坑淹死,春秋時期的晉景公就是這麼悲催。諸侯國君的廁所如此,當時的王室也差不多,妃子們則是大小便都要蹲著,危險性更大。

當然,只要不是排洩時突然發病抽風,或者喝酒喝醉了,這種風險還是極小的。

隨著文明程度提高,妃子們上廁所越來越講究

封建社會的妃子們一個個養尊處優,排洩肯定不能像以前,大小便都要往室外廁所跑。

一開始,人類發明了溺器,主要用於晚上小便,但溺器普遍長著一張小嘴,只適合男性用,女性特殊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她們必須使用敞口的容器。

這個時候,馬桶應運而生。

最初的馬桶就是木桶,既然可以盛水,自然可以用來尿尿,於是皇宮裡的妃子們,晚上就不用爬起來,光著屁股跑到室外上廁所了,在室內就可以噓噓,早上起來有僕人負責倒掉清洗。

《世說新語》記載,魏晉時期一個叫王敦的大將軍,和晉武帝的女兒舞陽公主結婚。婚後第一次上公主的廁所,就看見漆箱裡裝著一盒幹棗,王敦閒著無聊,就趁拉臭臭時把幹棗吃了個精光;完事出來時洗手,看到臉盆旁的盤裡放著澡豆,又把澡豆泡水吃了。

婢女知道這件事都笑的不可開交,因為幹棗是公主為防止臭氣入鼻,用來塞鼻孔的;澡豆則是類似香皂的洗化用品,用來洗手、洗澡的,這個大老粗不知就裡,可真是出了醜。

明清時期,妃子生活最講究,上廁所統一使用馬桶,雅號“官房”

據記載,為了防止把自己搞臭,惹得皇帝不喜歡,妃子們在上大號時,事前要薰香,事中要用幹棗塞鼻孔,事後要沐浴更衣,時刻保持I自己香噴噴,實在太講究了


古代最豪華的廁所,應該是慈禧太后的“官房”了,老佛爺的廁所造型是一隻鑲嵌寶石的大壁虎,馬桶底層鋪著厚厚一層香木末,使用時不留異味,就連擦屁股都有專人伺候。

相比來看,還是現代人上廁所最方便。西方發達國家的馬桶更先進,一般都配有自動沖洗設備,女性上完廁所,可以直接用水沖洗臀部和私處,甚至還可以調節水溫和水流大小,實現沖洗、吹風、烘乾一體化,方便又衛生。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古代的妃子們上廁所是專門有人伺候的,而在故宮沒有廁所,所以妃子們用的是馬桶來如廁。但可別小看古人的智慧,據考古發現,廁所在5000年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遺址中被發現,那時候的廁所是一排排的土坑。

先秦時期,聰明的人們就在豬圈上面達個臺子,達到人豬和諧的效果,那時候的廁所叫“井溷”。

春秋戰國時代如廁就開始文雅了,那時候的人們用類似缸的東西來如廁,裡面放著水,而從這個時候開始無論是君臣還是妃子,都開始文雅的如廁,當然民間的百姓條件簡陋就比較隨便了。

漢代文明發展,廁所開始分男女,那時候使用泥土砌成類似坐式馬桶的樣式。唐朝時期廁所四周砌起來圍牆,在蹲坑時前面會放置瓦片,預防汙物濺到身上,並且在牆上還留有小孔,如果有人來了向裡面喊一聲,可以避免尷尬。

晉魏南北朝的風流名士風氣不拘一格,他們可不會去固定的地方排洩,於是“虎子”變誕生了,早期的虎子並非男人專用,因為它不是尿壺,而是馬桶。只因虎子的設計輕便小巧,使用方便,所以當時非常受皇室與民間百姓的喜歡。

明朝時期的廁所又得到改變,那時候的廁所砌的很高,然後在廁所下面放一輛車,這樣方便打掃,但因空間沒有封閉所以從民間到皇宮都是臭氣熏天。

清朝時,皇宮作為最高權力統治中心,紫禁城不可能弄的那麼臭,所以在皇宮內的九百九十九間半的房間裡沒有一間廁所。

時代在進步,民間的廁所得到普及,而皇宮內反而沒有廁所,但這也不必擔心,皇宮的妃子們“出恭”那是高級待遇。雖然沒有廁所,但每個妃子的住所都有一個馬桶,這些馬桶的造型按等級來分,等級低的就是普通的馬桶、等級中等的用瓷器做的、等級高的有紫檀刻的,而這些馬桶的上面會有一個坐墊,這個坐墊是高級的絲綢和棉花縫製而成。

因為如廁時會有臭味,因此在妃子們準備如廁時,會有宮女在馬桶裡面放上紅棗、花瓣、香木等去除臭味東西,等妃子們如廁完後,宮女把馬桶端走。紫禁城每天都有來運送贓物出宮的馬車,這些贓物在下午三點左右被運送出宮。

對於如廁的講究,在歷史封建社會中莫過於慈禧老佛爺了,她如廁的奢華已經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到的。

(這是袁世凱送給慈禧的馬桶,壁虎馬桶原圖找不到)

據《宮女談往錄》中記載:

老太后一說“傳宮房”,說明她要大小解了,而老佛爺用的宮房事一種便盆,這個便盆放在現在可以上萬國博覽會展覽。
慈禧的宮房事檀香木刻的,外邊刻著一隻大壁虎,四隻爪子狠狠抓地,尾巴緊緊捲起來,尾梢來回相交成一個8字,巧妙的做成宮房的把手。當太后傳宮房時,就有幾個宮女要行動起來,各司其職。太監用黃雲龍套包著宮房恭恭敬敬地頂在頭上,送在寢宮門外,請跪安。

接著黃雲龍套打開,把宮房請出來,有宮女捧進更衣室,這時候太后開始寬衣解帶,然後第二個宮女取油布鋪在地板上。等太后解決完後,宮房由宮女捧出寢宮,寢宮外伺候的太監,垂首躬身等著,雙手接過宮房,再用黃雲龍套裝好,頭頂回去清除贓物,重新擦洗乾淨,再填充香木備用。

慈禧老佛爺的手紙不是一般的紙,是由宮女們加工好的。擦拭紙時細軟的白棉紙,先把紙張攤開,再輕輕地噴上水,必須噴的比霧還細。而想把水噴的比霧還細是要長期練習才能做到的,練習時先要含一口水,然後用盡全力噴出,要噴的夠原、時間夠長,時間久了才能達到比霧還細的效果。

等紙噴的發潮發蔫了,再用銅熨斗輕輕走兩邊,隨後再裁成長條,墊上溼布,再用熱熨斗在紙上來回攤平,最後折成有稜角的樣式,這樣的紙張乾淨、柔軟。

對於慈禧如廁的奢華程度,別說一般的妃子,就連先前的清朝皇帝也沒有這樣的待遇,雖然清朝前中期已經出現紙張了,但那時的紙張還是很粗糙,所以妃子們如廁後用的是絲綢來擦拭,這也還是因為中國的絲綢紡織技術的發達,換成當時的外國人,可沒有這樣的條件。


說到這裡,很多小夥伴肯定想知道,古代的外國人用什麼來擦拭屁股?

(圖片預警,心臟不好或正在吃飯的小夥伴可別看哦!)

上面說了,皇帝和妃子比較貴氣所以用奢侈的絲綢,慈禧老佛爺比較講究,所以花樣多。而平常的百姓可沒有那麼好的待遇,在古代民間不可能用紙或絲綢,所以只能用“廁籌”,其實就是經過加工後變得光滑後的竹片,用來“刮”。

  • 法國的古代,就簡單了,包括法國貴族在內,所使用的是一根又粗又長的麻繩,皇室成員上完廁所後,用這根大麻繩來回摩擦,這就算擦拭乾淨了。

  • 15世紀前,英國王室用的是鮭魚片來擦,因為說鮭魚可以除臭和去痔瘡。
  • 俄國就奇葩了,他們看大白鵝在水中游來游去身上卻沒有一滴水,於是在每次如廁後用抓一隻大白鵝,用它們的脖子來摩擦。
  • 日本的想象力是直接飛到天際,他們用的是蟬翼,因為蟬翼又薄又小又透明,用蟬翼來擦拭的話可以看到“菊元”。

看完這些國家的奇葩擦拭工具,我有點崩潰,但這也側面說明我們祖先的智慧和創造力真的是非同凡響。所以大家沒事別動不動就想穿越去古代,如果真的要去,還是多倍點草紙吧,畢竟竹片刮的生疼。


大國布衣


答:古代妃子是怎麼如廁的呢?

可以通過幾個有趣的小故事讓小夥伴們從側面進行了解。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東晉將領、權臣王敦的。

王敦出身於琅琊王氏,年輕時相貌俊秀,生性灑脫,得晉武帝賞識,許配予襄城公主,拜為駙馬都尉。

王敦與公主成親不久,攜公主“回門”,到皇宮拜見老丈人。

在宴席中吃得急了點,也多了點,就由宮女帶到入後堂如廁。

王敦蹲在蹲坑上大行其事之際,看到離自己前面不遠有一個漆箱,漆箱裡盛著很多幹棗,烏黑髮亮,又大又圓。

他以為這是廁所裡擺設的果品,是供客人在方便裡進食的,就不假思索,拿起來便吃。

幹棗甜啊,王敦吃得口順,一口氣竟把箱裡的幹棗全吃光了。

吃完棗,解決了肛內包袱,王敦整理好衣衫,施施然行出來。

有宮女端著金澡盤、琉璃碗候著。

金澡盤盛著水,琉璃碗裡裝著澡豆。

王敦不明所以,將碗裡的澡豆倒進盤裡,端起來,咕嘟咕嘟就喝。

宮女們忍俊不禁,哈哈哈哈大笑。

另有宮女入廁所內做善後工作,發現地上吐滿了幹棗的核,又是一陣狂笑。

原來,幹棗的用途是提供給如廁者塞鼻子用的,目的是阻止臭味。

澡豆和水是淨手用的。

故事二,還是關於王敦的。

王敦有過宮中如廁的經歷,算是見了世面了。

他到大富豪石崇家作客,這石崇以生活奢華見稱,廁所安排有十多名有美貌的婢女侍奉,並放置甲煎粉和沈香汁,在客人如廁後,幫客人擦拭和用水淨身(不是用刀)、更換新衣等服務項目,不收錢。但很多客人都因為要在眾侍婢前脫衣而感到害羞、難為情,就拼命地忍著、憋著,告辭回府。

王敦不,王敦經驗老到,神情自若,一次不過癮,就來兩次、三次。

可見,上流社會的人如廁,真是個享樂過程。

但是,最會在如廁中享樂的,莫過於慈禧老佛爺。

老佛爺出恭,得由太監頭頂著用黃雲龍套包著的便盆送在寢宮門外,宮女接入更衣室。

注意,這個端過便盆的宮女是不能替老佛爺寬衣解帶了,因為老佛爺嫌她的手髒,得由另一個宮女來寬衣解帶。

這邊廂正在寬衣解帶,那邊廂已有第三個宮女取油布跪鋪在地板上。

老佛爺前面開閘放水,後面開倉放糧,等完事了,鼻孔裡會發出老母豬一般,但極其輕微的“哼”聲。

馬上有兩名熟練的宮女跪倒,一個遞上特製廁紙,另一個舒纖纖十指,拈紙輕拭,速度不疾不緩,力度若有若無,一切剛剛好。

這裡重點說說特製廁紙。

因為這是關鍵一環。

這紙是細軟的白棉紙,未用之前,要把紙張攤開,輕輕地噴上水,噴的時候,要噴得比霧還細。等紙噴的潤了,再用銅熨斗輕輕走兩邊,裁成長條,墊上溼布,再用熱熨斗在紙上來回攤平,最後折成有稜角的樣式。

這樣的紙,用起來非常舒適。

老佛爺的“大工程”終於峻工了。

宮女要迅速用黃雲龍套包回便盆,小步飛跑著捧出寢宮,交由寢宮外伺候的太監帶走,不能讓肉食被腸道消化過的穢氣燻壞了老佛爺。

補一句,清宮裡面是沒有廁所的,生活在裡面的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便盆,便盆裡的垢物會被集中到一個個馬桶裡,由清潔工用馬車運出紫禁城外處理。

嗯,宮中的妃子如廁就這麼講究,尤其慈禧老佛爺,講究到沒天理。


覃仕勇說史


先秦時期他們的廁所是在豬圈上面,那是因為方便後還可以給豬吃,一舉兩得,後來秦朝用一個大缸裡面裝滿水來當作廁所,時間長了又臭又難打理。

到了漢朝的時候,上廁所的方式更為簡單,主要是受了劉邦的啟發,有次上朝,劉邦忽然內急,於是,他就拿了文官的帽子當場處理,劉邦不愧是劉邦,上個廁所都這麼痞氣十足。



後來到了唐朝,那時候的廁所就修成了方形還在兩面加一個寬的瓦片,這項發明一直延續至今,就是我們現在的蹲便。廁所沒有男女之分,誰來誰先上。


到了清朝的時候,已經沒有廁所了,主要是廁所味道太重,妃子娘娘們擔心會汙染皇宮的空氣,所以就不採用廁所了,方便的時候都是用坐便器的,下面有一個方便的盆子,上面人坐在凳子上,方便完了有專門的人馬上將排洩物送出皇宮。

據說像慈禧或者皇帝這樣的高級別的人,都會有自己獨立的衛生間。那時候只要向底下人擺擺手,就有底下的人員送來便桶方便,方便完之後用香木屑把排出的汙穢之物蓋住,直到聞不到一絲異味時才能送出去處理掉。可以說清朝的時候上廁所是最高級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