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盲目的“鼓勵”,對孩子就是一劑毒藥?

為什麼說盲目的“鼓勵”,對孩子就是一劑毒藥?

在孩子遇到困境、挫折向我們傾訴時,作為父母,應該怎麼辦呢?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進行“鼓勵”。然而,一味地“鼓勵”,可能適得其反。

為什麼說盲目的“鼓勵”,對孩子就是一劑毒藥?

小莉從小就喜歡跳舞,看到電視上有舞蹈節目總情不自禁地手舞腳蹬,看到她有這方面的愛好,媽媽給她報了舞蹈班。

開始時,她每天認真練習,老師很喜歡她,也總表揚她。後來,市藝術學校來招小演員,老師熱情地推薦了小莉。但是來面試的老師只看了一眼小莉,就說:“這樣的體格,怎麼能跳舞呢?你們是什麼眼光啊!”

從那以後,原本對小莉好的老師對她態度變得很冷淡,小莉很難過,也更努力練習,但是無論她怎麼努力老師也不再表揚她了,更讓她難過的是,一些原來很要好的小朋友也逐漸與她疏遠了。

為什麼說盲目的“鼓勵”,對孩子就是一劑毒藥?

有一次,媽媽帶她去麥當勞用餐時,關心地問她:“莉莉,怎麼最近看你去舞蹈班沒精打采的,為什麼呀?”“老師不喜歡我,還討厭我......”

沒等小莉說完,媽媽就打斷了她的話:“胡說!舞蹈老師對你這麼好,總誇獎你,你怎麼說她討厭你呢?”然後對小莉進行勵志教育,給女兒講了一大堆名人的奮鬥故事,然後又開始“鼓勵”小莉:“我看是因為你吃不了苦,才故意說老師討厭你。孩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要怕,媽媽相信你一定行的!”

聽到媽媽這樣說,小莉只好到了嘴邊的話硬生生地吞了回去。自那以後,在舞蹈班裡小莉無心學習,與老師、同學們的關係越來越差;回到家後又在媽媽面前表現得若無其事。沒過多久,她就得了精神分裂症。

為什麼說盲目的“鼓勵”,對孩子就是一劑毒藥?

小莉媽媽看到孩子對上舞蹈班變得不積極,給小莉講優秀人物的故事,讓孩子積極面對困難沒有錯,但是前提是,應該先做一個忠實的傾聽者,瞭解孩子的真實遭遇和心理,然後幫助孩子一起解決,讓孩子知道,在外面遇到了即使再大的困難,也有父母堅實的後盾,這樣孩子才可以樹立信心,積極面對困難。如果只講“鼓勵”,漠視孩子的需求和麵臨的問題,就阻礙了孩子向你打開心門,消極應對,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為什麼說盲目的“鼓勵”,對孩子就是一劑毒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