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元一斤的茶葉與500元的有區別嗎?當心!在這些情況下沒有區別

導語:市面上200元一斤的鐵觀音茶葉跟500元一斤的有沒有區別呢?

網友們的看法自然是分兩邊的,有的說當然有區別,有的說沒有,喝起來都一樣。其實他們說的都對,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會得到不同的答案。小編認為,兩種茶葉肯定有區別,但是確實也是沒有區別的。蒙了吧?別急,真相在下面。

200元一斤的茶葉與500元的有區別嗎?當心!在這些情況下沒有區別

閩南聯邦調茶局

在誠信交易中,單價200元的茶葉跟500元的茶葉必定在價值上,在品質上存在本質的區別。鮮葉的原材料品質不同。以安溪鐵觀音為例,價格高的茶葉,其鮮葉產於正宗的原產地,茶園的海拔高度高,生態環境較好。茶園採用有機化管理,施有機肥,採用生物和物理方式防治病蟲害,禁用一切化肥和農藥。鮮葉採摘的時機也是最佳的,如綠茶講究“明前”“雨前”,福建安溪鐵觀音講究“寒露節氣”前後。

200元一斤的茶葉與500元的有區別嗎?當心!在這些情況下沒有區別

閩南聯邦調茶局

製茶的技藝和經驗上不同。將品質相同的一批鮮葉交到不同製茶師傅的手中,產出的茶品在品質上可能天壤之別。普通的師傅加工出來,也許只能賣200元的單價。但是,如果是出自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的師傅之手,可能達到上千的單價。茶葉在品質上有高低之分,價格上自然有貴賤之別,這是常識,很容易理解。然而,在一些特殊情況中,單價200和單價500的茶葉其實沒有區別。

200元一斤的茶葉與500元的有區別嗎?當心!在這些情況下沒有區別

閩南聯邦調茶局

特殊情況1:價格歧視。目前茶葉市場秩序混亂,價格更是根據客戶的喜好胡亂定價,價格歧視經常是商家使用的手段,以達到利益最大化。鑑別茶葉的主觀性很強,同一泡茶葉,100個人來喝,就會有100中感受,你信嗎?因此,同款茶葉老闆根據客人的喜好在價格上靈活調整,沒毛病。人們在自己喜歡的商品面前,對價格是不敏感的。如果客人是機關,企事業單位,那價格就更不敏感了,你懂的。

200元一斤的茶葉與500元的有區別嗎?當心!在這些情況下沒有區別

閩南聯邦調茶局

特殊情況2:銷售渠道差異。銷售渠道不同,因為營銷推廣成本不同,同一款茶葉的定價也必然存在差異。例如線上的網店和線下的實體店,網店的售價必然低於實體店。又如一些令人費解的現象,國外的一些汽車產品在本國不僅品質優良价格還很實惠,但是一出口的中國就恰恰相反,價格高得離譜,還各種減配,各種品質問題,各種召回。而對於咱天朝,情況又跟國外相反,優質產品低價出口,劣質產品高價內銷。無語,國內的消費者啥時候才能受到公平對待呢?

200元一斤的茶葉與500元的有區別嗎?當心!在這些情況下沒有區別

閩南聯邦調茶局

特殊情況3:富含炒作成分。聊聊各茶葉產地的茶王賽吧,大致流程是這樣,製茶師傅們,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大概提交個一兩斤參加比賽,經過數輪角逐評比之後,評出本屆比賽的“茶王”,這時由於比賽中的消耗,“茶王”這時僅剩下區區幾兩之數。然後當場高價(幾萬或幾十萬)拍賣出去,拍得“茶王”的土豪無上榮光,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此時,獲得“茶王”榮譽的製茶師傅,暗地裡竊喜“茶王我家還有好幾斤呢。”行內人都知道,拿鐵觀音來說,純手工製作的茶葉,最小的批量也在10斤左右,師傅不可能全部都拿出去參加茶王賽。

200元一斤的茶葉與500元的有區別嗎?當心!在這些情況下沒有區別

閩南聯邦調茶局

目前國內的茶葉市場還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標準化體系,品質與價格也是沒有一個標準來對標,所以才會有很多人說茶葉市場水很深。我們期待更多良心,誠信與責任感並重的優秀茶葉公司崛起,讓廣大茶友們買得放心,喝得安心。我是“閩南聯邦調茶局”,歡迎朋友們點個關注,下期內容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