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男生需要具備識別“綠茶”能力嗎?

關注



這個題目是《奇葩說》裡的一個辯題,之所以以此為題寫此篇:

一是八眼君認為《奇葩說》裡的選手太low,根本沒說到點子上去。(也許是緊張了)。

二是每一個問題的表象背後其實都有著深刻的社會哲理性。這個問題解析透了可以更全面的認知社會法律和經濟學認知的缺失所在。

三是八眼君認為這個命題有點意思。

奇葩說:男生需要具備識別“綠茶”能力嗎?


奇葩說:男生需要具備識別“綠茶”能力嗎?


奇葩說:男生需要具備識別“綠茶”能力嗎?


奇葩說:男生需要具備識別“綠茶”能力嗎?


首先,八眼君認為肯定是需要的。(關於正反二面說,硬找角度說,這個八眼君會在後續的文章告訴你,一個問題其實只有一個標準答案的)

所謂“綠茶” 指的就是在人前裝出楚楚可憐、人畜無害、歲月靜好卻多病多災、多情傷感,一副美麗動人的外表,背後善於心計,玩弄感情,生活隨意的女人。與此對應的則是“渣男”。其實無論是“綠茶”也好,“渣男”也罷,對於一般的人而言都是需要具備基本的識別能力的。

其實這同人們需要具備識別欺詐的能力是一樣的性質。

“綠茶”還是“渣男”之所以讓人討厭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欺騙性。而欺騙的實質就是用虛假的東西換取真實的付出。

如果是騙錢(其實部分也會有經濟的騙取),那麼其性質就會構成犯罪,但是欺騙感情似乎對受害人是沒有什麼損失的。

但是如果我們回顧頭來看現實中經濟的詐騙,受害人損失的是金錢和物質。但是對於受害者而言,其實最終損失還是精神感受。在現實中無論金錢能買到什麼,而人們在購買完後除了生存的需求外,基本上都滿足精神上的需求,比如華服,美食,大房子,別緻精美的傢俱,豪車,無不是人們精神上的滿足為前提的需求。而除去具有實際物品的依附物品外,比如聽相聲,看電影,看演唱會,甚至是看本書,這類的純精神上的滿足的購買。那麼如果按數字的代入法推算,如果a=b,b=c,那麼a就=c。那欺騙感情其實等同詐騙錢財。其性質是一樣的。

而社會的規則律法中對欺詐實體財物是有嚴格的規定和刑法準則的。而精神情感的的欺詐似乎並沒有相應的保護體系。但事實上是有的,在人類社會中,社會的規則體系的形成其實是有據可依的,也是會自動調節的,這就是道德體系。人們會自發的,由內心中會對精神情感的欺詐作出情緒性反應——厭惡,討厭,憤怒,不屑等等負面的情緒觀點。而同樣的道德體系其實也不分中西,國內國外的。

在人類社會中共同的價值認同就是,真,善,美。這是放之四海皆準的認可事物。與此對應的則是假,醜,惡。

而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真與假。真實是最容易讓人所接受的,如同真小人與偽君子,人們往往都會選擇真小人。而對應的則假是最不容易讓人接受的。

而無論是“綠茶”也好“渣男”也罷,讓大從所厭煩的根源就是其假,不真實。用虛假的情感行為騙取他人真實的付出。

至於奇葩說裡反面的論說,這裡不分解,但八眼君告訴你,他的邏輯是有漏洞和混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