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後劉邦論功行賞,此人戰功平平,卻在韓信之上與蕭何平起平坐

西漢建國後,劉邦論功行賞,以沛豐故舊為主體的一般老哥們爭表功勳,吵得不可開交,尤其不服將蕭何定為第一功臣。劉邦取笑他們,說你們只是一些走獸的獵狗,蕭何才是指示方向和目標的獵人。這話一出,大家都沒聲了。

開國後劉邦論功行賞,此人戰功平平,卻在韓信之上與蕭何平起平坐

這些開國功臣裡,可能大家都會認為在劉邦心中蕭何、韓信、張良、樊噲這幾人分量最重,表面上來看確實如此,可實際上另有隱情。據史料記載,大夥兒都一致認為劉邦太偏心,當然這個偏心之人不是蕭何,而是盧綰。

很多讀者會不解,要說沛豐故舊之中,蕭何有恩有劉邦,夏侯嬰有“難”於劉邦,樊噲不僅與劉邦有親,而且在鴻門宴上冒死保駕,其他如周勃、紀信、奚涓等一班老兄弟,那個不是從沛豐追隨起,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為他效命,論情分何曾遜與盧綰呢?

這事說來就話長了。盧綰與劉邦不僅是“同市同縣同鎮同村同村民組”的老鄉,而且還是同年同月同日所生。盧綰的父親和劉太公很要好,他們出生時,全村的父老一起湊份子為這兩個孩子慶賀。

開國後劉邦論功行賞,此人戰功平平,卻在韓信之上與蕭何平起平坐

其後,劉邦又與盧綰一起讀書,平日裡十分要好。劉邦因為早年不務正業,經常惹是生非,為了逃避官府緝拿或傳訊,被迫東躲西藏,陪在他身邊的就是盧綰。而且,劉太公斷了劉邦的經濟來源後,又是盧綰的父親大力支持他,甚至是逃跑時,也讓盧綰跟他一起。

很多史料記載,都說劉邦與盧綰有血緣之親,也就是說盧綰的父親與劉邦的母親生下了劉邦,他們之間是同父異母兄弟,不過這些已經無法考證,但從後來劉邦對盧綰的態度上來看還是值得懷疑的。

劉邦沛縣起兵造反時,盧綰緊緊跟隨,他到漢中時就升為將軍了。不過這個將軍不是攻城略地地馬上先鋒,而是“常侍中”,就是陪在劉邦身旁。等到劉邦殺出漢中時,盧綰便成了位居包括韓信在內的諸將之上的太尉,與蕭何平起平坐。與此同時,劉邦還給盧綰封爵長安侯。長安是當時劉邦控制中的最重要的城市,這個名義的分量該有多重,各位可想可知。

開國後劉邦論功行賞,此人戰功平平,卻在韓信之上與蕭何平起平坐

儘管盧綰位居太尉之職,可他並不像蕭何那樣要處理很多政務,而是以太尉的身份繼續隨侍劉邦,親密到可以任意進出劉邦臥室的程度。如果說外朝班子的負責人是蕭何,那麼內朝的負責人就是盧綰了。至於劉邦賞賜給盧綰之多,更是那些衝鋒陷陣的諸將所不能比的。

劉邦氏宗親中,劉邦最信任的人是他的同父異母弟弟劉交,在整個入蜀漢、定三秦、戰項羽、即帝位的過程中,都是劉交和盧綰兩人始終陪侍在劉邦身邊,享有出入臥內的特殊待遇,大事的最終決策都是他們三人關起門來商量,劉邦的許多命令也是通過他們兩人對外發布。

開國後劉邦論功行賞,此人戰功平平,卻在韓信之上與蕭何平起平坐

這個“三人團”便是西漢建立前後的核心決策層,蕭何、張良都被排除在外,可以看出,在劉邦心中,盧綰的地位與自己的親兄弟劉交是一樣的,這似乎從側面印證了盧綰的血緣身份。

劉邦對盧綰的恩寵遠不止於此,劉交封楚王的時間是高祖六年,而盧綰封燕王的時間還要早一年。高祖五年的時候,劉邦的兒子、兄弟及族人在內沒有一個被封王,不是劉姓而封王的共有七個,這些人不是憑藉歷史淵源,就是憑戰功實力,這兩種條件都不具備的盧綰能躋身藩王之列,這就很能說明問題。

開國後劉邦論功行賞,此人戰功平平,卻在韓信之上與蕭何平起平坐

實際上,劉邦打算封盧綰為燕王的時候,也怕眾人不服。於是他假惺惺地發了一道詔書,要各位將相列侯各自推薦一人受封燕王,凡是沛豐的那幫兄弟個個心裡清楚劉邦的用意,所以一致舉薦盧綰。不過僅憑這些就斷定盧綰是劉邦的兄弟這的確有些草率。或許劉邦與盧綰從小到大親如兄弟,但從血緣上毫無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沛豐的故舊中確實只有盧綰可稱劉邦的第一心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