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有兩個孔明,蜀漢和曹魏各一個,一個孔明坑死另一個孔明

三國時有兩個孔明,蜀漢和曹魏各一個,一個孔明坑死另一個孔明

說起諸葛孔明,下到孩童,上到八十多歲的老人,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諸葛亮,字孔明。他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諸葛孔明生在戰亂的時代,風雲變幻、暗潮洶湧,而他又負有一身才氣,註定是要在這亂世中成就一番偉業的。

眾所周知,諸葛孔明之前隱居在窮鄉僻壤、人跡稀少的諸葛廬,劉備得知孔明的才氣後,放下身段,下決心要將孔明請出山。

三國時有兩個孔明,蜀漢和曹魏各一個,一個孔明坑死另一個孔明

第一次來他的小院子,沒有見到孔明,第二次接著來。然而第二次還沒有見到孔明本人。他身邊的人先他一步沉不住氣,憤憤不平覺得劉備的身份如此尊貴,何必親自前來呢,請兩個隨從來請不就行了嗎。劉備則不以為然,他覺得既然是請人家孔明來幫忙共圖大業的,最起碼的尊重是要有的,第二次沒見到人,第三次接著來。

事實上後來諸葛孔明也確實被劉備這種惜才愛才、胸有溝壑的仁義大氣所感動了。遂出山跟隨劉備一起圖謀大業。再後來的事情,孔明為了當初劉備的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蜀漢操勞了一輩子,最後帶著遺憾而終。

三國時有兩個孔明,蜀漢和曹魏各一個,一個孔明坑死另一個孔明

說起諸葛孔明的死,離不開一個人,司馬懿。諸葛孔明晚年的時候積勞成疾,匆忙北伐,而司馬懿輔佐曹操曹丕,年齡上小諸葛孔明很多。看出來諸葛孔明撐不下去多少年了,司馬懿就採取一拖到底的策略,畢竟人家年齡擺在那裡,無病無災的話拖得起,最終將諸葛亮拖死,使他抱憾而終。

而提起司馬懿,關於他背後還有一人,不得不說,他就是胡昭。胡昭,潁川人,漢代末年名氣很大的一位高人,也是位隱士。巧合的是,他也諸葛亮一樣,字孔明。而為什麼要提胡昭,說起來他們兩位孔明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早年胡昭去冀州躲避叛亂,袁紹聽說其人在冀州,多次請人來請他出山,胡昭皆婉言謝絕。後回到故鄉隱居。曹操當了丞相之後,派人帶著厚禮請其出山,胡昭不好直接拒絕,便和送禮的人一起回去答謝曹操的厚愛。他直言自己本是一粗鄙之人,只是有點小小的學識罷了,沒有能力勝任官職,還請曹操收回任命。

三國時有兩個孔明,蜀漢和曹魏各一個,一個孔明坑死另一個孔明

他言辭誠懇,歸心已定,看起來似乎已經沒辦法動搖。曹操聽了後,感嘆人各有志,不能強求,出世還是隱居,各有各的樂趣,不足為外人道。便隨他去了,沒有勉強。

胡昭和司馬懿兩人是師徒關係。甚至胡昭還救了司馬懿一命,可以說,沒有胡昭,就沒有後來的司馬懿,更不用提與諸葛孔明爭天下的事情了。所以說,諸葛孔明的死其實和這位胡孔明暗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甚至說就是這位孔明間接搞死另一位孔明。

年輕時的司馬懿出身名門望族,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風度翩翩且聰慧過人,世間少有。含著金湯勺出生又有才氣,這麼難得的組合出現在一個人身上,司馬懿難免有一些恃才傲物。某次無意中,司馬懿得罪了一名叫做周生的潁川人。

同司馬懿一樣,周生也是前來拜胡昭為師的,他發現這位同門才華、眼界卓識遠遠高於自己,不免生了羨慕嫉妒的心,再加上司馬懿之前無意中曾得罪於他,他心頭那股無名火燃燒得越來越旺了,於是周生便起了殺心。

三國時有兩個孔明,蜀漢和曹魏各一個,一個孔明坑死另一個孔明

一次偶然的機會,周生的知司馬懿要去陸渾山拜訪胡昭,就四處糾結人馬,打算在半路上將之截下殺之而後快。好巧不巧,有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胡昭,胡昭大急,連忙去追周生,希望將他攔下來。胡昭沒有騎馬,步行抄小路,一路翻山越嶺,神色匆匆、腳程飛快,終於在一個山谷裡將周生一夥人截下。

胡昭揭穿了他們此行的目的,也說明了自己的來由,就是來攔截他們阻止他們去殺司馬懿的。周生得知後,胸中正怒火中燒著,豈會輕易罷休,堅決要去殺司馬懿。胡昭一屆文人,又不能動武,打自然是打不過的,只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嘴皮磨破,勸阻周生一夥。說到最後,甚至老淚縱橫嘆道若周生執意殺司馬懿,他們潁川名士的聲譽將徹底被毀。

三國時有兩個孔明,蜀漢和曹魏各一個,一個孔明坑死另一個孔明

看到師父老人家如此聲淚俱下,泣血勸告,周生不忍,再加上被老人家拖了這麼長時間,當初一鼓作氣的胸中氣早已消了不少,便作罷。胡昭心思細膩,擔心周生在其走後反悔,於是便讓周生對著道旁的一棵棗樹發誓,周生拔刀,發誓如果自己堅持要害司馬懿,下場有如此樹,說完便一聲大呵,將樹攔腰砍斷。

胡昭觀其言行,斷定周生是真的放棄殺司馬懿了,這才放心離去。又是一路疾馳,回到陸渾山住的地方,發現司馬懿已經在那裡等候多時了。看樣子他並不知道,自己驚險躲過了一劫。甚是滿面春風。

三國時有兩個孔明,蜀漢和曹魏各一個,一個孔明坑死另一個孔明

胡昭救了司馬懿,司馬懿成年後,隱忍不發,待曹操死後,司馬懿將曹家的江山吞併,當年曹操請胡昭時怎麼也不會想到,因為面前此人,自己辛苦打來的江山社稷輕易便沒了。而後司馬懿又拖死了諸葛孔明,可以說,諸葛孔明的死也是這位胡孔明間接造成的。一切皆因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