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備麾下能臣的忠誠度,明顯碾壓吳、魏兩國?都怪他太精明

縱觀三國梟雄,唯有劉備的用人之道最為高明,這一點從其手下出現的叛將數量便可探知一二。之前,僅有孟達無奈叛敵,他倒戈之前特意給劉備留了一封信,內容頗多疚辭。後來,背叛的黃權也是事出有因,當初火燒連營後,黃權的撤退路線被陸遜阻斷,加之其不願降於東吳,最後,便只好投奔了魏國。

由此可見,劉備麾下能臣的忠誠度,是明顯碾壓吳、魏兩國的。

為什麼劉備麾下能臣的忠誠度,明顯碾壓吳、魏兩國?都怪他太精明

所謂,“既有識人之明,又有用人之量”,說的便是劉備這樣的人,而這種能力也是其獨霸一方的重要原因。

舉兵之初,劉備並不具備所謂的天時、地利,但是,他卻充分利用僅有的“人和”優勢,即:高舉“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大旗,籠絡了一大幫對正統政治的忠實擁護者,這些都從側面印證了劉備超乎常人的人才吸納能力。而後,他與諸葛亮的君臣關係,也表現了其非同尋常的人際交往能力。

關於劉備所謂的“君臣情誼“,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人的遭遇窺見一斑。關羽作為劉備的異姓兄弟之一,算是其帶兵起義的原班人馬,可謂是忠心耿耿。在劉備發展早期,手下僅有三五個人,根本難成氣候。雖情況如此,但關羽依舊追隨其左右,兩人情同手足。

可是,隨著劉備勢力的壯大,他們兩人之間的關係也漸漸的變得微妙。

為什麼劉備麾下能臣的忠誠度,明顯碾壓吳、魏兩國?都怪他太精明

其實,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還是因為關羽實力的膨脹,讓劉備有了種難以駕馭之感。尤其是在出現下邳不降曹的尷尬局面之後,曹操開始極力拉攏人才,他將關羽提拔為漢壽亭侯,使其官爵與劉備比肩。

這一提拔不要緊,但是,劉備與關羽二人的地位和關係卻開始變質。關羽為報曹操恩情,誅文丑、斬顏良,迫使尚處袁紹麾下的劉備身陷囹圄,差點丟了性命。加之,其後來納周倉、收關平,實力再度膨脹,竟然大有自成一派之風。這種情況的出現,想必是哪一個領導都難以忍受的。

後來,劉備得了諸葛亮與趙雲兩大能臣,使得關羽的勢頭才得以被忽略,兩人的關係漸漸恢復到了從前的狀態。但是,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先前,關羽因戰功顯赫被忌憚,如今,他卻因利用價值降低被冷落。甚至,在奪取益州這樣的關鍵戰役中,劉備也只給了關羽一個副手的位置。

為什麼劉備麾下能臣的忠誠度,明顯碾壓吳、魏兩國?都怪他太精明

後來,龐統陣亡,諸葛亮被召回,劉備才不得已將益州託付給了關羽。待到劉備為漢中王時,關羽卻擅自“單刀赴會”,完全不顧諸葛亮之前的囑託。這一切看似是僭越行為,但卻都引發了劉備的猜忌。在蜀漢擁盡益州之地,且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後,劉備終於決定對關羽下手了,但這一次同樣是借他人之手。

在派關羽據守荊州之時,劉備早已知曉東吳已有暗兵攻打荊州的打算。但是,即使以荊州為代價,劉備也在所不惜。一紙令下,關羽領兵攻打樊城,荊州陷落,他被迫逃亡麥城。等到關羽發來求救信時,劉備先假意不知這封信,之後,又按兵不動,使得關羽最終被東吳迫害致死。

由此可見,劉備雖有用人之明,但是,他同樣無法忍受臣子的功高震主。而這,也是為何降於匈奴的李陵在迎送蘇武回朝之際,會發出“漢家待功臣薄!信乎?”的感嘆。

為什麼劉備麾下能臣的忠誠度,明顯碾壓吳、魏兩國?都怪他太精明

再論趙雲,作為一名有勇有謀的能將,趙雲前有奪取桂陽之功,後有盤踞漢水之勇,可謂是蜀漢名副其實的功臣。不論是從其戰功還是忠誠度來看,趙雲都是無可挑剔的人才。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蜀漢的肱骨之臣,卻從未受到劉備的重視。在劉備自立為漢中王之際,關羽、張飛等人均被封為三品將軍,唯有趙雲只得了個五品的“翊軍將軍”封號。等到劉備稱帝之時,張飛榮升為車騎將軍,馬超升為徵西將軍,只有趙雲依舊是個雜牌將軍。

直到後來的劉禪繼位,趙雲才被升為四品的徵西將軍,其仕途不可謂不坎坷。最後,要說的便是諸葛亮,作為蜀漢三位謀臣之一,諸葛亮可謂是深得劉備信任,這一點從白帝城託孤便可探知。當初,在彝林一戰中,劉備禦駕親征,誰承想蜀漢慘敗,劉備被迫退回白帝城。彼時的劉備身患重疾,危在旦夕。

為什麼劉備麾下能臣的忠誠度,明顯碾壓吳、魏兩國?都怪他太精明

深陷困境的劉備,不得不開始謀算蜀漢之後的道路。劉備深知劉禪無能,根本難堪大任。為了防止蜀漢大權旁落,他想出了“託孤”這個辦法。

但是,劉備環顧四周後發現,僅有諸葛亮符合條件。想當初,諸葛亮極力支持劉備“反客為主”,以劉備的識人之能,他早已算到其會重蹈曹操的老路。但是,攻於心計的劉備還是想出了應對的法子,他“以退為進”叮囑之,若劉禪可輔,則輔之,若其子嗣不可輔,那諸葛亮便可自立為主。

這一招不可謂不高明,相當於間接避免了蜀漢江山被迫易主的情況。然而,一直陪伴在側的諸葛亮,也非等閒之輩,他十分清楚劉備的打算,於是,直接將計就計,配合劉備上演了一出君臣和睦的戲碼。為了防止諸葛亮一家獨大,劉備還叮囑了手握重兵的李嚴。

按勢力集團劃分,諸葛亮屬荊州集團,李嚴屬益州集團,兩人根本不可能相攜。此外,諸葛亮主理政事,李嚴主管軍事,兩者內外製衡,蜀漢江山便可穩固。

為什麼劉備麾下能臣的忠誠度,明顯碾壓吳、魏兩國?都怪他太精明

但是,劉備做了這些還不夠,畢竟兩人都不是其徐州起兵之初帶領的原班人馬。在深思熟慮之後,劉備將趙雲叫到了床前,再次叮囑其要忠心輔佐劉禪。至此,諸葛亮主政,李嚴主軍,趙雲監督,蜀漢江山得以平衡,再無政權傾覆的風險。最終,劉備白帝城託孤的目的達到。

這三人之間相互牽制,使劉禪順利登上了皇位。對比劉備與諸葛亮之前“如魚得水”的君臣關係,他的這番謀算實在是悲哀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