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有两个孔明,蜀汉和曹魏各一个,一个孔明坑死另一个孔明

三国时有两个孔明,蜀汉和曹魏各一个,一个孔明坑死另一个孔明

说起诸葛孔明,下到孩童,上到八十多岁的老人,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诸葛亮,字孔明。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诸葛孔明生在战乱的时代,风云变幻、暗潮汹涌,而他又负有一身才气,注定是要在这乱世中成就一番伟业的。

众所周知,诸葛孔明之前隐居在穷乡僻壤、人迹稀少的诸葛庐,刘备得知孔明的才气后,放下身段,下决心要将孔明请出山。

三国时有两个孔明,蜀汉和曹魏各一个,一个孔明坑死另一个孔明

第一次来他的小院子,没有见到孔明,第二次接着来。然而第二次还没有见到孔明本人。他身边的人先他一步沉不住气,愤愤不平觉得刘备的身份如此尊贵,何必亲自前来呢,请两个随从来请不就行了吗。刘备则不以为然,他觉得既然是请人家孔明来帮忙共图大业的,最起码的尊重是要有的,第二次没见到人,第三次接着来。

事实上后来诸葛孔明也确实被刘备这种惜才爱才、胸有沟壑的仁义大气所感动了。遂出山跟随刘备一起图谋大业。再后来的事情,孔明为了当初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汉操劳了一辈子,最后带着遗憾而终。

三国时有两个孔明,蜀汉和曹魏各一个,一个孔明坑死另一个孔明

说起诸葛孔明的死,离不开一个人,司马懿。诸葛孔明晚年的时候积劳成疾,匆忙北伐,而司马懿辅佐曹操曹丕,年龄上小诸葛孔明很多。看出来诸葛孔明撑不下去多少年了,司马懿就采取一拖到底的策略,毕竟人家年龄摆在那里,无病无灾的话拖得起,最终将诸葛亮拖死,使他抱憾而终。

而提起司马懿,关于他背后还有一人,不得不说,他就是胡昭。胡昭,颍川人,汉代末年名气很大的一位高人,也是位隐士。巧合的是,他也诸葛亮一样,字孔明。而为什么要提胡昭,说起来他们两位孔明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早年胡昭去冀州躲避叛乱,袁绍听说其人在冀州,多次请人来请他出山,胡昭皆婉言谢绝。后回到故乡隐居。曹操当了丞相之后,派人带着厚礼请其出山,胡昭不好直接拒绝,便和送礼的人一起回去答谢曹操的厚爱。他直言自己本是一粗鄙之人,只是有点小小的学识罢了,没有能力胜任官职,还请曹操收回任命。

三国时有两个孔明,蜀汉和曹魏各一个,一个孔明坑死另一个孔明

他言辞诚恳,归心已定,看起来似乎已经没办法动摇。曹操听了后,感叹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出世还是隐居,各有各的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便随他去了,没有勉强。

胡昭和司马懿两人是师徒关系。甚至胡昭还救了司马懿一命,可以说,没有胡昭,就没有后来的司马懿,更不用提与诸葛孔明争天下的事情了。所以说,诸葛孔明的死其实和这位胡孔明暗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说就是这位孔明间接搞死另一位孔明。

年轻时的司马懿出身名门望族,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风度翩翩且聪慧过人,世间少有。含着金汤勺出生又有才气,这么难得的组合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司马懿难免有一些恃才傲物。某次无意中,司马懿得罪了一名叫做周生的颍川人。

同司马懿一样,周生也是前来拜胡昭为师的,他发现这位同门才华、眼界卓识远远高于自己,不免生了羡慕嫉妒的心,再加上司马懿之前无意中曾得罪于他,他心头那股无名火燃烧得越来越旺了,于是周生便起了杀心。

三国时有两个孔明,蜀汉和曹魏各一个,一个孔明坑死另一个孔明

一次偶然的机会,周生的知司马懿要去陆浑山拜访胡昭,就四处纠结人马,打算在半路上将之截下杀之而后快。好巧不巧,有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胡昭,胡昭大急,连忙去追周生,希望将他拦下来。胡昭没有骑马,步行抄小路,一路翻山越岭,神色匆匆、脚程飞快,终于在一个山谷里将周生一伙人截下。

胡昭揭穿了他们此行的目的,也说明了自己的来由,就是来拦截他们阻止他们去杀司马懿的。周生得知后,胸中正怒火中烧着,岂会轻易罢休,坚决要去杀司马懿。胡昭一届文人,又不能动武,打自然是打不过的,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嘴皮磨破,劝阻周生一伙。说到最后,甚至老泪纵横叹道若周生执意杀司马懿,他们颍川名士的声誉将彻底被毁。

三国时有两个孔明,蜀汉和曹魏各一个,一个孔明坑死另一个孔明

看到师父老人家如此声泪俱下,泣血劝告,周生不忍,再加上被老人家拖了这么长时间,当初一鼓作气的胸中气早已消了不少,便作罢。胡昭心思细腻,担心周生在其走后反悔,于是便让周生对着道旁的一棵枣树发誓,周生拔刀,发誓如果自己坚持要害司马懿,下场有如此树,说完便一声大呵,将树拦腰砍断。

胡昭观其言行,断定周生是真的放弃杀司马懿了,这才放心离去。又是一路疾驰,回到陆浑山住的地方,发现司马懿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看样子他并不知道,自己惊险躲过了一劫。甚是满面春风。

三国时有两个孔明,蜀汉和曹魏各一个,一个孔明坑死另一个孔明

胡昭救了司马懿,司马懿成年后,隐忍不发,待曹操死后,司马懿将曹家的江山吞并,当年曹操请胡昭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因为面前此人,自己辛苦打来的江山社稷轻易便没了。而后司马懿又拖死了诸葛孔明,可以说,诸葛孔明的死也是这位胡孔明间接造成的。一切皆因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