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的“閱讀五階段模型”,輕鬆讓孩子愛上閱讀!

​​去年,一家法國媒體發起了一次“你從未讀完的小說”評選活動,結果《尤利西斯》、《追憶似水年華》、《紅與黑》、《包法利夫人》、《百年孤獨》等經典名著悉數入榜。馬克·吐溫也曾說過:“名著就是人人都說好,但不怎麼讀的書。”一些經典書目由於年代久遠、內容繁雜、思想深邃讓很多成人都望而卻步。

對於孩子來說,如果名著的打開方式不正確,不僅會因看不懂而難以獲益,更會磨損他們的閱讀興趣。

哈佛大學的“閱讀五階段模型”,輕鬆讓孩子愛上閱讀!

今天,我們根據哈佛大學教育學家珍妮·查爾提出的“閱讀五階段模型”,來探討一下孩子在不同時期如何閱讀名著。

第一階段:初步閱讀階段(6-7歲,1-2年級)

小學低年級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與習慣的最佳階段。選擇內容生動、細節豐富、語言簡潔樸實的名著繪本,可以讓孩子在閱讀經典的同時,加深對文字的理解和運用。

第二階段:掌握閱讀、或流暢閱讀階段(7-8歲,2-3年級)

這個階段的孩子理解能力快速發展,抽象思維逐步增強,可以開始閱讀以文字為主的書籍。這時要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年齡特點出發,儘量滿足他們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的特點,挑選一些故事性強、幽默風趣的、篇幅短小的經典文學作品,如《木偶奇遇記》、《伊索寓言》、《昆蟲記》、《夏洛的網》等。

哈佛大學的“閱讀五階段模型”,輕鬆讓孩子愛上閱讀!

第三階段:為了學習新知而閱讀的階段(9-14歲,4-9年級)

這個階段是閱讀的飛躍期,孩子通過閱讀獲得新信息的效率遠超其他渠道。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兒童在這個階段的認知能力仍是有限的,所以必須限制閱讀的複雜性。那是不是所有大部頭的著作,孩子都一點也不能接觸呢?也不盡然,比如四大名著,低段的孩子可以看連環畫,中高段可以讀青少版、白話版,程度較好的孩子可以從片段入手接觸原著。

在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價值觀尚未形成。一些名著中展現人性的陰暗面、誇大的英雄主義等情節容易對孩子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家長需要為孩子補充作者的時代背景、寫作目的等信息,並引導孩子及時交流閱讀感受,這樣不但可以加深對名著的理解,更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總結能力和語言輸出能力。

哈佛大學的“閱讀五階段模型”,輕鬆讓孩子愛上閱讀!

第四階段:多樣化、多維觀點階段(15-17歲,10-12年級)

進入高中階段,閱讀量、閱讀材料的種類、難度都大幅增長。這時,可以對名著進行對比精讀,性格相似的人物可以進行對比,如張飛與李逵;正史和小說可以進行對比,如《三國志》與《三國演義》,通過不同層面的對比,提高孩子分析判斷、提煉觀點的能力。

第五階段:構建與批判、創造與再創造階段(18歲+,大學至成人)

在這個階段,孩子的閱讀習慣與偏好已經形成,閱讀技巧和能力都已具備。兒時積累所形成的閱讀素養,將引領他閱讀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