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樹錚收復外蒙古,不僅有俄國的助攻,更離不開一人的前期努力

在北洋政府執政期間,雖然政局變幻不斷,外交受到列強的支配,但還有一件事可以算的上幾十年近代史上一個珍貴的閃光點,那就是徐樹錚收復外蒙古。

雖然在收復一年以後,又在俄國的支持下獨立了,但這件事當時給國內帶來了很大的震動和影響,喚醒了麻木已久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徐樹錚更是被譽為了當世班超。

在收復外蒙古這件事上,除了徐樹錚本身的謀略和膽識以外,還有外蒙古自身的原因,俄國的助攻和陳毅的前期努力,如果沒有這些前提,那收復外蒙古就會成為一場戰場,到時候勝負就不好說了。

徐樹錚收復外蒙古,不僅有俄國的助攻,更離不開一人的前期努力

徐樹錚

第一,外蒙古的搖擺不定。在1911年清朝被推翻,國內時局一片混亂之際,外蒙古也趁機宣佈了獨立,這是有歷史淵源的,滿清很重視同蒙古族的關係,而自從康熙平定了準噶爾汗國以後,蒙古諸部也表達了世代效忠清朝的願望,這種效忠幾乎可以說是隻效忠滿清皇室。

所以在溥儀退位,清朝退出歷史舞臺以後,外蒙古覺得他們沒有義務繼續效忠新成立的民國,所以就在沙俄的支持下獨立了,當然根本原因還是民國比沙俄弱小。

蒙古草原上的這些部落一直都崇拜強者,幾百年前被康熙帝的鐵騎折服,轉向清朝,幾百年後又覺得民國太過混亂,實力不如沙俄,就轉向了沙俄,這是世界上很多小國家的正常操作。

徐樹錚收復外蒙古,不僅有俄國的助攻,更離不開一人的前期努力

但那會的民國雖然弱小,但也不能坐視這麼一大塊國土流失,於是就和沙俄展開了談判,最終雙方簽署協議,外蒙古實行自治,民國還是名義上的宗主國。這相當於兩個人對一個孩子的歸屬談判,一個人拿走孩子的管理權,另一個人只剩下被叫爸爸的權利,但這個孩子與他不會再有任何關係。

雖然這種協議看起來有點自欺欺人,但在當時來說這也是最好的結果,起碼保住了宗主國這點最後的尊嚴。外蒙古就這樣興高采烈的在沙俄的管理下自治了,但沒過多久就發現不對勁了。

徐樹錚收復外蒙古,不僅有俄國的助攻,更離不開一人的前期努力

沙俄不僅對外蒙古剝削嚴重,引發了國內各階層的不滿,而且他們發現隔壁的內蒙古省在民國的治理下竟然過得比他們還好,最終沙俄也爆發了革命,這讓外蒙古各階層又開始反思當初的選擇,覺得好像再回到民國也不錯。

正是由於俄國送上的助攻,給徐樹錚的成功收復減少了障礙,如果整個外蒙古鐵板一塊,下定決心獨立要和民國硬上,那估計就得來一場艱難的戰爭才能決定歸屬,以北洋政府的情況,勝負可就難料了。

徐樹錚收復外蒙古,不僅有俄國的助攻,更離不開一人的前期努力

第二、徐樹錚的西北籌邊。當時在段祺瑞的強推下,民國順利的參加了一戰,所以在日本的支持下成立新式軍隊,在一戰結束後,段祺瑞想把這些軍隊用在對南方軍政府的武力統一上。

但當時國內呼籲和平反對內戰的聲音很高,段祺瑞太過強硬的作風也讓皖系一時間成了眾矢之的,為了掩人耳目,徐樹錚就在段祺瑞的安排下,把參戰軍改為了邊防軍,駐紮西北地區以平息輿論。

徐樹錚收復外蒙古,不僅有俄國的助攻,更離不開一人的前期努力

其實這也是徐樹錚想要的結果,不僅可以打消民眾的憂慮,更可以悄悄的在邊境積蓄實力,等待國內一有變動,就可以率大軍回去。

其次也可以在此震懾外蒙古,徐樹錚早就關注外蒙古的局勢,下了很大的功夫關注研究,所以當他率領軍隊在西北駐紮的時候,外蒙古不知道此舉的用意,反而心理忐忑不安,給他順利收復創造了優勢。

徐樹錚收復外蒙古,不僅有俄國的助攻,更離不開一人的前期努力

第三、陳毅的前期努力。在民國初年和沙俄達成條約後,北洋政府也派出了不少官員駐紮外蒙古負責處理事務,畢竟還是名義上的宗主國,至於管用不管用再說。

陳毅就是當時北洋政府的一名官員,被派往外蒙古的庫倫,當起了民國在外蒙古的全權代表,陳毅此人也是一個心懷國家和民族的人,來了以後一心想著把這塊土地重新收回民國的統治。

於是他就多方遊走,接觸外蒙古的各級官員,各盟王公,試探他們的意圖,正好當時外蒙古也有迴歸的意圖,雙方一拍即合,於是私下裡達成了迴歸協議。

徐樹錚收復外蒙古,不僅有俄國的助攻,更離不開一人的前期努力

雖然這個協議提了很多嚴苛的要求,但起碼錶達了要回歸的意圖,於是陳毅就趕緊往北洋政府發電報告此事,並說要儘快解決,遲則生變。

正是由於有了陳毅的先期努力,區分清了哪些人支持獨立,哪些人想要回歸,更達成了協議,才能讓徐樹錚來以後快刀斬亂麻,有的放矢,重點打擊,在短時間內收復外蒙古,試想若沒有陳毅的努力,徐樹錚對此地的人際關係和朝堂局勢不清楚,冒然出兵只會引起更大的矛盾。

徐樹錚收復外蒙古,不僅有俄國的助攻,更離不開一人的前期努力

所以說,徐樹錚能順利的收復外蒙古,離不開俄國的助攻和陳毅的前期努力,當然也是時勢造英雄,機會留給了有準備的人,才會使的這筆功勞記在了徐樹錚的頭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