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動政壇的幕後黑手,保障國土完整的民族英雄:徐樹錚

當清廷面對退位猶豫不決時,徐樹錚以一封電文威脅清廷退位;當袁世凱重建帝制時,徐樹錚表示反對;當張勳宣佈復辟時,徐樹錚策動討伐。曾經的外蒙古還是中國領土的時候,外蒙古曾藉機獨立,徐樹錚以一己之力讓外蒙古中止了獨立。

他對近代歷史的影響如此深遠,可他卻鮮為人知。這樣的人物不應該被埋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對徐樹錚事蹟的再次發掘,能讓我們更加真實地觸摸到北洋的那段歷史。

陰謀家

如果沒有徐樹錚,段祺瑞就不會成功地實現三造共和。他們二者的關係就如曹操與郭嘉、劉備與諸葛亮、孫權與周瑜,堪稱北洋時期的最佳搭檔。

徐樹錚是江蘇蕭縣人,他7歲的時候已經能寫詩,13歲的年齡就已經高中秀才,是當之無愧的神童。

攪動政壇的幕後黑手,保障國土完整的民族英雄:徐樹錚

1901年,徐樹錚到濟南謀求出路,他給當時的山東巡撫袁世凱獻上了心中所學,可是袁世凱看不上徐樹錚的能力。徐樹錚只好找了一家客棧歇息,恰巧遇上了段祺瑞。段祺瑞看出了徐樹錚的才華和能力,於是將他收入麾下。

段祺瑞對徐樹錚寄予厚望,於是將他送到日本士官學校進行深造。五年之後,徐樹錚帶著滿腹的學識回到了段祺瑞身邊。兩人聯手,開始了三造共和之路。

一造共和:武昌起義爆發之後,袁世凱一頭震懾革命黨,一頭拿捏清廷的統治。歷史波詭雲譎之際,徐樹錚為段祺瑞獻上了先聲奪人之策。他親自給替段祺瑞向清廷發了一封電文,內容如下:"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清廷如不速斷,則江海盡失,勢成坐忘。"

正是因為有了徐樹錚執筆、段祺瑞領銜的勸退電文,清廷徹底陷入了絕望之中。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眼看大勢已去,便頒佈了退位詔書,清廷的統治自此徹底成為了歷史。

攪動政壇的幕後黑手,保障國土完整的民族英雄:徐樹錚

二造共和:當袁世凱準備稱帝之時,段祺瑞不知道該選擇支持還是反對。這時徐樹錚站了出來,他勸諫段祺瑞選擇抵制。於是段祺瑞三次覲見袁世凱,讓袁世凱放棄稱帝的想法,並對袁世凱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我受總統數十年知遇之恩,不敢不直言奉上,此時懸崖勒馬尚可挽救,否則就悔之晚矣。"

袁世凱氣急之下,罷免了段祺瑞的官職。當袁世凱稱帝失敗後,重病臥床,他才想起段祺瑞曾經的良苦用心。於是他在彌留之際召見了段祺瑞,並發表通電,宣告結束帝制。不久之後,袁世凱病逝,段祺瑞以國務總理的身份收拾殘局。

三造共和:共和國早期的權利劃分不明確,導致總統與總理存在著諸多矛盾,以黎元洪為首的總統府與以段祺瑞為首的國務院集團之間的關係變得水深火熱。黎元洪搶先抓住機會,奪去了段祺瑞與徐樹錚的職位。徐樹錚為了挽救段祺瑞衰敗的局面,給段祺瑞獻上了驅虎吞狼之策。

他讓段祺瑞先支持張勳踏上覆闢之路,然後借用張勳的權勢將黎元洪逼上死路。黎元洪最終被趕下了權力的舞臺,緊接著徐樹錚又讓段祺瑞調轉槍頭,討伐張勳。討伐成功之後,徐樹錚與段祺瑞再次回到了權力的舞臺。

徐樹錚在三造共和中的謀劃,展現了一名政客超高的縱橫才能,這也是他被人所詬病的原因。他為了以段祺瑞為首的集團利益,攪動著歷史的風雲,爭取著集團利益的最大化。總體而言,三造共和推動著中國邁進近代化,利大於弊。然而徐樹錚的出發點是站在段祺瑞的角度,不是站在整個國家的角度,他自然會被人詬病。

真英雄

辛亥革命爆發後,沙俄趁我國正值多事之秋,便唆使外蒙獨立。1912年2月5日,外蒙活佛哲布尊丹巴在沙俄的支持下,於庫倫(今烏蘭巴托)建立所謂的"大蒙古國"。1913年11月2日,當時的北京政府發佈了《中俄聲明文件》,承認外蒙擁有獨立的自治權。

攪動政壇的幕後黑手,保障國土完整的民族英雄:徐樹錚

之後沙俄為了進一步控制住外蒙區域,又趁勢與我國簽訂了《恰克圖協定》。外蒙古長期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外蒙古的獨立無疑是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挑戰。徐樹錚看出了其中的嚴重性,他早在1912年的時候,就寫了一封《致靳雲鵬》的信:"外蒙一去,內蒙震動;蒙不安,奉必危;奉危,滇藏必牽動。藩廳一撤,瞬即豆剖瓜分矣,安得不背城借一作孤注之想乎!"

攪動政壇的幕後黑手,保障國土完整的民族英雄:徐樹錚

孫中山先生也曾致電袁世凱,讓其千萬不要承認外蒙的獨立。無數的黨派人士、青年學子也紛紛站出來,不承認外蒙的獨立。可是話語權不是靠說出來的,而是真槍實彈打出來的,輿論根本不可能阻止外蒙獨立。

在此危難之際,徐樹錚構思了一份《西北籌邊大綱》。當時的國務會議十分支持徐樹錚的想法,於是在1919年6月13日,將西北籌邊使的職位授予徐樹錚,並讓他兼任西北邊防總司令。徐樹錚在得到國家支持之後,便展開了收復外蒙之路。

徐樹錚抵達庫倫之後,他首先以外蒙總理兼內務總長巴特瑪多爾濟作為突破口。他了解到外蒙總理與外蒙活佛之間存著著很深的矛盾,這種矛盾的根源在於利益的多寡。按照清廷曾經的制度,外蒙王公負責政治板塊,喇嘛則負責宗教板塊,他們二者間的權益沒有衝突。但是當活佛哲布尊丹巴稱帝之後,情況發生了改變:喇嘛的權利擴張,王公權益受損。

權益受損的王公們自然不願意接受活佛的統治,他們更希望外蒙取消獨立,那麼他們的權益就不會被喇嘛所壓制。徐樹錚明白這一點之後,很快就取得了以外蒙總理為首的王公們的支持。

有了這些支持後,他立即向外蒙政府展示了自己的立場:"外蒙為我國領土,我身為外蒙長官,有彈壓地面之責,不能坐視。"

外蒙政府迫於壓力,不得不重新考慮外蒙獨立的做法。徐樹錚等待一日之後,眼看外蒙政府還未商量出結果,於是下了最後通牒:"寬限一日,夜晚須解決,否則拿解者不止一佛,執事雖老,亦當隨行。"

這份赤裸裸的威脅打得外蒙活佛措手不及,他萬萬沒有想到徐樹錚如此剛猛。活佛為了自身的安全,不得不於1919年11月17日取消自治的做法。緊接著當天下午,徐樹錚宣告西北籌邊使公署在庫倫正式成立。

同一年的11月22日,北京政府發佈了《大總統令》,支持外蒙取消自立的決定。24日,外交部照會俄使,取消中俄蒙協約,外蒙古再次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一場危機就此解除。

徐樹錚深知唯有治理好外蒙古,才能防止外蒙古再次獨立。於是他依照《西北籌邊辦法大綱》,大力發展外蒙古的交通、採礦、教育、墾牧等多個行業。他籌辦了外蒙第一份報紙--《朔方日報》,第一家近代化銀行--邊業銀行,還在庫倫首創醫院,聘請外籍醫生主治。

攪動政壇的幕後黑手,保障國土完整的民族英雄:徐樹錚

徐樹錚經略外蒙,厥功甚偉,他得到了大多數外蒙人的尊敬與愛戴。孫中山先生也對徐樹錚收復外蒙的功績表示肯定:"吾國久無陳湯、班超、傅介子其人,執事於旬日間建此奇功,以方古人未知孰愈,自前清季世,四裔攜貳,幾於日蹙國百里。外蒙糾紛,亦既七年,一旦復歸,重見五族共和之盛,此宜舉國歡欣之不已。"還說道:"徐收回蒙古,功實過於傅介子、陳湯,公論自不可沒。"

多年之後的徐樹錚被任命為考察歐美日本各國政治專使,並帶領考察團向各國表示訪問。徐樹錚歸國之後,於1925年12月29日乘坐專車離開北京南下。在徐樹錚南下之際,段祺瑞卻在自己辦公桌上發現了一張匿名的紙條,上面清晰地寫著:"又錚萬不可南去,去必死"。

段祺瑞立即派人將紙條交給了徐樹錚,徐樹錚看過紙條後卻說道:"何人阻我,我豈信此讕言?"當徐樹錚途經京津間廊坊車站時,陰謀的圈套就此形成,張之江派人劫持了徐樹錚,而張之江是馮玉祥的部下。不久之後,徐樹錚便慘遭殺害。而他被殺害的主要原因是:他曾在1918年6月15日,暗殺了馮玉祥的恩師陸建章。

45歲的徐樹錚就此結束了充滿爭議的一生。

自古以來,收復領土的人都被稱為"民族英雄"。但是沒有一位民族英雄像徐樹錚這般,譭譽參半。他究竟能不能當上"民族英雄"四個字,留於後人評說吧。


參考文獻:

《北洋往事》

《文武北洋》

END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