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不懂事!」是父母對孩子說過最暴力的話……

「孩子小,不懂事!」是父母對孩子說過最暴力的話……

圖文 | 網絡

編輯 | 小T(TOPKID_CN)


有這樣一種人群他們外表天真可愛、純真無害但是卻有著驚人的破壞力。

他們活躍在所有人流密集的地方,而過年期間則更是他們猖獗的時期他們就是熊!孩!子!

生活中,每當熊孩子們犯錯時,只要自己站出來指責,熊孩子的家長就會站出來阻止:

「小孩子不懂事,你就不能讓著點嗎……」

「你一個大人,怎麼跟小孩計較……」

「他只是個孩子啊,你跟他發什麼脾氣」

於此同時,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孩子小不懂事」。潛臺詞就是

孩子犯錯難免的」「你這個大人就不要和孩子計較了」

有些家長非但不制止,反而無限縱容,「孩子還小犯錯點錯有什麼大不了,但你要敢教訓我家的孩子,那就是你不對」

於是,熊孩子手握「年紀小」的免死金牌,越來越肆無忌憚,直到成為一個可怕的存在。

「孩子小,不懂事!」是父母对孩子说过最暴力的话……

「孩子小,不懂事!」是父母對孩子說過最暴力的話……

同事前些日子帶著孩子出去遊玩,回來就聽到她的吐槽:

昨天我的一個朋友帶她的女兒去海邊玩,女兒喜歡玩沙子,用沙子堆了一些小動物。

正自豪地向媽媽展示她的作品時,旁邊的一個5、6歲的小男孩就跑過來用手指給挖了個洞,小女孩叫他不要搞破壞。


那小男孩反而把她女兒的作品一腳給踢垮了,還往女孩臉上撒了一把沙子。

小女孩被弄哭了,那男孩跑到旁邊他媽媽背後躲著偷笑,我那朋友就去找那家長,讓男孩道歉。

結果來了句「孩子還小不懂事,孩子們的事計較那麼多幹嘛!」


朋友說:「那行,女兒,去抓一把沙扔他臉上。」

女兒當時也不知所措,兩個眼睛都紅了。結果還被那女的反咬一口說:「我都說了孩子小,不懂事,你還要對他咋樣?」

男孩媽媽這句「不懂事」,真不敢苟同啊。五歲就可以為所欲為,目無他人?這跟地痞流氓有什麼區別。

尚且不說男孩媽媽的態度惡劣,自己的孩子傷著別人小孩,沒一句道歉,還強詞奪理。就男孩而言,他此刻內心會怎麼想?

聽了媽媽的話,他可能會想:對啊,我還小,做我想做的事又怎麼了。我又沒錯,你憑什麼兇我。

細思極恐。如果一個孩子傷害了別人,還理所應當,毫無悔意,這多麼可怕啊。

慣子如殺子,「孩子還小,不懂事」這不是愛護孩子,恰恰相反,是在「謀殺」他們。

「孩子小,不懂事!」是父母对孩子说过最暴力的话……

「孩子小,不懂事!」是父母對孩子說過最暴力的話……

中國有著名的「四大寬容」定律:

「人都死了」

「來都來了」

「大過年的」

第四個就是令人聞風喪膽的

「孩子還小」

「孩子小,不懂事!」是父母对孩子说过最暴力的话……

當熊孩子被修理之後,孩子的奶奶抱怨說:「把孩子的背都打腫了,膝蓋也青了。」

這句話潛臺詞就是:「事情已經發生了,就不要再傷害孩子了,他還是個孩子啊!」

是啊,他還小,所以可以藐視他人生命。所幸孕婦肚子裡的孩子沒事,若出事,這就是故意殺人。

正因為他還是個孩子,不懂事,所以才更需要教育。

如果孩子沒接受過教訓,不知道攻擊別人、傷害別人需要承擔責任。他就不會明白,何為正確,何為犯錯。

「孩子小,不懂事!」是父母对孩子说过最暴力的话……

「孩子小,不懂事!」是父母對孩子說過最暴力的話……


孩子小,愛玩,愛鬧是天性,但也因為小,他們對於是非對錯,並沒有成人那麼清楚明白。

他們會憑著天真的本性做事,沒有父母的引導教育,這些本性導致的後果,有些在成人眼裡無傷大雅:

如電影院裡跑跑,拿走姐姐的禮物……有些則可能導致很嚴重的傷害。


新聞中曾經報道過一件事:

因嫌樓外施工的電鑽聲太吵,正在8樓屋內看動畫片的10歲男孩,一氣之下用小刀將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繩割斷,致使其懸在半空動彈不得,經消防大隊緊急出動後才將人安全救下。

面對警方的詢問,小孩說,「我當時在看《喜羊羊》,外面鑽機打牆的聲音太吵,我就用刀子把繩子割斷了。」

更扯的事兒還在後面,孩子的爸爸在賠償的時候,只賠了一!條!安!全!繩!


熊孩子的產生和我們自己不無關係。

人們拒絕管教熊孩子的理由通常是怕得罪人、怕惹麻煩、怕費時費力等等,隨便一點原因都足以使人們放棄對孩子的教育。

說著孩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卻吝於花時間精力去教導他們。

父母一次又一次的縱容會合理化孩子的任性,給孩子這樣一個印象:我沒有錯,而周圍人的容忍又會進一步強化這個信號:你的行為,不會帶來任何後果。

由此以來,一個孩子就變「熊」了。

「孩子小,不懂事!」是父母对孩子说过最暴力的话……

「孩子小,不懂事!」是父母對孩子說過最暴力的話……

幾年前,當幾十位諾貝爾獎得主聚會之時,記者問一位榮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這位科學家平靜地說:「在幼兒園。」

「在幼兒園學到什麼?」

「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大自然。」

這位科學家的回答,實質在強調兒時養成良好習慣,對一生的重要性。

青少年研究專家孫雲曉曾說:「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

好習成就自己,壞習慣毀滅自己。而父母常掛在嘴邊的,「他還小,不懂事」,就是毀滅性的存在。

因為,他阻止了孩子學習良好習慣,行為規則的機會。

「孩子小,不懂事!」是父母对孩子说过最暴力的话……

「孩子小,不懂事!」是父母對孩子說過最暴力的話……

父母帶孩子最大的誤區就是把溺愛當關愛,溺愛關注的是孩子當下的具體的需要而不是孩子長遠的需要。

在溺愛時,父母考慮的往往是我要對孩子好,而不是我要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父母最大的錯誤是認為孩子沒有自理的能力。

就像兩到三週歲的孩子吃飯時,很多家長選擇喂孩子,僅僅是因為不想讓孩子弄髒地面或者是桌面。

但是實際上,打掃衛生遠比喂孩子吃飯要省力的多,而孩子其實是有自己吃飯的能力,只是吃的不是那麼幹淨罷了。

但是施於溺愛的人,從來不覺得自己在溺愛孩子,而是自我催眠的告訴自己「我是為了孩子好」,自己是懷著好意去溺愛的。

他們常說:孩子還小,等到長大了就懂事了,自然就會了,但是卻很少有人關注孩子的能力是否真的得到了成長。

要做到不溺愛孩子,首先要把注意力從孩子的舒適程度轉移到孩子的自理能力上。

家長永遠明白一件事,你是不可能永遠陪在孩子的身邊的,他總有一天要獨立生活,獨立生活依靠的不僅是能夠自己洗衣服做飯的能力,更包括與人交際的能力。

過度的溺愛只會讓他在以後自己獨立的生活中找不到絲毫的安全感,

一個人不能自理,無論學業和頭腦多麼的優秀,也只是「高分低能」,那他的人格也會不完整。

「孩子小,不懂事!」是父母对孩子说过最暴力的话……

紀錄片《鏡子》裡有一句話: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子,關鍵在父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固然會犯錯,也可以犯錯,但是家長必須告訴他錯在哪裡,怎麼改正,下次不應該犯。

而不是僅僅說你錯了,父母做的不是孩子的保護傘,而是讓孩子教導孩子讓他有能力自己拿起傘,而且是以正確的姿勢拿起傘。

如果你不告訴他是錯的,他一輩子也不會知道自己是錯的,直到他為此付出代價為止。

正確的舐犢之情,是以愛的力量,讓他迴歸正確的道路,溺愛的後果,雖然短時看不到,但是一旦成了習慣,則後患無窮。

「孩子小,不懂事!」是父母对孩子说过最暴力的话……

- END -

「孩子小,不懂事!」是父母對孩子說過最暴力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