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優雅的懟熊家長:「孩子還小,不懂事」

如何優雅的懟熊家長:“孩子還小,不懂事”

如何優雅的懟熊家長:“孩子還小,不懂事”

熊孩子麻煩

現在熊孩子讓人“聞風喪膽”,被網友列為最可怕的生物之一——

在別人家,孩子亂跑,亂翻,等到闖禍時,家長說:“他不是故意的,他還只是個孩子。”

在公共交通上,孩子大聲喧譁,影響其他乘客休息時,家長卻說:“他還是個孩子,小孩子就是不安分。”

在電影院裡,孩子吵吵鬧鬧到處跑動大聲喧譁。媽媽說,孩子還小,長大就不會這樣了。

如何優雅的懟熊家長:“孩子還小,不懂事”

孩子愛打人暴力。家長說,孩子還小不懂事,長大後就不會這樣了。

孩子吃飯老是浪費食物。家長說,孩子還小,長大就好。

孩子不講禮貌,沒有規矩,。家長說,孩子還小,長大就好。

孩子不講衛生亂丟垃圾,孩子不喜歡學習……孩子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一句“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來開脫,是的,父母就這樣把問題無限縮小。

如何優雅的懟熊家長:“孩子還小,不懂事”

家長之責

這句話,經常會在熊孩子“作惡”之後,被護犢子心切的大人用來道德綁架他人。我們可能會覺得這樣小小的過失,在孩子身上起不了多大的風浪,所以默許了。可是,在孩子的眼裡,我們的默許就等於告訴他們,這是對的,以後還可以這樣做。只要大人一說出口,幾乎全天下人都會對熊孩子抱以百分二百的寬容,而完全不考慮受害者的感受!

這個社會也提倡“愛幼”,遺憾的是,那些把“他是孩子”掛在嘴邊的人,並不是這些可以被體諒的原因,而僅僅是,監管不利藉此推脫,或者逃避責任,甚至為所欲為。他只是個孩子,但人家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你可以選擇不善良,但不能去傷害!父母口中的“孩子還小”,成為孩子闖禍的擋箭牌,但你是否知道,哪天這種藉口又會成為他攻擊別人的利刃?

如何優雅的懟熊家長:“孩子還小,不懂事”

案例分析

有則新聞報道稱,一家三口去美國玩,飛機上孩子挨著一位日籍華人小哥坐,從上飛機孩子就一直騷擾對方。小孩嘰嘰喳喳上躥下跳,還對小哥拳打腳踢。小哥請求另一側的小孩父親管教被無視,勸罵幾句後,這位父親動起了手,還讓其他家人在飛機場圍堵小哥。結果一落地,一家三口就被驅逐出境。

在溺愛和錯愛下的孩子,長大同樣不會被社會所“原諒”。

如何優雅的懟熊家長:“孩子還小,不懂事”

有一個學生,喜歡鑽研奧數,卻走路慢慢吞吞總愛遲到,同學給他起了個雅號叫“奧特慢”。後來他被父母送到英國念高中。有一次回國,他給我們講了個經歷,卻對自己感觸很深。原來他假期去一家華人開的中餐廳打工,結果第一天上班就遲到了五分鐘,於是被解僱了。他沒有想到,第一次因為遲到所受到的嚴厲懲罰,竟是丟了飯碗。而最令他醍醐灌頂的,是那個華人老闆的最後忠告:“小夥子,如果我不解僱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殘酷!”

在中國式教育的嬌寵之下,讓學生罰站也如走鋼絲,遲到自然可以逍遙法外。但多年以後,因一種積習所引發的重創,這該是多麼痛的領悟啊!

專家解讀

犯罪心理專家李玫瑾說的一段話:“成人的犯罪行為,倒退至他的童年,你就能找到原因。孩子的問題,都是大人造成的。”我們在說孩子不懂事,其實是在說他沒規矩,進一步延伸就是,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習慣養成後是不那麼容易改變的,即使能,也需要孩子很大的毅力。因為他已經習慣了無規矩的生活,而且那麼多年!一個孩子從小沒有規矩,沒有對規則地敬畏之心,長大後肯定會變本加厲地去打破規則。

如何優雅的懟熊家長:“孩子還小,不懂事”

在《家庭教育》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活潑;沒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規矩,不活潑叫做呆板。”聽起來很拗口,但理解起來卻不難:“比如牧牛場,周圍用鐵柵欄起來,牛在柵裡吃草喝水,東奔西跑,這叫做活潑,放牛人不好干涉它;如果跳出柵外,就是放肆,就不得不干涉。不出柵,這就是規矩;如果在柵裡,卻不准它吃草喝水,或是東奔西跑,如此就是呆板了。”

不以惡小而為之!

對,他還是孩子,現在教育剛剛好!

如何優雅的懟熊家長:“孩子還小,不懂事”

如何優雅的懟熊家長:“孩子還小,不懂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