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國安遭凍結股權達成和解 千億債務壓頂釀危機前兆


中信國安遭凍結股權達成和解 千億債務壓頂釀危機前兆


中信國安最近出現債務危機的前兆:先是旗下三億財產遭法院查封,所持旗下上市公司的股份也遭凍結。不過中信國安又快速解決了麻煩,危機尚未蔓延。

今天,中葡股份(6000084)公告顯示,其控股股東國安集團持有的公司3.26億股(佔總股本的29.01%)股份被北京順義法院於1月22日凍司法結,申請凍結的是北京銀行綠港國際中心支行。凍結後國安集團第一時間與股份凍結申請人協商,並於1月23日達成和解協議,雙方後續會辦理股份解凍手續。

以1月22日中葡股份收盤價3.58元,凍結又將解凍的股份所涉及金額達11億。中信國安及其一致行動人中信國安投資總共持有中葡股份44.93%的股權,中葡股份2018年三季報顯示,中信國安質押了其持有的3.3億股。

2019年新年伊始,中信國安債券異動,成交價大跌,隨後牽引出中信國安集團的3億財產已被北京中關村銀行申請了財產保全凍結。評級機構聯合資信隨之下降了中信國安的債券評級。

而對於3億的凍結金額原因,有媒體採訪中信國安的人士稱,與中關村的貸款不存在逾期或者違約事項,雙方預計很快會達成和解,撤銷凍結。

<strong>進擊的中信國安

中信國安集團原為老牌國企,是中信集團的子公司,前身是1987年4月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投資成立的北京國安賓館。2014年完成混改之後,中信國安由中信集團100%國有獨資成為民營股東佔多數的企業。

目前,中信國安集團股東除國企背景的中信集團外,還包括鼎尚投資、合盛源投資、共和控股、天津市萬順置業等民企股東以及瑞煜(上海)股權投資基金。中信集團雖為第一大股東但持股比例僅20.94%,第二大股東鼎尚投資持股19.76%。

國安集團混改問題疑問重重,其背後實控人問題也謎題難解。但值得注意的是完成混改後,國安集團高歌猛進,資產迅速擴大。

混改前的2013年,中信國安集團合併資產949億,而截至2018年三季度,中信國安合併資產已經迅猛增長至2215億。官網信息顯示,中信國安的產業版圖極為龐雜,涉及金融、信息網絡、旅遊、資源能源、大消費(葡萄酒)、文化影視、城市運營(房地產)、健康養老等諸多板塊。

中信國安目前控股4家上市公司,分別是中信國安(000839.SZ)、白銀有色(601212.SH)、中葡股份(600084.SH)和香港上市的國安國際(0143.HK)。中信國安還是和泰人壽的發起股東,並持有第三方支付、保險經紀、商業保理、基金管理等金融“小牌照”。去年,中信國安曾試圖成為明天系核心資產之一恆投證券的主要股東,但最終未能如願。

<strong>千億債務

中信國安的資金問題由來已久。當年改制的一個重要背景就是,中信國安初始資本金不足,長期負債運營,流動資金不足。隨著中信國安集團對外擴張,資產急速膨脹,其負債問題始終高懸,高槓杆、高負債模式成為媒體關注焦點。

中信國安近幾年財報顯示,其資產負債率一直居高不下,維持在80%左右,槓桿高企。2015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中信國安營收始終維持在千億左右,但對應的資產規模則逐步從1500億左右上升到2200億,資產擴張的速度高於其收入增速。

聯合資信去年的評級報告中曾提及,中信國安債務規模不斷增長,債務負擔很重,存在短期支付壓力;貨幣資金受限比例較高,財務費用對利潤侵蝕大。此外,公司存貨規模持續上升,開發成本佔比高,流動性較差;在建項目投資規模大,存在較大籌資壓力。

財報顯示,2018年三季末,中信國安資產流動負債近千億,短期借款逾400億,而現金僅為85億。沉重債務導致去年前三季度中信國安的財務費用高達40億,同比增加近四成;同期中信國安淨利僅為0.56億,較前年同期的5.23億大幅下降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