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戰鬥機都是用駕駛杆,客機轟炸機卻愛用汽車一樣的操縱盤?

為何戰鬥機都是用駕駛杆,客機轟炸機卻愛用汽車一樣的操縱盤?

圖:戰鬥機的操作方式以操縱桿為絕對主流

為何戰鬥機都是用駕駛杆,客機轟炸機卻愛用汽車一樣的操縱盤?

為何戰鬥機都是用駕駛杆,客機轟炸機卻愛用汽車一樣的操縱盤?

圖:機械飛控時代,戰鬥機的操縱桿是拉動拉桿來傳遞指令的

在最早的一批飛機上,例如萊特兄弟的飛行者一號,飛行控制系統是由拉桿、搖臂、鋼索、滑輪等部件組成的機械傳動系統。在這類系統中,駕駛員對駕駛杆(駕駛盤)、腳蹬等部件進行的操縱,不僅是向飛行控制系統傳遞指令,同時也是為偏轉氣動面過程提供動力的過程;就像是在摩托車和沒有轉向助力的汽車上,駕駛員扭動握把或者轉動方向盤那樣。這種“飛行拖拉機式”的設計至今還有,多見於一些超輕型和小型飛機。

為何戰鬥機都是用駕駛杆,客機轟炸機卻愛用汽車一樣的操縱盤?

為何戰鬥機都是用駕駛杆,客機轟炸機卻愛用汽車一樣的操縱盤?

圖:很多轟炸機、運輸機、客機都採用雙手駕駛盤設計。

在機械飛控時代,駕駛盤通過拉動鋼索將操縱信號傳遞到氣動面上,屬於軟式傳動設計。它的特點是操縱力很大,但是反應較慢,精確性較低,因此主要用於機動性要求不高的中、大型飛機上。駕駛杆則相反,操縱力小、反應快,精確性高,通過拉桿進行硬式傳動,因此主要用於小型飛機尤其是戰鬥機上。但是在部分戰鬥機上,也採取了軟硬混合設計——比如F15的飛控(控制增穩飛控是利用電子電氣設備增強的機械飛控系統)中,就是拉桿和鋼索混合的。

不過在電傳時代以後,大型飛機是採用駕駛盤還是駕駛杆,完全取決於飛行員操縱習慣和培訓傳統的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