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一寡婦出家為尼,還俗二嫁大22歲丈夫,生的兒子盡人皆知

晚清一寡婦出家為尼,還俗二嫁大22歲丈夫,生的兒子盡人皆知文/歷史之塔在晚清這個混亂的年代,出現了一大批對中國近代史的進程有過重要影響的人。至於這些人是好是壞,小編不敢妄自評價。因為很多人做了好事,也做了壞事,難以評判。比如說有些割據一方的軍閥,民族危難之際也出了一份力量;也有人本來走在正途上,但經不住考驗或者誘惑,在關鍵時候做出倒戈相向之事。就有這樣一個人,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但身世卻很普通,甚至有點曲折,他姓蔣,名介石。小編就以“晚清一寡婦出家為尼,還俗二嫁大22歲丈夫,生的兒子盡人皆知”為題來給大家講述蔣介石的曲折身世。

晚清一寡婦出家為尼,還俗二嫁大22歲丈夫,生的兒子盡人皆知

他的母親叫王採玉,命運多舛而又頑強奮鬥,是封建時代女性的楷模。王採玉1863年生於一個頗為富裕的家庭,但是父親王有則死後,家道就中落了。這個時候王採玉僅19歲,靠做針線活補貼家用,日子非常艱苦。

晚清一寡婦出家為尼,還俗二嫁大22歲丈夫,生的兒子盡人皆知

不久後她嫁給了第一個丈夫竺某,和丈夫相處的其實不錯,還生了個兒子。可是好景不長,兒子幾個月就夭折了;竺某也因為瘟疫病逝。於是王採玉成了一個年輕的寡婦,生活的挫折讓她感到無限心酸,產生了遁入空門的想法,於是她到了金竹庵帶髮修行。

晚清一寡婦出家為尼,還俗二嫁大22歲丈夫,生的兒子盡人皆知

劇照那她後來又怎麼嫁給了蔣介石的父親的呢?她有個堂兄叫王賢東,是促成這門婚事的“牽線人”。蔣肇聰,是溪口鎮十甲富戶之一,不僅會做生意,還讀過四書五經。按理來說,這樣條件的男子應該擇偶要求很高,怎麼會看上一個家道中落的寡婦呢?原來王賢東是蔣肇聰的“紅人”,他是蔣家鹽鋪的老夥計,認識蔣肇聰多年,深受其信任。而且巧的是,蔣肇聰的媳婦孫氏剛去世,整天鬱鬱寡歡。

晚清一寡婦出家為尼,還俗二嫁大22歲丈夫,生的兒子盡人皆知

於是在王賢東的介紹之下,1886年,23歲的王採玉還俗再嫁蔣肇聰。此時蔣肇聰大她22歲,兩人卻無比恩愛。後來生了兩個兒子兩個閨女,在那個沒什麼醫學條件的年代,次子次女都出生不久就夭折了。但長子蔣瑞元活了下來,後來改名為蔣介石,可以說是盡人皆知了。

晚清一寡婦出家為尼,還俗二嫁大22歲丈夫,生的兒子盡人皆知

小編不敢妄自評論蔣的功過,但無疑他是對中國近代史有過重大影響之人。而他的母親王採玉,雖然在封建社會歷經苦難,但也算是個平凡而值得尊重的母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