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連
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為古代科舉考試不同等級的稱呼,至於狀元、榜眼、探花是進士中的前三名。
殿試取中者為進士,進士榜,又分為三甲。
一甲只取三名,又稱三鼎甲。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狀元、榜眼、探花作為三鼎甲的三個專稱,合成於南宋。這三名賜進士及第;
二甲第一名稱為傳臚,二甲若干人佔錄取者三分之一,賜進士出身;
三甲第一名也稱傳臚,三甲若干人佔錄取者三分之二賜同進士出身;
三元及第
看古代電視劇的時候常聽到一個詞“三元及第”,三元即科舉考試中,鄉試中舉人第一名的解元,會試中貢士第一名的會元,以及殿試第一名的狀元。
三元及第是科舉制度下讀書人得到的最高榮譽,歷史上三元及第者不過15人
秀才、舉人、貢士、進士,從低向高一次排列
不同朝代,條件也不同,以明清為例。讀書人要先考取童生資格,有了這個資格之後才能繼續考試,考中者才是秀才,有功名在身,可享受見官不拜,免除徭役等特權。
生員俗稱秀才專指府學、縣學的生員,要取得這種資格,必須在學道或稱童子試獲得取錄。但秀才只是一種身份。
舉人是參加鄉試(全省考試)及格後所取得的資格,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因其在秋季故又叫秋闈。參加鄉試的考生必須是秀才,地點在各省的貢院。考中舉人才有當官的資格。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貢士是參加會試(全國考試)及格後獲得的資格,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三月舉行,所以也叫春闈。參加考試的考生必須是舉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進士,殿試及第者稱為進士。宋代以前,進士只需要通過在尚書省舉行的"省試"。自宋以後,進士一律要經過由皇帝主持的"殿試"一關覆核和決定名次。
妖鬼雜談錄
這幾位先後的排名由低到高是這樣的:
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探花—榜眼—狀元
古代讀書人想求取功名,必經過十年寒窗,參加各級政府舉辦的考試。分別是:
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縣府兩級屬初試,初試合格叫童生。可進入科舉考試。
共四級: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
(1)院試考中後稱“生員”,也就是秀才。
(2)秀才參加鄉試,合格者員叫舉人。
(3)會試地點京城,考中後稱“貢士”。
(4)貢士可參加殿試,考中了就叫進士。
殿試分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殿試第一名-狀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二甲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科舉考試,是我國古代國家層層選拔人才及官吏的重要手段。始於隋朝,成熟於唐朝,一直沿用至清朝滅亡。算是中國最早的“高考”。
一、縣試、府試
縣試與府試算是初選,相當於縣、市級的考試,選拔兩次。只要是讀書人,無論年齡大小,都可以參加。
通過了被稱作童生。
基本上相當於高小水平。
有了童生的資格,就可以在求取功名的路上繼續前行,進入下一輪的考試。
二、院試
童生可參加由各省學政、提督主持的院試。
院試合格後稱為生員,也就是秀才。不合格的仍舊是童生。
很多人都認為秀才水平很一般,影視劇裡秀才的形象,往往是貧窮、迂腐的象徵。但事實上,能成為秀才的人,已經是那個時代絕對的文化人,所以,有“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說法。
只是因為秀才與做官無緣,品級不入流,但又放不下文化人的架子,所以給人“窮酸”的感覺。
實際上,秀才在當地也受到一定的尊重。我們可以看到,各地私塾的教書先生,大都是秀才出身。憑自己的能力解決溫飽應該不成問題。
三、鄉試
鄉試,算是科舉考試中的大考。一般在秋天(中秋前後)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闈”,在省城舉行。
鄉試考試過了,那就是舉人了,意味著改變命運的機會來了,做官的幾率很大。
一般一個縣裡,數年才出一個舉人。
“范進中舉”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范進五十多歲才中舉人,結果喜極而瘋,可見舉人的份量之重,讀書人渴求之深。
的確,從“秀才”到“舉人”,雖說只差了一個級別,卻是人生的大反轉。我們看到范進中了秀才以後,雖說吃上了老丈人胡屠戶送的肉食,卻還是被胡屠夫罵的狗血淋頭,上門借錢都被打出來。
後來中了舉人,卻是嚇得老丈人胡屠戶唯唯諾諾,人前人後給范進賠笑臉。
所以,“中舉”之後,幾乎可以一步登天,一夜之間,從草根變土豪。
還有《白鹿原》中的朱舉人,即便不能成為高官,也算得上縣裡的名流,有很高的威望。
四、會試
擁有了舉人資格,就可以在鄉試的第二年進京趕考了。
會試,在春季舉行,每三年一次。由禮部主持,稱為“春闈”、“禮闈”。
能夠進京趕,進一步深造的,一般都是家境殷實的富家子弟,古代進京趕考路途遙遠,耗資巨大,一般家庭難以承擔。
舉人參加會試,考試通過稱為貢士,意思是進貢給天子的士子。
其實這已經是科舉考試中最高的級別了,貢士基本就是準進士了。後來皇帝怕主考官徇私舞弊,又加了一道殿試。
五、殿試
殿試又稱“御試”、廷試”,算是加試。參加殿試,如果不出大錯,基本不會被刷。
殿試最後結果分三等:
第一等,進士及第,共三人,即狀元、榜眼、探花。
第二等,賜進士出身,從第四名到第一百名左右都是。
第三等,賜同進士出身,若干名。
中了進士就非常了不得了,多數做到京官。李叔同的父親李世珍,是同治年間考中的進士,官至吏部主事。
紅樓夢裡的賈雨村,進京趕考,居然中了進士,轉身已是堂堂知府大人。
正可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有的說,古代進士相當於現在博土後水平,有人說相當於院士一級。有書君認為,比喻雖然通俗、形象,實際上由於古今制度不同,考試科目差異,實際上並沒有可比性。
但是有一點是相通的,古往今來,那些莘莘學子,不管是求取功名也好,實現個人抱負也罷,均是一份耕耘 ,一份收穫。
科舉考試在當時也算是國家選拔人才,最公平的手段了,要不然不會存在幾千年。您說呢?
有書共讀
秀才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漢武帝改革選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舉人才,即為察舉。元封四年(前107年),命公卿、諸州每年各舉薦秀才一名,意為優秀人才。東漢因避光武帝名諱,遂改稱茂才。三國曹魏時沿襲察舉,復改稱秀才。至南北朝時,舉薦秀才尤為重視。隋代始行科舉制,設秀才科。唐初沿置此科,及第者稱秀才。後廢秀才科,秀才遂作為一般讀書人的泛稱。宋代為士子和應舉者的統稱。明代曾一度採用薦舉之法,亦有舉秀才。明清時期,秀才亦專用以稱府、州、縣學生員。
舉人是本謂被薦舉之人。漢代取士,無考試之法,朝廷令郡國守相薦舉賢才,因以“舉人”稱所舉之人。唐、宋時有進士科,凡應科目經有司貢舉者,通謂之舉人。至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亦稱為大會狀、大春元。
中國古代中央一級科舉考試中試者之稱。原指古諸侯推薦給天子的士。漢指郡國薦舉的孝廉。 《後漢書·左雄傳》:“郡國考廉,古之貢士。”此稱始見於《禮記·射義》:“諸侯歲獻,貢士於天子。”唐、宋時,以州(府)、縣科舉考試(鄉貢、鄉舉)中試者稱鄉貢士。明、清時,會試中試者統稱貢士。清制稱會試考中者為貢士,再經殿試賜出身,乃為進士,但習慣上每於會試考中後即稱進士。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此稱始見於《禮記·王制》。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此科,凡應試者謂之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元、明、清時,貢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明清時期狀元、榜眼、探花則是科舉考試中,殿試的第一、二、三名。
科舉考試步驟
考童生:這是第一步。有的白身,即沒有學位的人,到了70歲還在考童生。考童生就是考秀才,要經過由知縣主考的縣考、由知府主考的府考和由省裡學政主考的院考,取得秀才資格。
鄉試:有了秀才身份,便可參加三年一次的鄉試。鄉試是省裡的考試,是科舉考試中最重要環節。鄉試又叫秋闈,都在秋天舉行。試題由皇帝親定,監考官也是皇帝從中央任命。鄉試競爭十分激烈,一般10到20個秀才中選取一名,考上就稱舉人。
會試:做了舉人,便有資格參加三年一次的會試,即進京趕考,會試也叫春闈。會試考場設在北京順天府貢院,共試三場,每場三天,連考九天,淘汰率在90%以上。通過考試的人取得“貢士”稱號,也就是“進士”。
殿試:中了“進士”就可做官,但官大官小取決於最後殿試。殿試最初在紫禁城太和殿,乾隆以後在保和殿。清朝初年,皇帝親擬試題和評判考卷。康熙以後才改由閱卷大臣批閱,只有前十名試卷進呈皇帝御覽。
殿試一甲取三名,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共取一百到三百人不等。頭甲和二甲前七名次序由皇帝欽定,之後一、二、三甲按成績排序填寫金榜。金榜有大小兩種,小金榜奏呈皇帝御覽,大金榜則張貼於長安門外。
簡單歷史客
考中秀才相當於考上了一本
很多人都以為秀才很一般,但實際上,秀才的水平可真不一般。
以一位同學為例,該同學在小時候入學堂,和其他同學都坐在同一房間內學習,叫做“同窗”。
同學要在縣裡參加縣試,通過縣試的,再去州里參加府試。通過府試以後,才能去參加省裡的提督學政主持的院試。即,一批學生,要通過縣裡的統考,能過線者,才參加市裡的統考,通過之後,參加省裡的教育官員舉辦的考試,過線者方能成為秀才。通不過的,就叫童生。
有八十多歲的老童生,也有過了秀才考試卻一直不能中舉的,考到死都沒考上。一個鄉鎮上,考上秀才的並不多,大約一個村裡幾年會出一個。難度不小,但上得起學,有點智商,努力一下,還是可以考上的。最難的是接下來的,秀才考舉人,那不是一般的難啊。
考中舉人相當於考上了清北
秀才考舉人,就是我們常說的秋闈。
秋天考試,秀才們到本省(即本土、本鄉)考場集中參加,所以也叫“鄉試”。考試下來,數千名秀才,能有幾十個名額。范進中舉後為什麼瘋了?就是因為考舉人太難了。考上了舉人,就算是成了爺。
一個普通的縣裡,數年可以出一個舉人。《白鹿原》中的朱舉人,就是一個典型。舉人擇優成為地方官員,如果不能成為本地高官,則至少也是縣裡的名流,縣令有大事,舉人都要被請出來參加。
舉人們春天參加國考意圖成為進士
秋闈結束,張榜公佈中舉名單。中舉的舉人,和往年的舉人,可以選擇參加來年春天舉行的京城會試,又叫“春闈”。各地舉人去京城考試,數千名舉人,錄取幾十個人,凡是錄取的,就叫貢士。
貢士參加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即可賜進士。基本上,只要是考上貢士,就算是進士,殿試主要是為了排名。譬如二十三歲的張居正,中的是二甲第九名進士,授庶吉士。
考進士的難度,可以說是變態的。進士可以做重要官員甚至京官。進士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
要說張居正變態,是真變態,太厲害了,二十三歲考中進士。更變態的還有,比方說楊廷和,十二歲中舉人,十九歲中進士。
錄取比例
秀才從所有童生中錄取,錄取比例小於十比一。
舉人從所有參考的秀才中錄取,錄取比例約為3%
進士從所有參考的舉人中錄取,錄取比例小於10%
三年一考,一個縣裡的兩千名能讀書的學生,會有一百多人考中秀才,大概一個村裡能攤上一個。這些秀才中,又會有5個人能考上舉人。然而本縣的所有舉人,很難再能考上進士。一個省只有十個人考上了進士,這十個人當中,又只有第一名可以考上庶吉士。因此可以粗暴地這樣說:
本村第一是秀才。
本縣第一是舉人。
本省前十是進士。
全國前十庶吉士。
大略就是這樣了。
豆子人民藝術家
古代科舉分六級。
第一級縣試,更像是掃盲,畢業者為童生。
第二級府試,恭喜小學畢業,還是童生。
第三級院試,現在你可以參加第三級院試考試了,考上了,恭喜,你就是光榮的秀才了,可以免你自己一人稅賦勞役了,對於大部分讀書人他們大多一輩子就止步於此了,大概像現在的高中水平了。
第四級鄉試,你擁有秀才資格就可以來參加以省為單位舉辦的鄉試了,因為一般都是在秋天舉行,所以也稱“秋闈”。考上了你就是舉人老爺了,算是步入公務員行列了,可以做官了(前提你得有錢或有背景,不然卵用沒有),鄉試第一名也稱解元,最著名的當屬唐伯虎唐解元。舉人,大概相當於擴招前的大學本科水平。
第五級會試,你擁有了舉人資格,就可以在鄉試的來年進京趕考了,會試一般在春天舉行,所以也稱春闈。最早科舉剛開始時,這就是最高級別考試了,後來皇帝怕主考官結黨營私,又加了一道殿試,那是後話。參加會試的考生統稱貢生,考上了就是準進士了(還要等皇帝殿試欽點),這個很難,每屆大概就三百人左右,會試第一名也稱會員(不是QQ那種),不過沒什麼卵用,歷史上大部分會員都沒有笑到最後。
第六級殿試,會試結束,如果你金榜題名的話,恭喜,只要接下來不犯傻你基本就是進士了。接下來就是皇帝主考的殿試了,這樣你就可以自稱是皇帝的學生了,天子門生就此而來。殿試只要不犯大錯,基本都能過(最早宋朝時,殿試也刷落人,但後來一個落第的士子憤而轉投西夏,給宋朝造成了巨大損失,從此殿試基本不犯大錯就不刷落了)。殿試結果分三等,第一等進士及第,就三人:即狀元、榜眼、探花;第二等賜進士出身,第四名到第一百名左右都是;第三等賜同進士出身,剩下一兩百人都是。進士大概相當於現在博士後水平。
其實除了這六級以外,還有一個更高級別的考試。
宋朝時叫制科,非常非常難,需要非常非常的博才行,這一級別更多是榮譽象徵,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相當於院士級別了。
明清兩朝叫庶吉士,就是在進士中選更加優秀的,甚至有非庶吉士不能當大學士的說法,這個更像是文人間的傲慢,非要再分個三六九等。也相當於院士級別了。
寂寞的阿蠻
科舉制度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是中國最早的“高考”。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狀元,這一至今仍充滿魅力和活力併為眾人羨慕的名詞,則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發明和創造。
科舉考試大致分為四級: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
(1)院試未考中前叫“童生”。考中後稱“生員”“秀才”。
(2)鄉試每三年考一次,參考者秀才,及格者員舉人,第一名稱解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稱“秋闈”。
(3)會試是在鄉試的基礎上開展的。時間是在鄉試的第二年春天,地點京城禮部官衙,考中後稱“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4)殿試由皇帝主持考試,考中了就叫進士。貢士才有參考資格。殿試分三甲(三等)錄取。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殿試第一名叫狀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科舉】指歷代封建王朝通過面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幹三百多年。《詩話二則·推敲》“島(指賈島)初赴舉京師”,意思是說賈島當初前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註》為準。
【童生試】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
【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發佈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並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餘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默默淺吻
由高及地排名依次是 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貢士>舉人>秀才 。
中國科舉制度,大致可以分為6級。依次是縣試、府試、院試、鄉試 、會試、殿試。凡是習舉業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未考取秀才資格之前,都稱為童生,只有通過了縣試、府試兩場考核的學子才能被稱作童生,成為童生方有資格參加院試,只有成績佼佼者才能成為秀才。 秀才:取得秀才的入學考試我們稱之為童試,童試包括縣試、府試、院試三階段。院試錄取者即可進入所在地、府、州、縣學為生員,俗稱“秀才”。成為了秀才並不等於就獲得了鄉試的資格,根據明朝史書記載,秀才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通過本省學政巡迴舉行的科考,成績優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試。
舉人:鄉試中舉的人,稱之為舉人。鄉試是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本地人,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明清時代,正常情況下,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鄉試考中了以後就稱為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舉人實際上是候補官員,有資格做官了。
貢士:會試錄取的人我們稱之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在明清兩代會試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時間在鄉試次年,即醜、辰、未、戌年春季,故又稱春闈。因由禮部主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又稱禮闈,考三場,每場三日,考試通過者成為貢士。
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中一甲三人,殿試後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他進士,按殿試、朝考名次,分別授以庶吉士、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職。
狀元、榜眼、探花則指的殿試中名列前三甲的進士。
遺產君
秀才,舉人,進士,(解元,會元,狀元)
秀才是古代中國對某些士大夫的稱呼。明清時,一般指通過了科
舉中院試的生員,屬士大夫中的最基層。
秀才一名在隋朝科舉開始以前已有。
在漢朝使用舉察制時,
由各
州推舉的民間人材稱之為“秀才”。
隋朝開始開科取士,
最初亦為取
秀才。到了唐朝初年,
秀才是常科考試的一種。但後來“秀才科”被
廢,秀才一詞一度變成了讀書人的泛稱。到了宋朝時,凡經過各地府
試者,無論及第與否,
都可以稱為秀才。故此當時有“不第秀才”之
稱。
明、清時,秀才是經過院試,得到入學資格的“生員”的俗稱。
得到秀才資格,
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檻。
成為秀才即代表有了
“功名”在身,
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
亦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
差徭,見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
縣等等。
秀才中部份人是貧窮家庭出身,
但是得到秀才功名不一定可
以帶來財富。
只有生員資格的秀才並沒有俸祿,
若果未能通過之後的
鄉試中舉,亦不足以為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進一步,只能回
鄉以教書等方法為生。
這些在經濟上並不富裕,
但在社會上地位稍高
於平民的讀書人被稱為“窮秀才”。
在明清時的中國,
秀才是地方士
紳階層的支柱之一。
在地方鄉村中,
他們代表了“知書識禮”的讀書
人。
因為他們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權,
故此經常會作為一般平民與
官府之間溝通的渠道。
遇上地方上的爭執,
或者平民要與官衙打交道,
經常都要經過秀才出面。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喪事,或過年過節,
亦有請村中秀才幫忙寫對聯、寫祭帳等習慣。
狀元是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唐代舉人赴京應禮部考試
都須投狀,因此稱進士科及第的第一名為狀元,也叫狀頭。宋代以殿
試首名稱狀元。明、清會試以後,貢士須作殿試,分三甲取士,一甲
三名,第一名為狀元。
殿試取中的前三名進士
,
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
,
合稱三鼎
甲。
殿試在唐代已有
,
至宋初才成為定製。唐武則天時
,
試貢舉之士
立於殿前
,
門下省長官奏狀
,
名次最高者置於最前
,
因而稱為狀頭
,
也
叫做狀元。
自宋代起
,
沿用舊稱
,
以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為狀元。
狀元雖
亦被稱狀頭
,
但已不算正式名稱了。
唐無榜眼
,
卻有探花郎。
唐代新進士榜公佈後
,
他們在曲江有盛大宴遊
活動
,
以最年少者為探花郎;
原意只是戲稱
,
與登第名次無關。
宋代初
期
,
以第一甲第二、
第三名進士為榜眼。
因為填進士榜時
,
狀元的姓名
居上端正中
,
二、
三名分列左右
,
在進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體的眼部地
位
,
所以稱作榜眼。
北宋陳若拙並無文才而取中第二名
,
人們都嘲笑他
是「瞎榜」。
到了南宋後期
,
第三名進士改稱為探花
,
於是榜眼成為第二名
的專名。
因此說
,
狀元、榜眼、探花作為三鼎甲的三個專稱
,
合成於南
宋。
太祖以後
,
學校與薦舉變得有名無實
,
科舉考試卻日益受重視。
明代的科舉
,
分鄉試、會試、殿試三階段。學校生員
(
秀才
)
每三年一
次到省城參加會考
,
教做鄉試
,
錄取的人稱為舉人
,
第一名稱為解元。
舉人和國子監的監生在隔年春天到禮部應考
,
稱為會試
,
錄取的稱為
進士
,
第一名稱為會元。
同年再由天子親自在殿上出題測驗進士
,
稱為殿試或廷試
,
把會試錄
取的進士分為三等:一甲三人
,
分別稱為狀元、榜眼和探花;二、三
甲若干人
,
第一名都叫傳臚。
所謂「三元及第」就是指一連考了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第一名
進士一詞始於隋煬帝之設進士科進士第一名稱狀元
,
又稱“魁甲”第
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試製度
,
即在吏部考試後
,
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
最高一級的考試
,
決定錄取的名單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於是都成了
“天子門生”。
殿試後
,
舉行皇帝宣佈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
,
並賜宴瓊
林苑
,
故稱瓊林宴。殿試第一名稱榜首
,
第二、三名稱榜眼
,
一、二、
三名都可稱狀元。南宋以後
,
第一名稱狀元
,
第二名稱榜眼
,
第三名稱
探花。宋哲宗時
,
將進士分為經義、詩賦兩科
,
分別舉行考試
,
經義進
士以經義定取捨
,
詩賦進士以詩賦定去留。宋代的常科考試分為州府
試、禮部試、殿試三級。州府試稱解試
,
禮部試稱省試
,
殿試帶有複雜
的性質。
宋代在正科之外
,
還設立恩科。
連續考十五場不中的
,
皇帝用
“特恩”的辦法
,
賜予本科出身。
秀才用現在的評判標準應該是小學畢業的人,
而舉人就應該
是初中或高中畢業的,進士那就是大學畢業(前
30
名可以說是
重點大學畢業的)
圖你看君
科舉制度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是中國最早的“高考”。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狀元,這一至今仍充滿魅力和活力併為眾人羨慕的名詞,則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發明和創造。降科舉制度
科舉考試共分為四級: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
(1)院試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考中後稱“生員”“秀才”。
(2)鄉試每三年考一次,參考者秀才,及格者員舉人,第一名稱解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稱“秋闈”。
(3)會試是在鄉試的基礎上開展的。時間是在鄉試的第二年春天,地點京城禮部官衙,考中後稱“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4)殿試由皇帝主持考試,考中了就叫進士。貢士才有參考資格。殿試分三甲(三等)錄取。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殿試第一名叫狀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科舉”為分科舉人之意。我國真正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文帝楊堅,繼行於隋煬帝楊廣。隋朝統一全國後,隋文帝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隋煬帝愛好文學,置進士科,以“試策”取士,這是後代科舉考試文字的開始,又設明經科,這標誌著科舉制正式誕生了。
從史書上看,楊廣推廣科舉選仕制度,並非是政治作秀。當年確實是出於選拔優秀人才的需要。到了唐代,科舉場上走出了“狀元”。進士第一就是狀元,用今天的話來說是考場上的冠軍。這一至今仍充滿魅力和活力併為眾人羨慕的名詞,則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發明和創造。此後,“狀元”就成了優秀學子的代名詞。
具體說,古代“高考”成績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稱“三鼎甲”,都賜“進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據官場需要),都賜“進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賜“同進士出身”。
公子小莊
有一副鼓勵讀書上進的對聯:何物動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誰催我?三更燈火五更雞。二月杏花的意思是考中貢士,八月桂花的意思是考中舉人。
就象小學畢業、初中畢業、高中畢業,並進一步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一樣,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是古代國家認可的學歷、學位和從政、當官資格。他們之間由低到高,構成層級關係。
在最高級別的殿試中,一甲三名叫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叫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叫同進士出身。在一甲三名中,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就象現在的冠軍、亞軍、第三名,或者金牌、銀牌、銅牌一樣,他們之間由高到低,構成名次關係。
秀才,字面意思是有才華的人,現代普通群眾用來比喻有知識,愛寫作的人。從漢朝以來,是舉薦人才的一個科目,也曾經指學生員額。在本題中,秀才是指明清兩朝經過三場考試及格,錄取進入府、州、縣學,由當地政府和官員統一管理考核的人。據說,清後期每年大約產生二萬名,全國約四十萬名,每1500人中有一名。
舉人,字面意思是舉薦人才,可以是舉薦活動本身,也可以是被舉薦的人才。在隋、唐、宋三朝,是由地方推舉人才參加全國統一科舉考試的。明清兩朝,舉人是指在省級科舉考試,也就是鄉試中及格被錄取的人。
各省的鄉試每三年的秋天舉行一次,又稱秋闈。由皇帝欽定中央各部官員或者翰林擔任主考。各省行政長官擔任監考。參加舉人考試必須具有秀才身份。地點在各省貢院。考試範圍是《四書五經》,內容有八股文,試帖詩等,大體相當於論述題,簡答題,判斷題,填空題等。考試結果於桂花飄香時張榜於省政府衙門,稱桂榜。
貢士,原來的意思是各諸侯國向中央推薦人才。在明清兩朝,是指在全國統一的科舉考試,也就是會試中及格被錄取的人。第一名叫會元。
會試在鄉試次年春天舉行,又稱春闈。會試主考官叫總裁,監考官叫知貢舉,由皇帝欽定中央一、二品大員擔任。參加貢士考試必須具有舉人身份。地點在京城貢院。考試範圍、內容與鄉試相同。考試結果於杏花怒放時張榜於禮部衙門,稱杏榜。
貢士這個稱呼雖然標準規範,但用得很少。有時候叫做中式進士。在普通百姓那裡,直接就是叫做進士。
貢士名單呈報皇帝御覽,就是殿試。經過這一程序,貢士們就變成天子門生,從此就叫做進士。可能有些時候,也會象戲曲一樣,金鑾寶殿覲見皇帝,然後參加一個叫做瓊林宴的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