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文學作品、電影或生活中的片段是讓你很難忘的?

布魯斯南小成


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I believe the second part.——《七宗罪》

“世界是美好的,值得為之奮鬥”,我只同意後半句。

這句臺詞讓我印象深刻,哪怕世界並不美好,也值得為之奮鬥。這是一個骯髒,操蛋,噁心,虛偽的世界。無數人舉著散發著聖光的牌坊,在背地裡營營苟苟。他們希望所有人都做君子,然後自己做小人。這個世界真的讓人愛不起來,卻不得不愛下去,要在醜惡中發現美好,並小心翼翼的珍藏,然後用行動去捍衛它。

人之初,性本善,是騙人的!

人之後,性應善,才是咬牙切齒的選擇。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阿甘正傳》

笨有笨的作為。

聰明誤!這個時代不缺聰明人!笨才是稀缺而珍貴的屬性。尤其是太平年代,獲得小成功的是聰明人,獲得大成功的往往是笨人!笨到只知道堅持,只知道傻傻地向南牆撞去,不繞彎,不取巧,不妥協,面對各種花哩唿哨的新概念,新產業,新動態視而不見,不炒作,不務虛,踏踏實實地在塵埃裡積累力量。拋開經濟領域,生活中,情感中也是如此,越是聰明的人幸福指數越低。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肖申克的救贖》

此心唯願存希望,不與時光共消除。

所謂不再希望,其實只是沒有堅持,或者不再相信。希望或許是錯的,但美好一定是對的。而堅持,就是打開美好之門的鑰匙。除了愛情親情以外,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一定需要一個結果,更不意味著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結果。之所以淚流滿面,之所以忍受孤獨,寂寞,質疑,甚至是否定而踽踽獨行,無非是不想放棄自己。但求心安,但求無憾。


亦有所思


看到這麼多人說的都是作品,我腦海裡想到的卻是生活中的事情。

具體的背景是小喵和喵家的眾人出去吃飯,小喵家裡的親戚如果來做客,大家都會一起出門吃一頓,算是頗有儀式感的聚餐。

小喵的外公外婆已經80歲左右了,外公是個閒不住的,腿腳也好,每天都在出門閒逛。小喵的外婆卻常年因為腿腳關節問題幾乎是閉門不出,甚至因為暈車等原因一家出門吃飯也都在家附近找餐廳以方便外婆。

小喵出門都是在前面走得很快,幾乎是大家都在後面走我卻自己一個人在前面時不時回頭看。那一次是吃飯回家的路上,小喵吃的有點飽就跟著外公外婆一起慢慢走,甚至走在他們後面,就是那一天我看到了之前只有微博上看見過說家裡老人不管多老還手牽手一起走的場景,原來外公外婆也是十指相扣一起回家的。

這是一張高糊,小喵看見這個內心其實百感交集,像是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創作出來的故事都是濃縮了社會百態進入同一個作品裡,有些事情可能也就是一閃而過,但是會給人帶來無限的思考,影片過去了可以回看,書也可以再翻,現實世界是沒有回看的。

但是很多細節其實都在在我們的腦海裡,只是沒有觸發他的浮出水面的點罷了。

那天小喵看見外公外婆牽手之後再去回想,其實平時裡外公也很讓著外婆,因為外婆不怎麼能出門,也總是纏著他一起下棋,雖然外公更喜歡出門,但事實上卻是每次都很乖的和外婆下棋。外婆則在外公生病住院自己去不了的時候總是想要打電話,各種擔心,甚至有一次自己也病了。外婆一病,外公倒是好了轉眼又照顧外婆去了。

現實社會可能不如作品使人感到震撼,但是現實是沁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的,所以可能會更使你難以忘記。畢竟藝術是來源於生活的,感知生活才能感知藝術嘛。


美少年戰士喵


事情過去好多年了,這件不經意的小事仍然縈繞心頭,久久難忘,反而越來越清晰。

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

我到臨汾城公幹。因為不堪忍受鬧市上蒸下烤的酷熱,事情辦完,即打道回府。

匆匆擠上農村班車,車裡已經很多人了。在後排找了一個座位,勉強坐下來,才打量起了周圍的情況。

我的鄰座是一位漂亮的少婦,懷裡抱著一個未週歲的小孩。孩子已經睡熟,在臉上還掛著一絲微笑。

少婦的前面,坐著一位體態豐腴的老太太。頭髮梳得油光滑亮,身上白色的T恤整潔乾淨。一看就不是邋遢的人兒。

終於,車子在一片汗臭味中開動了。從敞開的車窗中透進一股涼風,心情終於敞亮了一些。

突然,車子在一個無法避開的路坑上顛簸了一下,少婦懷中的小孩被晃醒了。“哇哇”地哭聲代替了臉上的微笑,招來車上一些人的目光。

按照常理,哄弄小孩,最好的方法是給他哺乳。可是,在滿車的目光下,少婦怎麼好意思將她的雙峰坦露在眾目睽睽之下。

無奈,少婦只好將孩子舉起放下,放下舉起地逗弄孩子,終於止住了哭聲。小孩的臉上又漾起了花朵一般的笑容。

常言道“樂極生悲”。正當少婦為孩子轉悲為歡而得意之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只聽“噗哧”一聲,一股帶著奶味的屎臭立刻瀰漫了整個車廂。一堆黃色的稀流噴在前面座位上老太太的脊背上。

少婦一下子楞了,嚇得呆怔在一邊。臉上的笑容凝固在一起,不知如何是好。

整個喧鬧的車廂也在瞬間寂靜下來,人們靜靜地等待著一場世界大戰的暴發。

過了一會兒,不是,僅僅幾秒鐘。只是人們在等待中感覺時候很長。老太太才回過身來,帶著一臉的慈祥,緩緩地也是溫和地說:“不要緊!誰家沒有孩子呢?”

輕輕的一句話,車廂裡緊張地空氣緩和了下來。凍結在少婦臉上的笑容重新綻放。

“對不起,對不起!”遲到的道歉,終於從少婦口中吐出來。邊說,邊從隨身攜帶的布兜中掏出一卷衛生紙,匆匆地,也是草草地給老太太擦拭起來。

那些黃色的汙物早已嵌入T恤的線縫絲隙之中,豈能搓得乾淨!

車到李家莊,老太太起身下車。少婦慌忙從兜中掏出百元大鈔,欲送給老太太作為賠償。老太太卻搖了搖手,說什麼也不收。

車子繼續開動了。我透過車窗的玻璃,望著遠去的老太太的背影,看著老太太背上的一抹金色。頓時覺得老太太的身影高大了起來。

頂天立地!

幾十年過去了,直到現在仍然時常清晰地出現在我的眼前。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決不是杜撰。


西瓜小品笑


在影視作品裡,有一種美好叫作憐香惜玉,有一種悲劇叫作辣手摧花。憐香惜玉的片段比比皆是,符合人之常情,大眾一笑而過;辣手摧花的片段極其罕見,人們都忍受不了這種殘忍行為。有的時候,恰恰是暴殄天物的情節,能夠給文藝作品帶來非凡的藝術效果,讓人對該片段不可磨滅。


我比較難忘的是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小龍女被玷汙的片段。當然了,我不是真正的武俠迷,並沒有看過原著。我僅僅看過電視劇《神鵰俠侶》,也就是古天樂與李若彤所飾演的那版。

少年的時候,愛情在我的心中已經萌芽,我喜歡完美的事物,不喜歡“斷臂維納斯”。殘缺總是讓人不痛快,讓人耿耿於懷,夜不能寐,輾轉反側。我不知道金庸大師為什麼要寫下這一場劫難,讓千萬人氣憤不已,小龍女冰清玉潔的完美形象頓時破滅。



魯迅先生說:“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一個無恥的道士,竟然吃到了天鵝肉。上大學的時候,我與同學也談論過這難忘的一幕。大多數人都在罵那個尹志平,只有少數人看明白了這一情節,認為金庸是當之無愧的文學大師。

《神鵰俠侶》在金庸武俠中至少能排到前三,一別十六年的刻骨愛情,讓人唏噓不已。大家知道,在文藝作品的傳播過程中,有兩個維度,知名度與美譽度。《神鵰俠侶》這兩個維度做得都很好,但還是有小龍女被矇蔽這一爭議性情節。



事情已過去了許多年,我對該情節早已釋然了,虛假的文學作品而已,有什麼可悲可嘆的呢。少年時代的義憤填膺,恰恰顯示了我們自己人性中的那些正義和善良。美好的東西,我們都希望能夠永遠保持下去,不受任何的侵害。


層城鵷雛


這個,很多吧!就說個《抬荒老人》的生活片段。

我愛散步,好幾年來常看見一位老婦“迷戀“於兩處垃圾堆放處,兩地相隔約六百米。說迷戀是因為,除開她走路,多數時間分別在那兩處垃圾之處。

她,約七十多歲,個子矮小瘦弱纖細,頭髮蓬亂,身穿灰黑衣服,胸前繫著花圍腰,衣袖籠上袖套,揹著箇舊的竹背婁。瘦削的臉上佈滿很多塊大小不一的老年性黑斑,不過雙眼明亮較有神,走路也較快。不管她的衣服揹簍還是鞋,讓人感覺很髒,就和垃圾無二。幾年都這樣,這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的穿著不變,難道是她的工作服嗎?

有好幾次我看到她用那沒戴手套的手在垃圾堆裡翻找可賣錢的東西,哪怕垃圾堆裡有臭水溢出又有臭氣,她毫不在乎,根本沒戴口罩。

她把認為有用的東西揀分在一邊,是些什麼呢?有紙片望料袋塑料瓶等,分類綁好裝在背婁裡離開垃圾堆。每次撿到的很少,儘管揹簍很小但仍裝不滿。

那一天,我又碰到她,就告訴她說,我那裡有些紙盒紙箱的,你要就去背吧!她眼晴閃亮,很高興地答應了。

我把她引到我的花園邊的鐵皮蓬下,指著一堆廢品說,這些你都背去吧。她說:這麼多,一次背不走,可以分幾次背嗎?我說,當然可以。

我讓她在那裡收拾分類並揹走,自己回屋了。約一小時後,我去看她。她正在把紙質的和塑料的分類,並三翻五次地說:我在這裡老在想,是誰積存這麼多收拾這麼好。原來她說的是那裡面有三綑己迭壓綁好的紙箱片。我沒回答她,那些是我先前收抬並存放在那裡,準備背去賣的,可能有五十多斤吧。她說的那些話充滿一種感激和疑惑。當我遇到她後就打消了去賣的念頭,全給她。其實我也懶惰不願去背。她告訴我,說紙箱紙盒可賣每斤五角五分錢。

這個生活片斷讓我有所悟:其實人,不在窮和富,不在穿戴講究,而可貴的在於自食其力地養活自己,在於珍惜哪怕是別人看不起的勞動。也悟到:花天酒地,酒肉橫溢的不應該。


存銘歲月1


最難忘的是成龍大哥主演的電影《神話》裡面的一個片段:

在出徵救靈藥時,蒙毅將軍在振營前發令:“家有老母者出列,家中獨子者出列,家有妻兒者出列,凡出列者守營,……”。言、行、色中顯出決斷而又愛兵如子的大將風範。士兵們對他的敬仰,奸臣們對他的畏懼,字字句句,一言一行都能折射出忠良的本色。而他的蒙家軍第一次集體違抗軍令誓死追隨,此去都知道意味著什麼,我想不僅僅只是因為蒙毅將軍是他們的統帥,更多的是戰場上的兄弟情深和蒙將軍的忠軍愛兵,最後都為皇上的不死藥而戰死疆場。

  即使在最後的決戰中,他的寶馬被刺成重傷,生命危在旦夕,蒙毅將軍像對待自己的愛將一樣,輕輕的為它合上未閉的眼鏡,說:“黑風,你已盡忠了!”

這個片段看過後,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確切的說,應該是被震撼到了,電影的表現手法和對人物的刻畫十分成功,無論從視覺還是心理上都能給人帶來強烈的衝擊,電影中所表達更深層的東西,即便放在現實中,可能也會有它深刻的含義,那就是當過兵的人,他們或許對此更有體會!

如果在現實中或者在部隊中,遇到像蒙毅將軍那樣的領導或者班長,我想他們的部下也不會比蒙家軍差~~











文化領域的小學生


現在到了古稀之年回想一下自己至今難忘的文學作品很多。象巴金的家春秋。茅盾的子夜。魯迅的傷逝,祥林嫂,阿Q正傳。當然還有很小時看過的三國,紅夢,西遊。對了我也很喜歡現在己很少見到的李六如的六十年變遷。文化大革命影響了我的閱讀,但我還是千方百計地找書耒讀。使我難忘的是七,八年的時間我讀了許多外國文學至今難忘象傑克倫敦傳,列托爾斯泰的復活,安娜卡列尼娜。阿托爾斯泰的苦難歷程。當然還有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牛虻,約翰克利斯朶夫也使我受益終身。四十年代最早版的卜迦丘十日談使我看到了另一種文學表現形式。想想電影我記憶忘卻不掉的是很小時看到的一部印度電影叫章西女皇,騎駱駝和騎大象的兩夥人打仗,最後章西女皇倒在血泊中的情景。其次就是簡愛中羅徹斯特眼瞎了和簡的對話情形。至今讓人落淚。生活中當然也有很多令我難忘的情形。父母,師長,愛人,女兒,外孫,同學,朋友…都有一,二件難忘的情形。當我只有八,九歲時手裡握著八分錢在新華書店為一本一角五分的小英雄雨來的書發呆時,書店服務員叔叔為我補上七分線把書放到我手中的情形;當在文化大革命中得知我們不能再繼續上學了,父母失望的眼神;當我的中學美術老師顏中仁(因地主出身,由中央美院下放到北大荒後到中學教美術)頻頻督促甚至哀求我練習繪畫,增強自己繪畫本領的誠懇表情;當我離開學徒,工作八年的工廠時,師傅們不願我離開的情形;還有從女兒懷孕到生下外孫全家人激動萬分的情形;少年是同學,老了是至交,是朋友經常在一起,一旦有人離去,那種失落的情形;甚至和我相伴的貓,狗離我而去的情形我都暗自落淚至今忘不掉。


孫舉海sunjuhai


說實話最喜歡的影視作品還是《新白娘子傳奇》,那時候的趙雅芝、陳美琪是真的美,演員吸引人;古老的傳說就有那種神奇的魅力,西湖、人妖相戀,故事吸引人;劇中時不時就會冒出來的唱段,要放在別的劇中,絕對雷人,但放在這個劇中,就是優美而驚豔,音樂吸引人。我覺得再強硬的女子,看了《新白娘子傳奇》都會立即變得溫柔和感性。感動的人妖相戀的故事、美麗的趙雅芝和動聽的音樂,我覺得是無法超越的存在。大家覺得呢?


我心如玉老仙女


最難忘的一部文學作品就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我看了兩遍,電視劇又看了一遍,電視劇的還原度還是挺高的,我因為看過書的原因,在看電視劇的時候就知道了每個出場人物的命運,就好像是上帝視角一樣,有一個片段是潤葉和孫少安告白的那段,“少安哥,我想和你好一輩子”,這正是那在蒼黃土地的女兒說出來的話,大膽,鮮活,這是現實的承諾,質樸到土地裡的愛情,非常美麗的愛情。“你什麼樣我都喜歡”,這是孫少安的回答,沒有華麗的語言,明白一個人真心最重要了,書裡的人物刻畫的也很優秀,非常建議看一遍書和電視劇,還有陳忠實的《白鹿原》也很棒,也建議看一下哦。

感覺還可以,點個關注,可以為你持續推薦更優秀的文學作品和電視。


嘿哈呵娛樂


活著。是一本文學作品,同時也是一部電影。

作品是餘華寫的,電影是張藝謀拍的,個人更喜歡文學原著。並不是張藝謀能力不夠拍的不好,而是因為電影受制於中國電影行業的侷限,必須傳達一些必要的東西,所以失去了原著的一些意味。但是思想性和藝術性兩部作品都做的不錯,所以就當做一個說了。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活著》這部書,也都大體能明白這部書所要表達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富貴少爺淪落成落魄平民,由一個小人物悲歡離合的人生經歷折射出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中國社會風雲變幻起起伏伏的歷史走向和發展軌跡的故事,展示了一副氣度深沉的中國歷史發展史,具有一定的史詩風格。這部作品的主題思想也很好理解,就是無論生活怎樣艱辛,要承受什麼個人或時代的壓迫打擊,都要盡全力好好活著。這是《活著》所要表達的普遍的思想。但如果僅僅是我們看到的這樣,這部作品還不足夠能載入中國當代文學史,成為大浪淘沙後的中國經典文學名著。光有思想性還不夠,藝術性也是一部作品能冠以“文學”的重要原因。

先說思想性,很多人覺得這部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就是像這部作品的名字一樣,活著。富貴家道中落,氣死父親,病死母親和妻子,兒子被稀裡糊塗地抽血抽死,女兒又難產死,一家子全死了,這樣的人生遭遇可以是被苦難包裹。但富貴還是活下來了,雖然依然很窮,但是還是活著。所以讓很多人產生感動的,是富貴的這種人生態度。所以大部分人就覺得這部作品的價值就是傳達了這樣一種“無論遭遇什麼打擊都要活著”的思想,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和一種力量。但是,如果這樣理解,這就把它的思想性理解的太淺薄了,甚至說是理解錯了。

“活著”,不帶有任何積極的成分。這裡的“活著”,更多的是指一種“無意識的遊離生存狀態”,也就是像動物一樣本能地去活著,絕不是為了什麼,也不站在人的立場。這樣的活著,沒有欲求,沒有價值,也沒有失望,沒有困境。好的壞的都沒有,它只是一種思維的慣性狀態。這一刻活著,下一刻也要活著;今天活著,明天還在活著。把人的活著,放在時間意義上來看待,拋去了人的一切觀念,直把人當做動物來。它解釋了生命的慣性,人經歷過絕對的生死,必然會用生命的慣性來或活著。才是真正的思想深邃之處。

就像作品開始福貴和那頭老牛,通過日落黃昏福貴牽著牛在田地裡走的描寫我們很容易聯想到,這個老牛和福貴有太多相似之處:年老、衰弱、卑微、懶惰等等,這頭老牛其實就指的福貴。這頭老牛的設置,就是為了更明顯地表達出活著的意義:牛怎樣活,人就怎樣活。這頭牛就是福貴。還有從前面的描寫我們能感受到,福貴現在的這種活著,已經沒有了任何色彩,而這種生活就是生命的原始狀態。還有牛偷懶的那一處描寫,福貴說的那句話其實點明瞭思想:牛犁地,理所應當。這個“理”,說實在的就是虛無,但就是這麼一個玄幻的想法,成為了福貴活著的原因,也成為活著的意義。這其實是一個很抽象的解釋,用語言有些難以表達,只能個人慢慢領悟。

再說一說藝術性,這部作品給人的感受是很溫和的,格調敦厚,充滿著悠遠的蒼涼的歷史滄桑感。這部作品的文學性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一點,交出敘事權。

學文學的朋友都知道,作者在進行文學創作的時候,一定程度上說是“為其代言”,作者充當著“代言者”的作用。這樣就導致了文章加入了過多的主觀意志。也就是敘事者和敘事權的交付問題。

拿老舍的《駱駝祥子》來講,祥子是一個人力車伕,代表了當時廣大的底層勞動人民。通過他的一生,表達了對舊社會的控訴。我們細看這部作品其實能理解,這部作品敘事權始終都是老舍一人操控,“代言人”的特點非常明顯。老舍很明顯是高高在上的,以上帝視角,描寫他所認為的一切。敘事者有時是祥子,但是敘事權其實始終都是老舍。真正屬於祥子自己的故事,很少得到展現。這一點和《活著》很不一樣。

這裡有必要提到的是,敘事者和敘事權不太一樣,敘事者是誰在說話,而敘事權是誰在講故事。這部作品,其實都是老舍在說。所以我讀這本書的時候,總感覺有種疏離感,感覺祥子是很遠的。他缺少太多發自自己思想的語言,所有想法都是老舍來說的。當然,必須認同的是,這部作品的“控訴感”太強,極大程度上體現了老舍想要表達舊社會的黑暗,表達了過多的主觀情緒,所以才用了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成了“他敘傳”。

而我們看《活著》,這本書明顯地是“自敘傳”真正講的故事,都是自己。敘事者有兩個,一開始是“我”,“我”下鄉採集民歌,偶然間遇到了一個叫福貴的老人,於是展開了福貴的故事。而在開始講故事時,“我”其實退出了,敘事者和敘事權都全盤交給了福貴。後來的整個故事,就成了福貴在講他的一生,而不是“我”藉著福貴的口來講他的一生。這種敘事權力的交付,對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發揮了非常巨大的作用。一是更準確地表達了“活著”的思想,因為直接表達了當事人的所思所感;二是把作品的厚重的深沉的平實的格調發揮到了極致,讓人讀來非常有感觸,更容易帶入情境。

敘事權利的交付,在很多文學作品上是少見的,就來連很多現代文學大作家都不善用。這點個人修養還不夠,未能理解。雖然這本書依然是餘華寫的,全文依然代表著餘華的主觀思想,但是敘事權利的交付卻真正地讓福貴這個人物活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