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香醋大亨劉恆記為您講述“吃得三鬥醋,方做得宰相”的故事

鎮江香醋大亨劉恆記為您講述“吃得三鬥醋,方做得宰相”的故事

人類食醋的歷史非常悠久。有關醋的文字記載,至少也有三千年,和食鹽一樣都屬於最古老的調味品之一。因此,正如茶文化和酒文化一樣,而醋也是一種文化。醋,由穀物釀造,醋最初被稱為醯(西)、酢(作),日文至今仍稱醋為酢。

鎮江香醋大亨劉恆記為您講述“吃得三鬥醋,方做得宰相”的故事

相傳,唐代有位名相魏徵,對醋有著特殊的偏好。有一次唐太宗大宴群臣,席上有醋芹三杯,魏徵一見食慾大開,當即據案大嚼,統統下肚。嚇得同僚盧邁嘆曰:“如此食醋,又怎能受得了呢?”大口喝醋是要有相當膽量和耐力的。而“吃醋”一詞出於宋呂本中《官箴》:“王沂公常說‘吃得三鬥釅醋,方做得宰相’,蓋言忍受得事”。比喻居高位者應當氣度恢宏,遇事要能寬容、忍耐,與“宰相肚裡好撐船”是一個意思。古人也常有“肚量大如海,吃得下三鬥醋”之說。

鎮江香醋大亨劉恆記為您講述“吃得三鬥醋,方做得宰相”的故事

“吃得三鬥釅醋,方做得宰相”,多吃醋也是“做宰相”的資格之一。到了唐宋時代,制醋業有了較大的發展,醋才進入普通百姓之家。南宋《夢梁錄》載:“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鹽醋酒茶。”醋成為“開門七件事”之一。《清異錄》譽之曰:“醋,食之總管也。”這說明醋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鎮江香醋大亨劉恆記為您講述“吃得三鬥醋,方做得宰相”的故事

醋本身還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如合成蛋白質的18種氨基酸、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及豐富的無機元素(如鈣、鐵、磷等),都是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鎮江香醋大亨劉恆記為您講述“吃得三鬥醋,方做得宰相”的故事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大家是不是還想看關於醋的其他小故事,趕緊關注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