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攝政稱公|一說春秋,每天5分鐘讀透春秋

03 攝政稱公|一說春秋,每天5分鐘讀透春秋

春秋開篇4個字: 春王正月, 我們上一期講了正月,講了王,講了春。寫出來的四個字,我們講完了。接下來我們講講沒有寫出來的三個字:公即位。

這一年是魯國第十三任國君魯息姑執政的第一年,按照慣例,春秋應該記作:「春 王正月,公即位」。「公即位」,也就是國君即位的意思。但是春秋沒有寫這三個字。因為魯息姑是攝政。這是春秋記事的一個特點。該寫的字沒有寫,代表了一種態度。

魯息姑的父親是魯國第十二任國君,魯弗湟。魯弗湟的正室叫做孟子。注意,這位孟子可不是孔孟之道的亞聖孟軻。春秋時代的女性多數沒有名字,稱呼也比較隨便,大多數都是以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按照排行這種方式來稱呼。古人排行常用“孟、仲、叔、季”或“伯、仲、叔、季”來劃分,孟就是老大。孟子這位姑娘呢,孟是她在家的排行,子是她的姓。所以孟子就是子姓家的大姑娘。

不幸的是,這位孟家大姑娘沒有子嗣,魯弗湟就納了妾侍,叫做聲子。聲子就是魯息姑的母親。孟子早年去世,魯弗湟又娶了仲子作為他的正妻。仲子這個姑娘也是大有來歷。她是宋國第十二代國君宋司空的女兒。據說出生的時候,手上有魯字型的掌紋,在宋國被戲稱為魯夫人。宋司空也就因此把她嫁到魯國來。從今天的角度上來看,魯字還是挺複雜的,掌紋像魯字,那手應該長成什麼樣呢。還好古字中“魯”比較簡單,上面是“止”,下面是衣服的衣少一橫一點。

當然也有可能是宋司空為了嫁女兒故意這麼說的,心機爹一枚啊。

雖然這三個姑娘都是從宋國娶回來的,但地位卻不一樣。仲子才是魯弗湟的正妻,也正好應了手上那幾個字,成為了真正的魯夫人。春秋時期,夫人可不是隨便叫的。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魯夫人仲子也就是正室,而聲子只是偏房,賤妾一名。根據嫡長子繼承製,魯允雖然比魯息姑歲數小,但是人家是嫡長子啊,他才是真正的國君。但是當魯弗湟駕鶴西歸的時候,魯允年紀還小,不足以當政,所以魯姑息攝政。這就是不書“公即位”的原因,攝也。

魯息姑雖然攝政,但是稱公。稱公,就意味著以國君自居。這在今天看來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你攝政就攝政唄,作為一個臣子,怎麼能以國君自居呢?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清宮戲,比如孝莊皇后為了保住兒子的帝位,由多爾袞攝政。多爾袞稱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從來沒有稱過攝政帝。稱王,畢竟還是臣子,稱帝,就變成國君了。儘管如此,魯姑息的攝政稱公,在魯國確實有先例可循。

魯國的開國始祖周公姬旦就曾經攝政稱王。是姬旦不是雞蛋哦。姬是王室的姓氏,魯國的國君都姓姬。姬旦在中國古代社會,可是響噹噹的人物,我們以後還會經常提到他。西漢·司馬遷在《史記·魯周公世家》寫道: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後來“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是就轉化成了今天的一個成語,形容渴求賢才,謙恭下士。三國時候曹操在《短歌行》裡說“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說的就是姬旦。

姬旦是西周第一任天王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姬發過世的時候,兒子姬誦也就是後來的周成王年紀還小,所以就由姬旦攝政稱王。但是姬發其他幾個弟弟就不開心了呀,憑什麼姬旦就能攝政啊,這幾個醋意大發的漢子們就聯合起來欺負姬旦,造謠生事說他要篡位,然後以此為藉口起兵討伐姬旦,兄弟們相愛相殺啊。姬旦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平定暴亂,一共攝政了七年,最後還政給姬誦。

如此響噹噹的人物攝政稱王,都受到非議,甚至引發叛亂。魯息姑不過是一個毛頭小子,要聲望沒聲望,要經驗沒經驗,攝政稱公所受的壓力可想而知。所以在魯息姑執政的十一年間,低調,謹慎,就是他的主要行事作風。

當然,我就這麼一說,您就那麼一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