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為孩子是在“搗亂”而遏制了孩子想象力的發展

各位家長一定都有經歷過如下場景:孩子一個人在房間裡玩的十分投入,既不來打擾爸爸媽媽,也沒有發出多大的動靜。時間過了許久,家長才想起來進去看看孩子到底在玩什麼?結果發現,孩子把床上的被子、枕頭丟得滿地都是,把玩具和一些他們認為是心愛的小物件(或許只是一些廢紙),在床上擺出各種造型來,自己還在一邊上竄下跳,一邊嘴裡還唸唸有詞。這時候有哪個家長能不忍俊不禁又“氣血攻心”呢?

不要因為孩子是在“搗亂”而遏制了孩子想象力的發展

搗亂是我們大人給孩子行為的一個定義,在孩子的世界裡其實並沒有搗亂的概念,對他們來說,翻箱倒櫃是探索世界,丟東西是建立邏輯,而破壞家裡的物品作為自己玩耍的道具是想象力的發展。試想一下,我們又有誰沒有小時候裹起床單,當自己是公主或者超人呢?

大腦認知發展的重要環節

想象力是指當我們沒有直接感知到,而在大腦中創造出一些景象,想法等的過程。想象力幫助我們將知識運用到問題解決中,也是我們整合經驗和學習的過程。當我們的孩子把棉被做成屋子,把枕頭當做橋樑的時候,就是他們在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玩耍。雖然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把家中的擺設搞的一片狼藉,但他們卻是在自顧自的玩耍中學到了知識,大腦也得到了發展。

不要因為孩子是在“搗亂”而遏制了孩子想象力的發展

想象力的重要性

孩子通過假想遊戲來學習別人是怎麼思考的,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認知能力的發展。因為,在此之前,孩子一直處於自我中心的認知階段,他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沒有能力去了解他人是從怎樣的角度出發思考的。而當孩子通過想象力在自娛自樂的時候,他們會時不時進行各種角色扮演,這時就需要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思考。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孩子會考慮扮演對象的想法和行為,這都是對孩子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的一種訓練。簡單地說,心理理論的定義就是人們能瞭解別人的心理狀態,並且知道別人的心理狀態會和我們自己的有所不同。而心理理論發展是我們認知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有了心理理論的孩子才會通過別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他們不再是以自我為中心,這也是孩子在社交關係發展中的一大進步。另外,在進行假想遊戲的過程中,孩子會自己創造出一些場景、情節,這也是對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鍛鍊。

不要因為孩子是在“搗亂”而遏制了孩子想象力的發展

想象力影響孩子創造力的發展

想象力對孩子將來的創造力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孩子通常比成年人更有想象力,這是由孩子大腦結構的特性決定的。但是孩子發散思維的優點會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地被各種規律和規則所磨滅。雖然在孩子的眼裡被子並不是簡單的被子,可以是超人的披風,可以沙灘邊的小屋,還可以是浩瀚的海洋。可是在我沒問你眼裡被子就是被子,這就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各種經驗給自己的一個刻板印象(Stereotype).刻板印象是指對人的類型或事物功能的一種固化的看法,對我們的發展和社交有一定的侷限性。因此,想要不被刻板印象所侷限,我們就應該鼓勵孩子小時候的超凡想象力。不要因為孩子是在“搗亂”而遏制了孩子想象力的發展。

不要因為孩子是在“搗亂”而遏制了孩子想象力的發展

結語:其實,放下我們大人的架子和成見,和孩子們一起沉浸在他們想象的“王國”中,體驗一次孩子的奇幻世界,對我們家長也未嘗不是一件有趣的悠閒娛樂活動呢?就不要以“搗亂”來限制孩子,拘謹自己的生活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