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英國不參加兩次世界大戰,能否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

魚和美元


如果英國不參加兩次世界大戰,那麼就等於是將世界頭號強國的位置,拱手讓出。因為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對手,無一例外不是要打破當時的世界舊秩序和格局。如果英國不維護自己的世界,那就是將世界直接交到對手的控制之下。

英帝國之所以成為當時的世界口號強國,不僅僅是因為世界第一的海軍和大量的海外殖民地與自治領體系。更是因為當時的世界,在技術、制度和金融等方面的現代化,都是以英國的經驗和方向為主要參考的。歐洲列強都要大量借鑑,後方國家都是不可避免。


但隨著其他幾個列強的飛速壯大,尤其是德國這樣的新貴誕生,已經讓舊的格局與世界秩序變得異常擁擠。這就是世界大戰必然爆發的原因。

我們可以看下1910年的大英帝國版圖。除了本土和幾個有自主權的自治領外,大量的殖民地和保護國,支撐著英帝國的全球秩序維護能力。其中,印度和地中海是維繫這個世界體系的大動脈。一般意義上俗稱的大英帝國生命線,就是從本土→直布羅陀海峽→馬耳他島→塞浦路斯→蘇伊士運河→亞丁灣→印度次大陸→新加坡。


這條生命線,不僅維繫著就的世界體系,也阻擋著其他列強的進一步壯大。英國利用這個體系,成功的將好望角與東非大部分地方、馬來亞、東北非,也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並可以通過香港、上海和威海衛,影響東亞的局勢。任何列強,要在亞非拉地區展開勢力範圍的擴充,就一定會觸碰這些地方的邊緣和警報線。

一戰前的德國,就是其中的典型。第二帝國成功的將原本可與英國展開競爭的法國,推到了英國盟友的位置。舊普魯士王國的一統德意志,首先就在東歐與西歐交界處,生長了一個足以比肩法國和俄羅斯的碩大政治理論。同時可以威脅到英國在英吉利海峽對岸設置的防禦性小國--比利時。


德國同奧地利的聯盟,則將這個中歐霸權的輻射範圍擴大。他們在海外,專門尋找以前殖民者所不想觸碰的地方,鑽空子的建立自己的殖民地體系。但因為時間太晚,不僅只能在收益最少的地方投入巨大資源,還不得不面臨被體系支離破碎的危險。


如果英國人在20世紀初就默認了德國的興起,那麼勢必給法國和俄羅斯造成巨大的威脅。反過來,這些國家中只要有一個同德國妥協,就會形成威脅英帝國全球體系的能力。而如果他們當中的某一個被重創了,那麼德國也將控制更多地盤,威脅英帝國的地位。

一戰後,英國雖然受到了重創,但要管理的地方反而更多了。大量來自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殖民地需要接管,不少奧斯曼的中東領地需要委任統治。加上中東的石油被逐步發現,讓英帝國已經逐漸離不開當地的資源。所以,維護體系的必要性顯而易見。

1930年代,德國和日本的同時崛起,讓英帝國的國際體系變得岌岌可危。尤其是在1936年的三國軸心協議簽訂後,英國人更是感到了威脅。很多人天真的覺得,將歐洲放棄給希特勒,可以換來英國對海外控制區的權益。但日益壯大的德國,從根本上需要新的資源、經費和生存空間。三國軸心在表面上是針對蘇聯的一個同盟,實際上卻是為了打破英國在勉強維持的世界體系。


德國可能對海外殖民地沒有天然興趣,但在地中海的意大利和遠東的日本則不然。前者希望重建環地中海的新羅馬帝國,這等於是要將英國勢力從地中海的生命線上驅逐。日本則希望將歐洲人的勢力,從東南亞驅逐。那麼英國在遠東的各據點,也是朝不保夕。兩種都是德國的同盟,德國會為了一個妥協者而放棄自己更可靠的盟友嗎?

最後,假使丘吉爾一系的主戰派沒有上位,而像哈利法克斯這樣的妥協派當政。那麼英帝國是可以避免暫時的戰爭,但很快就會面臨同日本在東南亞開戰的威脅。而意大利也會要求德國幫助,在地中海索要馬耳他、塞浦路斯,在東非索要索馬里等地。加上日本無論戰爭進程,都可以要求德國幫助自己獲得上海、香港甚至是新加坡,那麼英國還是要同德國發生衝突。


所以,英國要維護自己的體面,就一定會義無反顧的加入戰爭。否則,就可能在1949年,不經歷大規模戰亂的情況下, 就變成上圖1959年時候的樣子。這時候的英國,還有臉面說自己是霸主麼?


米南德王問道


什麼是世界霸主?除了經濟和軍事實力無與倫比之外,還要具備維持基本的世界秩序的能力和意願,特別是要具備保護盟友的能力。

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爭奪世界霸主之戰,確切地說,都是德國挑戰英國霸主地位而引起的。而德國發動戰爭的時候,首先瞄準的不是英國,而是周邊的小國,如捷克斯洛伐克;得手之後,德國開始進攻英國的盟國,先是波蘭,然後是法國、低地國家,最終目標則是掀翻英國的位子,自己當世界老大。(當時的名義上的世界霸主還是英國,美國在悶聲發大財)

英國想跟德國幹仗嗎?並不想。這就是為什麼會有綏靖政策(導致捷克斯洛伐克被吞併)和奇怪戰爭(靜坐戰爭,英法坐視盟國波蘭被佔領)了。所以說,英國這個外強中乾的世界霸主,其實是不想打仗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迅速動員,進入歐洲大陸幫助法國頂住德國,效率還算高;但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的作戰意志就弱得多了,這也是國力衰落後的必然結果。

(1917年英國的軍工廠)

那麼英國為什麼還是硬著頭皮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首先是世界霸主的帽子壓得他必須行動。如果不行動,自己的小弟紛紛被打倒,進而加入德國人的陣營,那他這個霸主就沒有任何得力盟友了,霸主成了光桿司令還是霸主嗎?相當於自動讓賢了。

其次,德國人的胃口絕對不是打掉英國的爪牙就會滿足的。德國人的最終目標是掀翻英國的世界大國地位,讓自己妥妥地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第一大國。事實上,任何歐陸強權在崛起後,都會打破歐洲大陸的實力均衡,進而謀求歐洲霸主地位。鑑於歐洲在當時的世界中心地位,歐洲霸主一旦蕩平歐洲,必然向海外發展,進而威脅到英國的海洋霸主地位,而制海權是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的根基所在。這也是英國一直試圖維持歐洲大陸的勢力均衡,把自己打扮成離岸平衡手的原因。

歷史也一再表明,英國維持歐陸均衡的必要性。例如,拿破崙帝國、納粹德國,無不是在蕩平歐洲之後集中精力對付英國。當然,英國沒有料到的是,在自己作為離岸平衡手試圖恢復歐洲均衡時,他已經不自覺地捲入了歐洲爭霸戰的參與者,而幫助歐洲實現均衡的則是兩個側翼大國——美國和俄國(蘇聯)。


布萊克懷特


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對英國世界霸主地位的挑戰,不是英國想不參加就不參加的,既然是對英國霸主地位的挑戰,那是無論如何都避免不了的,即使英國願意將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讓出去,也無法避免不參戰,歷史也證明這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全世界都知道德國希特勒在準備著戰爭,但是當時的英國卻是一再的對德國忍讓,在二戰爆發前夕,德國就得到了奧地利,之後又通過與英法兩國的談判,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最後更是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英國為什麼不在一開始的時候就阻止希特勒的行動呢?除了希望能夠禍水東引外,難道不是因為英國的國力衰弱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還未完全消除,英國首相張伯倫很可能就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才一再的執行綏靖政策,對德國忍讓,為英國贏取時間,但是一味地忍讓並沒有還來和平,二次世界大戰還是爆發,後果更為嚴重,戰火燒到了英國本土,英國再也沒有成為世界霸主的資本,反而是美國趁勢而上,接了英國的班成為世界霸主。

而在大洋的另一邊,美國在一戰前就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工業能力全球第一,這也是在挑戰英國的地位,儘管僅僅是經濟上的,但是長時間下去也會挑戰英國的地位,英國遲早也會想辦法來打擊美國,遲早雙方之間也會爆發衝突。

英國面臨著來自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的雙重挑戰,即避免不了戰爭,也無法無視美國的崛起,世界霸主地位旁落是很正常的事情。


Freed4om


英國要始終保住自己世界老大的地位,需要滿足幾個條件:

其一,歐洲大陸始終處於力量均勢。

其二,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不會遭到新崛起國家的威脅。

其三,美國始終奉行“孤立主義”,不插手歐洲事務。

其四,殖民地體系內部團結穩定。

以上這4個條件,如果大英帝國能夠一直保持,那麼大英帝國的老大位置是可以保持很久的。


可問題在於,這4個條件,大英帝國都很難持續保持。

首先我們來看,歐洲大陸能一直處於力量均勢呢?

難度是很大的,因為英國人雖然建立了廣袤的殖民帝國,可是歐洲大陸上卻非常不安分,拿破崙建立的法蘭西帝國差一點把英國給踹翻,英國人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拿破崙流放到了大西洋的孤島上,更不用說此前法國和英國基本上就是一對冤家,打打停停。

但是法國畢竟被英國給壓制了,此時英國人就需要和法國人聯合,去懟德國,後期克里米亞戰爭,把德國打服了,可是故事沒完啊,緊接著沒多少年,歐洲大陸上又打出了個德意志帝國,而且一出場就把法國人給幹趴下了。所以說,英國人的對手,先是法國人,後來是俄國人,再然後就是德國人,在這期間,大陸均勢被打破兩次,第一次是拿破崙,將歐洲大陸給吞了,第二次就是德意志帝國,將法國打蒙。雖然這兩次均勢都被打破,但大英帝國又奇蹟般的恢復了均勢,德意志帝國最終也沒能吞併法蘭西第二帝國,反而把法國推進到第三共和國的時代。但是對於英國人來說,法國人、德國人和俄國人,總會在某個時刻,把均勢給打破,所以你看後來的歷史,德國在二戰時又把歐洲大陸給席捲了,二戰之後,蘇聯稱霸一方,英國人在歐洲大陸徹底失去了主導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美國。

那麼為什麼英國人這麼害怕均勢被打破呢?因為大英帝國雖然四肢發達,可是它的中樞系統,確實不列顛群島,假如大英帝國的核心在加拿大,估計也就不在意這點事了。因為只要歐洲大陸上有個強權能夠整合全部力量,下一步就是要征服不列顛群島,這對於英國來說,就等於大腦直接受到了威脅,就算你殖民帝國再廣闊,但是被人斬首,也就頃刻瓦解了。這也有點像大明朝,天子守國門,雖然大明帝國的疆域非常大,人口眾多,但是首都始終受到北方民族的威脅,即便是自己內部後期造反的李闖王,在攻佔首都後,大明帝國也是瞬間崩潰。因為一旦被斬首,剩下的地盤,就算再大,也極有可能陷入四分五裂的割據狀態,最後大家誰也不服誰,也就像南明政權那樣,被清軍各個擊破,最後敵人不斷地席捲你的四肢,也就徹底死亡了。

那麼有人說,為什麼英國人不遷都加拿大呢?這就相當於問,一個人的頭可不可以長在肚子上呢?很顯然,大英帝國的核心就是不列顛群島,這個事實是無法改變的,如果要變更核心,學習咱們歷史中的那些少數民族,動不動就遷都,動不動就漢化,可英國人的殖民地之間隔著的是大洋,你把英國整個複製到另一個島上,倒還不如直接去殖民呢,因為成本低,收益反而可以不斷的給本土充血。所以說,對於大英帝國來講,最佳的策略,依然是堅守本土,這裡是防守能力最強的地方,你把防守中心的任務放到加拿大,可那裡地盤那麼大,你守得住嗎?但是你守衛不列顛群島,反而簡單的多。

可也正因為如此,大英帝國的對手們都明白,只要把你本土給佔了,你就完蛋了,所以這些強國都想打破均勢,合歐洲大陸之力,吞併不列顛群島。因此,大英帝國為了防止這個局面的出現,就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來阻撓對岸強國的崛起,可是幹大事是需要花錢的,如果自己實力不夠該咋辦?那就只能找人幫忙,要麼借錢,要麼出兵,可是一旦這麼做,你這老大的位置就保不住了。

再者,我們來看一下,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能否始終保持團結?

這基本上也很難。如果大英帝國是一個大陸,那麼你控制了中心地區,四周的這些諸侯們,就算覬覦你的核心位置,但也被壓制了,因為你在中心地區,控制四方,是事半功倍的,誰不服你就可以打誰,而四周的這些諸侯們,想要聯合起來對付你,就比較困難,除非出現一個能和你抗衡的諸侯。所以你看處於中心位置的王,可以拉左側和右側的去打你下邊的,無論是什麼樣的狀況,中心位置在大概率上是比較穩固的。即便中心位置實力變弱,但是由於四周的諸侯們力量出現了均勢,也可以再製衡他們,大家都不敢輕舉妄動來佔領中心地區,否則就會遭到別人一致的報復。

可是大英帝國的核心再不列顛群島,它的諸侯們是分散在全球,原本就沒有“四周”這個概念,這些諸侯對於中心來說,也無法有效的制衡,而且無論是中心看諸侯,還是諸侯看中心,大家都感覺不出區別,這也意味之大英帝國不可能長期控制某一個殖民地,只能佔據關鍵的“點”,比如說重要的港口,還比如說像戰略要地,類似蘇伊士運河這類的。但是這些戰略要地,只能對諸侯們起到威懾的作用,並不能阻撓諸侯們分家,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英帝國對於殖民地的控制會越來越弱,直到大家都不再聽你的號令。

再來看第二點,這個殖民體系就不會被挑戰嗎?

這也是很難的,因為要想阻止歐洲之外的大國崛起,大英帝國就得再組建一個體系,來遏制其崛起,但是這幾乎是很難做到的,往往一個地區大國的崛起,周邊都沒有能夠制衡的力量,最關鍵的是,你拉攏扶持一個國家去制衡另一個國家,最後的結果卻是兩個國家都變成力量較強的國家,最終你大英帝國的處境反而很尷尬。

至於美國能否保持“孤立主義”,殖民體系內部是不是團結?這個都是很難保證的。

因為對於美國來講,能夠關起門來過日子的前提是英國人自己很爭氣,能夠保證大西洋屏障的安全,這就相當於美國人讓英國人頂在了前面,來對抗歐洲大陸上的強權,可是英國人如果頂不住了,美國人為了自己的安全,就不會放任不管了。因為一旦大西洋屏障消失,歐洲大陸上的霸主就具備了進攻北美的條件,那對於美國來說,將是極大地挑戰。

那麼殖民體系內部是不是能保持團結呢?

這個主要取決於大英帝國自己的態度和能力,你有能力保護小弟們,小弟們自然會跟著你混,可是最後,你看像澳洲,英國人自己都顧不過來了,小弟的事你就自己想辦法吧,因此小弟們都跟著美國混了,因為英國這個大哥太不靠譜了。


圖維坦


當然保不住了,英國參加兩次世界大戰的目的就是為了保住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積極參戰尚且如此,何況是被動等待。



英國之所以能夠從一個偏僻的島國,發展成為世界霸主級的日不落帝國,成功的關鍵在於三點。

第一,政治制度。英國率先完成了從君主制到君主立憲制的轉化,新興的資產階級讓社會變的更加自由,思想不受壓制。思想的解放必然導致社會各個方面的全面進步,例如文藝復興以後,歐洲在文化藝術上的快速發展。


第二,科學技術。思想的解放使得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以蒸汽機為代表的英國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從手工製造到工業生產的轉變讓英國具有更加強大的生產能力。

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一大批新式武器,例如槍械,大炮,這讓人口稀少的英國在戰爭中取得巨大優勢。在各個戰場,例如非洲等,儘管英國的敵人數量眾多,但是武器裝備的優勢可以彌補這一不足,所以英國能夠成為超級大國。


第三,領土面積。英國本土面積狹小,但是憑藉在世界各地搶佔的地盤,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生產國,也擁有最大的市場。

英國搶佔先機,但是不能阻擋後進者,法國,美國,德國紛紛跟進,各自完成了工業革命。

英國人橫行天下之際,德國甚至還沒有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統一,也就無力與英國競爭,當德皇威廉一世和俾斯麥統一德國後,世界上的殖民地已經瓜分完了。


英國的衰落關鍵在於第二次工業革命,這次工業革命在歐洲大陸開始,隨即迅速蔓延到全球,電氣時代在原有基礎上,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各國在科學技術方面進行了慘烈的拼殺,技術先進的一方成為勝利者。

如果對高中物理還有印象的話,書中提到最多的當屬德國物理學家,這讓德國的發展一帆風順,大有超過英國之勢。

英國雖然擁有眾多殖民地,但是殖民地的科學技術和生產能力相對落後,各國的實力基本依賴於本土。二戰之前,德國的工業生產能力躍居全球第三,蘇聯第二,美國第一。



英國參與兩次世界大戰的目的是為了抗擊德國對自己地位和利益的挑戰,德國的目標是英國,英國無論如何是躲不過去的。如果英國不參戰,它的盟友接連倒地,處境將更加危險,英國別無選擇。


綠色落日


可以這麼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繼續。大戰的實質也就是帝國主義爭奪霸權的鬥爭,這是由其經濟基礎決定的。19世,紀末,整個世界已被帝國主義瓜分完畢。德,美作為後來者趕上並超過了英國,德國成了佔全球四分之一殖民地英國的最大挑戰。中東地區,拉丁美州地區,海上都成為英德矛盾的焦點。在20世紀初,形成了德奧意同盟和英法俄協約集團。在這兩個集團的形成過程中,英國曾奉行“光榮孤立”政策,但因為德國把它作為爭霸世界的主要對手,所以它不得不放棄了這種外交政策,又放棄了傳統的仇法政策,與俄國也作了妥協,這樣才完成了戰前準備。因此,一戰是帝國主義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英國作為老牌殖民帝國,它雖不願意參加戰爭,但又不願意放棄既得利益。這樣它就不得不加入進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也是不願意參加的,所以,它一開始對德國一直採取的是綏靖政策。在希特勒出兵佔領來因蘭後,法國政府請求英國支持法國在來因蘭問題上和德國進行對抗,但英國不願冒戰爭危險。在德奧“合併”上,英國也不加阻攔。特別是在捷克斯洛伐克問題上,英國曾經在慕尼黑會議上莊嚴承諾它不受侵犯,結果也食言了。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在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時動都沒動。時任英國首相張伯倫原打算的是給希特勒打開東進大門,玩弄縱虎傷人的策略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護自已的利益。但希特勒慾壑難填,他的目的是爭霸世界,而不僅僅是中歐。這樣,即使英國不參加二次世界大戰,它的世界霸權也會失去。而參加世界大戰的結果,特別是第二次世界,英國表面上也是戰勝國。但結果是東歐歸了蘇聯,增加了蘇聯的勢力範圍。而英國卻實力大減,和西歐一道,成了美國的附庸,結束了它稱霸世界的歷史。一切都是按照“實力”和“資本”的多少來瓜分世界的,也就是說,這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


天太2


英國奉行“大陸均衡政策”,它就是歐洲一體化的攪屎棍。如果不是它,無論是拿破崙時代的法國,或是一戰、二戰時的德國都可能統一歐洲,那麼,英國最終也會被統一。所以英國參戰,既是因為地緣因素,也是為了自身利益。不打,它依然難逃衰落的命運,而對手卻會因為沒有戰爭消耗而變得更強。


真誠地看著你


兩個字:不能。

首先說,當年的大英帝國作為世界霸主,本身就是依靠不斷的發動戰爭佔領大量殖民地獲得的。而一戰、二戰爆發的根本原因也是當時的世界列強們想要重新瓜分世界,重新分配殖民地。因此,如果英國不參加兩次世界大戰,結果就是他的殖民地被德國等其他列強奪走,世界霸主地位還是不保,想要獨善其身,既不參加戰爭又保留自己的既得利益是不可能的。

第二,如果說英國不參加戰爭,甘願放棄自己的殖民地,也許英國本土不會受到二戰期間那樣嚴重的戰爭破壞。但是,因為英國不參加戰爭,也就沒有資格享有戰勝國的資格,沒有資格參與瓜分戰爭結束後的世界。特別是二戰結束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也就不可能獲得,這樣,他的世界大國地位還是無法保留。甚至,因為不參加戰爭而喪失現在世界五強地位的話,估計英國現在的國際地位將會是世界二流國家了。

第三,世界霸主地位的取得和維持,是建立在國家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經濟水平上的,在二戰之後,因為二戰的原因,歐洲已經被打的稀爛了,即使是英國能夠獨善其身,也沒法帶領歐洲實現重建,因為那個時候,世界經濟和政治的中心已經轉移到了美國,只有美國才有足夠的武力和財力保證歐洲不再受到戰爭的破壞,同時帶領歐洲(其實世界很多國家都是受益的)重新發展起來。

所以,英國參不參加兩次世界大戰,對於他喪失世界霸主地位沒有根本的影響。


一介常人


英國,當年的日不落帝國,正是靠戰爭而起家;靠戰爭贏得了世界霸主地位;靠戰爭才從一個彈丸島國成就了它日不落帝國稱號。

霸主的地位是打出來的!它昔日世界霸主的地位是靠發動戰爭打出來,並靠戰爭來建立和維護它所需要的世界秩序,而這種秩序一旦被改變,被打破,被顛覆它就會失去在這種秩序下獲得的既得利益,也更失去了霸主的地位與權威,就會淪為二流、三流國家,服從於新霸主的權威、利益,併為此奉獻出自己的利益羊毛羊血羊肉。

當年英國不管是一戰還是二戰,假設它真的不參加,它立馬會被從霸主的寶座上踹下去,淪為新霸主的附庸。一戰它不參戰,至少從歐洲範圍看,霸主地位,非法即德,英國嘛,一邊涼塊去吧。二戰它不參戰,霸主地位,作德即蘇,(如果小日本不去戳美國人的屁股,美國佬還不會參戰)英國還得一邊涼快去。這個法則,至今還在世界延續,要說的話實在太多,限於時間、篇幅,這裡就用一句話結束吧。

無論是一戰二戰,英國它不參加任何一場戰爭,都會從霸主的地位上立即滾蛋!


鐵嶺鋒


二戰以前,世界的政治中心一直都在歐洲,作為殖民帝國主義的英國可謂首屈一指,這就決定了英國在各種國際問題當中不可能置身事外。如果說要這麼做的話,他會面臨兩個結果,一是丟掉國際事務的領導權與話語權;二是損害自身的國家利益。

英國的外交戰略的核心就是“大陸均勢,光榮孤立”。大陸均勢,其輕易不與大陸國家結盟,保持自身的自由,當大陸出現陸上霸權國後,其往往會加入並不是強大的另一方,與霸權國周旋並最終將其擊敗,但又不會過分打壓他,以保證大陸國家之間的力量平衡。英國的霸主地位主要依靠其廣闊的殖民地,並通過其強大的海軍維持自己的殖民霸主地位。在18世紀末初以前當時的歐洲陸上的海上強國相繼被英國打敗,唯一能與英國一較高下,爭奪殖民霸權的就只剩下法國,英國通過組織7次反法同盟徹底打敗法國,並在1805年特拉法爾加海戰中擊敗法西聯合艦隊,一舉成就海上霸主地位。



19世紀末期,歐洲大陸的政治版圖發生鉅變,意大利與德意志先後完成統一,隨即德奧意結為同盟,並與當時的法俄形成一種事實上的對峙狀態。英國的外交政策也發生變化,以迪斯雷利和索爾茲伯裡兩位首相為代表英國保守黨政府倡導“光榮孤立”的政策,其核心在於維持當時的歐陸平衡狀態,英國置身事外不參與到歐洲大陸的同盟當中,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對歐洲事務進行協調。從這裡可以看出“光榮孤立”是一個“既想當婊子而又想立牌坊”的矛盾政策。其最終的結果也註定失敗,德國在歐洲越做越強(其實這一時期英德關係尚可,德國曾試圖拉攏英國),英國的協調越發力不從心,並遭到各國白眼與排擠。在德國試圖挑戰英國海上霸權後,最終被迫放棄光榮孤立,重歸大陸均勢,與法、俄協約。



二戰,英國更不可能置身事外,其實開始英國的對德綏靖可以說是一種遲疑加幻想,其又犯了島國老毛病然,想置身歐洲事外。然而希特勒的野心,直接破壞了英國主導建立的凡爾賽體系,他又不得不管。最終,倉促應戰,被迫撤離,也從此讓出了主導世界秩序的霸主地位。綜上所述,英國本身的實力和地位就決定了他的使命,一二兩次世界大戰,德國主要針對的就是英國,爭奪的就是英國的殖民利益和海上霸權,隨著二戰的開始,世界殖民體系解體,殖民帝國英國自動將霸主讓位給了以美蘇為工業化國家。


圖片來自百度圖片,1為英國國旗日不落,2為殖民帝國英國的範圍,3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4帝國斜陽,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