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罕見受訪,透露了哪些信號?

“見媒體是公共關係部逼的。”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在媒體見面會上這樣說道,在這之前他很少接受媒體採訪。華為公共關係部告訴任正非,需要給18萬員工、廣大客戶、社會傳遞信心,華為沒有遭遇多大困難。

不過他也提到,華為今年的收入增長速度可能會放慢,估計增長不會超過20%。

“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這是媒體溝通會現場一個記者的提問。任正非的回答是“一定。” 在他看來這是早晚的事情,它是個哲學命題,不是一個現實命題。

任正非認為,華為前20年是積極進步的,這10年是退步的。“人們有錢就開始惰怠了,派他去艱苦地方不願意去。如何能夠祛除惰怠,對我們來說是挑戰。所以我們強調自我批判,就是通過自我批判來逐漸祛除自我惰怠,但我認為並不容易。”

反對封閉式的自主創新

中興事件後,自主創新成為了社會上熱議的話題。在媒體見面會上,任正非談到,他從來不支持“自主創新”這個詞,“科學技術是人類共同財富,我們一定要踏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這樣才能縮短我們進入世界領先的進程。自主創新若是精神層面我是支持的。別人已經創新,我們要尊重別人的知識產權,得到別人的許可,付錢就行。”

他提到,在尖端、未知領域應該強調自主創新,但不能在低層面上強調自主創新。“一個螺絲釘你也要自主?日本、德國的中小企業很了不起,日本一個企業幾十年就做一個螺絲釘,這個螺絲釘最大的特點就是永不鬆動,全世界到處高速設備、高鐵、飛機全部都用這家螺絲釘。我覺得踏踏實實做好一件事是可以的,但不要說人家已經做好了,我非要重複做一下才證明自己是光榮偉大的。”

重構軟件架構體系,5年後銷售收入或將多一倍

華為30年來在170多個國家、為30多億人提供了網絡服務,有良好的安全記錄,但還需要不斷進步。任正非指出,現在要重構軟件架構體系,朝著“網絡架構極簡、網絡交易模式極簡、網絡極安全、隱私保護遵從GDPR”這四個目標的要求。未來五年大量投入研發費用,做全世界最好的網絡。五年以後,年銷售收入可能比今年多一倍。

任正非表示,一直把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作為華為的最高綱領。“過去是普通的傳輸和交換時代,任何病毒都進不去,所以,最早80年代使用的通信系統沒有網絡安全問題。後來由於IP的出現,IP繞來繞去,可能會多幾個缺口。未來是雲時代,到處都是缺口,誰把網絡安全做好了,客戶就會買誰的。”

如果公司不做基礎研究,就會淪為代工廠

任正非十分看重基礎研究,他認為如果公司不做基礎研究,就不能成為時代的領導者,不能賺超額的錢,不能進行超額投資,最終淪為一個代工廠。

在他看來,新技術進入時代的週期變短了。“過去是等到科學家做方程,經過五六十年,終於發現這些方程有用。今天已經不可能了,這個過程縮短非常厲害,即使不能叫毫秒級,也是極短級。如果我們還是等著產業分工,不進入基礎研究,就有可能落後於時代。”

任正非表示,華為在電子上已經做出最先進的芯片ARM CPU、AI芯片,在光子的交換上,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電子、光子、量子這三者之中,有兩者是走在前沿,在量子計算領域屬於跟隨者。

不過,任正非對華為基礎研究的評價還不夠滿意,他認為這30年間,華為真正的突破是數學,手機、系統設備是以數學為中心,但是在物理學、化學、神經學、腦學等其他學科上,才剛剛起步。“未來的電子科學是融合這些科學的,在科學構建未來信息社會的結構過程中,我們還是不夠的。”

近年來,華為一直在加大研發投入,任正非談到,“比如今年利潤是90多億,但科研投入150億-200億美元。其實這150億哪裡是我們投的,都是成本,實際上還是客戶投的。客戶給我們的錢,不是產生利潤,而是產生投入。”

“無人區”探索降低時延,如果找不到出路就會被追上

此前,任正非曾對媒體表示,華為正在本行業逐步攻入“無人區”,他口中的無人區指的是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領域。

在這次的媒體溝通會上,任正非再談“無人區”問題。他認為真正“無人區”的探索是降低時延。“任何電路都一定有電容、電阻,一定會產生時延,人類社會要求無時延的時代是不存在的。時代發展進入飽和曲線階段,我們剛好在這個曲線的平頂上,新公司很容易追上我們。這就是我們認為未來的風險,我們的優勢慢慢也不再是優勢,這個領域裡,我們也擔憂跑不動了。”

任正非透露,“IMEC的一個設計平臺能把人類電子帶寬提高到3納米和1納米。如果到了極限,還滿足不了人類的需求,石墨烯這時也還不能替代硅,怎麼辦?我們就把芯片疊起來,但最大的問題是要把這兩個芯片中間的熱量散出來,這也是尖端技術,這方面我們的研究也是領先的。應對未來的挑戰,我們都在找路,但如果慢慢找來找去找不到,追兵也很快到了。”

將華為比作“管道”,永遠不會跨界

華為是世界上少有的在2B、2C領域都取得成功的公司。市場調查研究機構Dell'Oro Group公佈了2018年前三季度通訊公司排行榜單,華為以28%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2019新年信中提到,去年前三季度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上升至全球第二,全年出貨量突破2億臺,預計消費者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近50%,跨越500億美元。華為2018年營收預計為1085億美元,以此計算,消費者業務佔比將會達到46.08%。

面對華為強勁的勢頭,外界也開始討論華為的邊界在哪。任正非將華為公司比作“管道”,服務器存儲是“管道”中的一個“水池”,終端是“水龍頭”。華為終端業務技術進步,得益於華為在管道技術上的戰略儲備雄厚,“我們用不完,就把這些部門劃給終端,科學家都為它們服務,所以很快就躍上來了。”

任正非透露,華為是有邊界的,以電子流為中心的領域,非這個領域的都要砍掉,永遠不會跨界。“我們永遠不會造汽車,我們是做車聯網的模塊,汽車中的電子部分——邊緣計算是我們做的。但不是車,要和車配合起來,車用我們的模塊進入自動駕駛。”

人工智能可能有泡沫,但不必害怕

人工智能是近年來的熱門詞彙,華為也在去年公佈了自己的人工智能戰略和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外界對於人工智能會不會泡沫破裂也早有討論。任正非認為,人工智能有可能有泡沫,但不用害怕泡沫破滅。華為會招聘那些失敗的專家、工程師。

“失敗的人就是理想太大、平臺太小。但是華為平臺很大,能夠容納你跳舞。我們需要改變生產結構,改變華為在全世界的服務結構,我們需要這些人。”任正非認為,“人工智能出現泡沫的原因是,同一個東西,這個世界實際上只需要一家公司,比如說辦公系統,誰還能取代微軟?真正的機器人出來後,90%的機器人公司就困難了。”

目前,華為在新疆高山上的基站,是京東快遞小哥騎著摩托上山,把設備按照說明裝好以後,華為的工作人員在西安調測,調測通過就驗收。任正非認為,如果不是採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提升生產效率,就不可能實現低成本,不可能獲得高利潤,也不可能加大對未來的戰略投入。

5G作用被誇大,發展將會是緩慢的 未來華為5G基站+微波融為一體

今年是5G行業的關鍵一年,華為在多個國家面臨禁止進入的風險。任正非表示,“這個世界很大,還有好多地方我們可做5G,我們暫時還做不了那麼多,少數地方的拒絕不能代表我們在大多數地方被拒絕。”

華為有信心做到產品比別人都好,讓別人不想買都不行。他透露,“全世界能做5G的廠家很少,華為做得最好;全世界能做微波的廠家也不多,華為做到最先進。能夠把5G基站和最先進的微波技術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基站的,世界上只有一家公司能做到,就是華為。將來我們5G基站和微波是融為一體的,基站不需要光纖就可以用微波超寬帶回傳。”

這一技術不僅適用於廣大農村,也適合西方國家。任正非表示,“西方國家遍地都是分散的別墅,是要看8K電視、高速的信息消費,就需要買我們的設備。當然,它可以不買,那就要付出非常昂貴的成本來建設另外的網絡。我們在技術上的突破,也為我們的市場創造了更多機會,帶來更多生存支點。所以,我們沒有像外界想象中的那麼擔憂。”

任正非認為,5G的作用被誇大了,華為公司的成就也被誇大了。“實際上現在人類社會對5G還沒有這麼迫切的需要。人們現在的需要就是寬帶,而5G的主要內容不是寬帶。5G有非常多的內涵,這些內涵的發生還需要更多需求的到來,還需要漫長的時期。不要把5G想象成海浪一樣,浪潮來了,財富來了,趕快撈,撈不到就錯過了。5G的發展一定是緩慢的。”

任正非稱,5G接下來可能會進入毫米波,毫米波只要多加一倍的錢,帶寬可以加一百倍,一秒鐘可以下載幾十部高清視頻,目前在實驗室裡已經實現了。

新京報記者 馬婧 編輯 程波 校對 李立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