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何憑蕭何一句話,將韓信封為大將?

劉邦為何憑蕭何一句話,將韓信封為大將?

歷史上有一句話叫做“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個蕭何不是別人,正是漢朝的開國丞相——蕭何,而說這話的人則是大漢的開國將領韓信。韓信從小就是個孤兒,家裡十分清貧,只能靠釣魚換點糧食吃。後來看到世道不太平,便投奔起義軍,加入到反秦鬥爭。剛開始的時候,投奔的是名滿天下的霸王——項羽。項羽雖然很賞識韓信,但是隻是讓他做了一個普通的郎中,也就是一個看大門的。

劉邦為何憑蕭何一句話,將韓信封為大將?

韓信屢屢向項羽證明自己的實力,但項羽一直不肯重用他。韓信一腔抱負得不到施展,便投靠了位於漢中的劉邦,但是劉邦同樣不重視他,便讓他去做了一個連敖,也就是負責迎接賓客。韓信幹了幾個月,還是得不到劉邦的提拔。碰巧劉邦軍中大多數人都是江淮(今江蘇,浙江一帶)人,這些人思念家鄉,便從漢中逃走。韓信也跟隨他們一起離開了。

劉邦為何憑蕭何一句話,將韓信封為大將?

碰巧蕭何聽說韓信走了,二話不說,連夜騎馬去追韓信,於是便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這個典故。第二天劉邦責問蕭何:“為何其他人離開,你不去追,單單走了一個韓信,卻讓你星夜追趕?”蕭何說道:“如果大王只想在漢中稱霸,靠我和其他將領就可以。如果大王想稱霸天下,韓信是必不可少的人。”於是劉邦二話不說,立馬拜韓信為大將。

劉邦為何憑蕭何一句話,將韓信封為大將?

雖然劉邦手下的將領都不服,憑什麼這個“逃兵”卻成為他們所有人的老大?但是隨後韓信的韜略讓所有人折服,在幫助劉邦取得天下之後,韓信功勞位居第二,被封為齊王。但是很多人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劉邦僅憑蕭何一句話就封韓信為大將呢?其實這也不難理解,蕭何此人深得劉邦的信任。在劉邦還是一個市井無賴的時候,身為長官的蕭何便推舉劉邦作為領袖,而且從來沒有二心。

劉邦為何憑蕭何一句話,將韓信封為大將?

劉邦一生中打了無數次敗仗,每次打完敗仗後,劉邦都倉皇逃竄,連家小都不顧,更別說那些將士們。但是蕭何每次都能將戰士們重新召集起來,多次幫助劉邦東山再起,這樣的後勤保障,怎麼不讓劉邦佩服?在攻入咸陽城後,所有人都去爭搶寶物,連劉邦自己也衝到秦二世後宮去,但是唯獨蕭何跑到丞相府將地圖等等重要資料保存起來,這樣的賢能之人,敢問天下還有幾人?

劉邦為何憑蕭何一句話,將韓信封為大將?

所以當劉邦看到一向穩重老成的蕭何都極力推薦此人,韓信在他的眼中就是個寶貝,一個能夠許願的七龍珠,所以立即拜韓信為大將,生怕這個人再跑了。各位小夥伴,你認為蕭何是什麼樣的人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