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書法家為何寫不出有書卷氣的書法作品

從社會環境來看

現代社會是一個工業化完成時代。從中國的封建帝制推翻以後,中國的文化生態發生重大的轉移,這就是從科舉取士,轉變為公學專職教育。社會需要多層次人才,特別是實用人才。

古代的人才,實際上基本只有科舉一條路,而現代教育可以進入工商業公共領域工作掙錢。

現代書法家為何寫不出有書卷氣的書法作品

所以,生活節奏明顯加快了。這就與古代文人士大夫,沒有工作,但是是一個讀書人,讀書人一般是不參加具體的社會勞動的。

如果沒有人招募,只能讀書寫字,或者遊山玩水,欣賞風景。這叫賦閒生活。

而進入官場的文人士大夫,也是宦海沉浮,大多數人,並不得意,所以,也喜歡讀書寫字為樂。

現代書法家為何寫不出有書卷氣的書法作品

這樣,古代文人士大夫,即使沒有任何工作,讀書就是他的全部生活。

他們是一個特殊群體

由於科舉沒有年齡限制,所以,一箇中舉的讀書人,也是整個家族的希望,家族鼓勵他們讀書,哪怕一輩子沒有中舉也有讀書人的尊嚴,這是古代讀書人的特殊社會環境。

現代書法家為何寫不出有書卷氣的書法作品

我們今天是無法想象一個大男人,幾十年只有讀書是生活的唯一,是一種什麼情景。

所以,古人更多得以體會書法情趣的味道。

從文化環境來看

古人的讀書,純粹是“國學”文化,子曰詩云。

所以,詩書文化的薰陶,已經給他們打上深深的古典文化烙印,他們的心情、精神也無法超越這個文化圈,所以,他們也更喜歡對古代充滿理想主義的想象,因此,就會有一種超然的古意在書法作品裡面流露。

現代社會是不太適合古意的社會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變化很快。三年五年之後,你都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所以,狂躁,彷徨充滿內心。

現代書法家為何寫不出有書卷氣的書法作品

尤其是書法家,是一種逍遙自在的生活,但是,在現代快節奏的背景下面,逍遙自在是非常奢侈的生活,根本逍遙不起來。

所以,書法作品很難有寧靜散淡的古味了。

那麼古味真的不可求嗎?當然不是

儘管現代生活節奏非常快,但是,完全可以自己調節。

這就需要高深的文化定力,才能與古人對話。如果與古人無法對話,那麼,要想有書法的“古味”,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過,古意雖好,也不是書法的全部。

古代人其實與我們,也沒有太大區別。

現代書法家為何寫不出有書卷氣的書法作品

例如王羲之就很瀟灑,張旭也很狂放。所謂的古味,我們應該多一些豐富多彩的精神層面。不要以為除了寧靜還是寧靜才是古意。

像懷素、徐渭、傅山那樣激情澎湃,也是一種古味呢!

如果你也有他們的情懷,當然也是古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