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层做信访——用真情打动信访人,点亮“暖心灯”

基层工作很多样,我的岗位是信访。我在信访这个平凡而琐碎的岗位上工作4年以来,曾为信访甘当上访群众的“出气筒”而感到委屈,曾为信访承担预防矛盾的“防火墙”而感到艰辛,也曾为信访应做维护稳定的“稳压阀”而感到劳累。然而,每每看到上访群众匆匆而来、缓缓而归;疑事而来、妥事而归;愤怒而来、满意而归时,感受到的更多是信访之美、信访之力、信访之乐。

“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处不上访”。走进我工作生活的一位又一位来访者当中,有这样一位纤弱的女性,我亲切地称其为兰花阿姨。兰花阿姨的大儿子参与打架斗殴致死;二儿子又因邻里纠纷,重伤对方被判刑14年;小女儿又离了婚。一连串的不幸发生在原本幸福美满家庭,彻底摧垮了兰花阿姨的精神支柱,兰花阿姨在绝望之中,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迁怒于公安机关查处不力和法院判决过重,从而走上重复上访之路。

第一次接待兰花阿姨,我听完其不幸遭遇后,感同身受,耐心对其进行劝导,为其缓解心理压力,并向其讲清法规政策,引导其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自身诉求,做到依法维权、理性维权;同时,及时协调参与接访工作的律师为其分析案情、释疑解惑;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包案领导也多次接待和约访,劝其回到法治轨道上来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工作虽然缓解了兰花阿姨的思想情绪,但无法彻底解开其心中的纠结,仍然坚持不停上访。

我在基层做信访——用真情打动信访人,点亮“暖心灯”

此后一段时间,我自觉履行首接首问负责制,与兰花阿姨建立了“一对一”化解关系。我多次上门与兰花阿姨拉家常、问冷暖,并每逢重大节日进行走访慰问,慢慢与兰花阿姨关系近了,她向我敞开心扉诉说内心苦楚,我悉心聆听,反复疏解其心中的怨恨。同时,我根据其家庭生活情况,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为其申请了困难救助,兰花阿姨逐步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

今年8月份的一天,我在大厅接访时,兰花阿姨打来电话:“闺女,你能陪我到省高院走访一趟吗?”,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省高院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我向其讲述我们的来访事由和目的,省高院的工作人员翻看了我们的上访材料,调阅了相关案卷,认定当地法院的判决裁定并无暇疵,从法律的角度,对兰花阿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从兰花阿姨安静的眼神中看到了释怀。在我们返回的路上,兰花阿姨心平气和地说:“闺女,真心感谢你的陪伴,今后我不再上访了”。

我在基层做信访——用真情打动信访人,点亮“暖心灯”

在缓缓向前的列车上,看着身边悄然入睡的兰花阿姨,我静静地思考着,信访部门在群众的眼里,那就是话有处说、难有处解、怨有处诉、事有处办的地方。我们服务在基层信访一线,对待群众就要像对待家里人一样,将心比心,坚持把复杂情况摸到、把法规政策用到、把暖心工作做到、把预发问题想到、把承诺事项办到。只要我们能真心实意地对待群众,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群众才会给我们鼓掌、为我们点赞;我们才会在平凡的岗位上体会和收获更多的感动、更多的快乐、更多的幸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桥街道办事处信访办韩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