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押注無人機物流,並不是讓快遞員下崗

隨著無人技術的發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無人機及關聯技術陸續問世。11月14日,據央視報道,順豐有多款無人機機型首次亮相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天博覽會,集中向來自各國的參展人士展示其空運網絡,呈現物流無人機末端的配送場景。

然而,五年過去,無人機物流一直給人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特別是在大城市,人們幾乎沒有機會體驗無人機送貨。不過,從央視所報道來看,曾經被質疑的無人機物流,或許很快會成為現實。

順豐押注無人機物流,並不是讓快遞員下崗

無人機送貨曾遙不可及

最初,各界對無人機快遞的發展並不樂觀,甚至認為是噱頭,主要質疑如下:

1、中國勞動力密集型的特徵和自動化之間的矛盾

我國人工成本不高,無人機研發和配置的成本卻很高,再加上無人機需要配備專門的操作員,如果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碰撞或者墜機問題,造成的損失更大。對中國大多城市來說似乎快遞員+卡車的配置更加節約成本。

有人配送還可以促進就業,隨著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物流大軍已經成型,2017年我國物流從業人員也達到了203.3萬,相較於10年前已增長近13倍,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曾介紹,快遞業年均新增的就業崗位約20萬個,對緩解就業壓力作用巨大。如果全面上線無人機,會不會導致快遞員失業?

2、空管問題

無人機作為空中飛行器,個別試驗性運行尚無大礙,但一旦規模化使用,低空領域就會形成密集的交通流,考慮到難以管理並且有安全隱患,監管部門可能會限制或者禁止飛行,當然比較開明的方法是建立無人機飛行的空中軌道,這種方法的可行性又涉及到更復雜的技術考量和規劃設計,最終能否實施也是未知數,正是因為此,亞馬遜探索無人機送貨,很快就被限制了。

3、續航、天氣等問題

小型無人機的續航時間約為20分鐘,如果以5米/秒的速度計算,正常飛行的距離不過6公里,最遠不超過10公里,能送到的距離有限。此外,無人機受外界影響較大,如果下雨、颳風,無人機都無法起飛。如果遇到霧霾這樣的天氣,避障系統可能失靈,進而出現事故。

4、應用場景問題

無人機送貨在什麼地方應用?在城市應用很難,高樓大廈並不適合100米高度的無人機飛來飛去,在城市還有噪音問題,無人機快遞過程還可能會面臨被擊落、盜竊、攔截的問題。

從順豐在珠海航展展示的成果來看,上述問題如今有的不再是問題,有的已經從技術層面被解決。

順豐押注無人機物流,並不是讓快遞員下崗

如何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順豐在眾多快遞公司中,貼上了品質和快速物流的標籤,不過,順豐對於送貨速度並不知足。去年,王衛接受央視採訪時曾表示:“可能大家認為順豐快是因為其他人慢,但是我自己不認為順豐有多少快。”因為友商慢襯托出順豐快,但順豐對此不滿足,一方面整合高鐵飛機等成熟運輸工具,引入AI技術及新的管理手段來提升時效性,另一方面積極研發無人快遞這樣的智能物流。

去年順豐自主研發的AT200物流無人機成功首飛,無人機送貨商用化被提上日程,順丰采取“三段式空運網”佈局,大型有人運輸機、大型無人機與小型無人機形成不同層次的空中運力,僅僅是大型無人機項目總投資便高達7.4億元,其最終目標是無人機運力覆蓋國家幹線、城市幹線及偏遠地區最後一公里的運輸需求,實現36小時快件通達全國。

現在看來,無人機送貨已從不可能變為可能。

順豐押注無人機物流,並不是讓快遞員下崗

無人機物流價值再定義

曾經,我們看到亞馬遜無人機投遞包裹的視頻,或者外賣平臺用無人機送咖啡的新聞,都會覺得很炫酷,理所當然地認為,無人機物流就是無人機取代快遞員,可以將包裹飛著送上門或者窗邊。

然而,順豐無人機物流的探索,驗證了無人機物流不是要取代快遞員的末端配送,而是具有獨特價值。

1、實現全地球覆蓋,滿足偏遠地區需求。

2、突破物理限制,覆蓋特殊場景。

3、降低人力成本,提供最安全、快速和經濟的物流體驗。

大家覺得無人機的上線,到底會不會降低快遞員的就業呢?作為一名快遞小哥你想說點什麼?歡迎大家暢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