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上甘嶺部隊的一部分就是打“妖怪樹”的那支部隊?!

我們都知道上甘嶺戰役是朝鮮戰爭中一場著名的戰役。戰鬥激烈程度為前所罕見,持續鏖戰43天,敵我反覆爭奪陣地達59次,我軍擊退敵人900多次衝鋒。最終以我軍成功守住上甘嶺而告終,考慮到交戰雙方的武器裝備對比,用志願軍

完勝來下定論應該是沒有異議的。

打上甘嶺部隊的一部分就是打“妖怪樹”的那支部隊?!

如果不考慮政治因素,只從軍事技術的角度分析這場攻防戰,我們會發現防守方——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守法和抗戰中另一場著名的、同樣也是攻防戰的防守方的守法如出一轍——松山戰役。如果用網友們熟悉的《團長》裡的臺詞描述就是:把整個山都掏空了!為了防範進攻方的炮火,防守方在山"肚子"裡挖出了巨大的工事用以駐兵和存儲糧食、武器彈藥等等,在接近地表的部分則各種明碉暗堡環環相扣,互為策應,佈局周密得令人瞠目,包括《團長》中描述的反斜面等等。

好在歷史還不算久遠,筆者查閱了當年的軍史資料,結果讓自己也目瞪口呆:打上甘嶺的志願軍部隊的相當一部分,真是當年攻打松山的國民黨部隊!他們用日本人的防守方法成功的擋住了美國人的炮火,守了四十三天,讓中國軍隊載入史冊!

打上甘嶺部隊的一部分就是打“妖怪樹”的那支部隊?!

我們都知道參與上甘嶺戰役的志願軍部隊是26軍、15軍、12軍和24軍。其中防守時間最長的、打的最艱苦的是秦基偉率領的15軍,該軍此戰後也被冠以"千歲軍"的榮譽稱號。15軍原先絕大多數軍人是國民黨降兵,1947年成立的,黃繼光、邱少雲都出自這個隊伍,現在是我國唯一的機械化空降兵部隊。

除了15軍以外,還有很多志願軍部隊也是地地道道的國民黨降兵組成,如前身國軍60軍暫編21師改編為149師,是朝鮮戰爭最先攻入漢城的部隊,等等。

打上甘嶺部隊的一部分就是打“妖怪樹”的那支部隊?!

從現在的公開資料裡還有很多蛛絲馬跡可以反映,例如:1951年3月二十五日,第十五軍入朝作戰,經陳賡點將,張顯揚調任志願軍第十五軍二十九師任師長,指揮一支他不熟悉的部隊參加抗美援朝。二十九師當時集結於河北內邱縣,該師很多幹部和老戰士的家鄉就在附近,大批家屬來隊,使部分幹部、戰士思想波動,部隊出現了開小差現象。張顯揚和師政委王新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他親自向來隊家屬宣傳抗美援朝的意義,指示政工部門宣揚一批支援親人出國作戰的典型,把家屬來隊的消極因素變為積極因素。

此外可以查清楚細節資料的有:參加過遠征軍的、以新38師(孫立人為師長)為骨幹成立的新一軍和以新22師為骨幹成立的新六軍在中被殲滅,餘部投降;新一軍成立後又把新38師抽出為骨幹成立了新七軍,駐守長春,後彈盡糧絕,被迫全體投降;200師隸屬的第五軍,被圍,突圍失敗被殲,餘部當然投降。

打上甘嶺部隊的一部分就是打“妖怪樹”的那支部隊?!

結論:新中國建國之初,解放軍總兵力700多萬人中,有超過500萬是解放戰士,也就是原兵,可以說沒有那支部隊的主體不是原兵。但除了個別幾支部隊以外,解放軍從來不直接接受投誠的國軍進行改編,一般都是打散編制後重新組合,這樣和原國軍部隊的番號關係不大。因此現在很難查清楚防守上甘嶺的志願軍部隊中具體有誰參加過鬆山戰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防守上甘嶺的部隊中有數量不少的人曾是遠征軍並攻打過鬆山,他們很聰明的用日本人的方法守住了上甘嶺,築起了新中國的軍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