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血性復轉軍人的英雄式寫作(二)「上甘嶺」的連長和衛生員

一個血性復轉軍人的英雄式寫作(二)“上甘嶺”的連長和衛生員

《上甘嶺》英雄連長原型張計發

一個血性復轉軍人的英雄式寫作(二)“上甘嶺”的連長和衛生員

《上甘嶺》衛生員王蘭原型王清珍

尋找電影《上甘嶺》中張連長的原型人物是最費周折的。關捷先把電話打到八一電影製片廠,當年演張連長的老演員高保成說有原型,他還見過,名叫張計發,但幾十年了沒有聯繫,也不知道在哪兒。張連長有原型,那就一定能找到。關捷到了北京,到軍事博物館查找,沒有記載。他開始查閱黨史、軍史和作戰史,還是沒有找到。1年後,關捷在一本回憶錄中看到一段關於秦基偉將軍給上甘嶺戰士送蘋果的故事,知道了那是15軍。可15軍現在在哪兒?軍事秘密,沒人告訴他。關捷也當過兵,他通過好多關係,終於搞明白了當初的15軍已經改了番號,駐紮在湖北省。關捷還是找不到,軍事秘密當然不能讓他知道。他又通過特殊的方式找到了在湖北的戰友,找到了軍史辦的電話。最後在河南信陽幹休所找到了電影《上甘嶺》張連長的原型人物張計發。張計發開始就說:“我不是英雄,我的戰友們才是英雄,如果我以英雄自居,那我就是一個政治貪汙犯。”

關捷告訴我,採訪張計發,才知道真實的上甘嶺戰役比電影中殘酷多了。他說兩件事他至今不忘。

山上已經沒有一滴水,敵人封鎖太嚴了。戰士們開始喝自己的尿。後來,大家互相把自己的尿讓給別人喝,那可是救命的尿。而最感人的是傷員,他們強迫張連長和戰友們喝他們的尿。戰友們說什麼也不肯,那尿是救命的尿呀!受傷的戰士說:“你們還得打仗,你們要喝。你們不喝,我們就自殺。”戰友們含淚喝下了救命尿。

關捷問張計發老人:“當年上甘嶺上真的有個在坑道唱歌的衛生員嗎?”老人說:“那個衛生員是有,不過她沒唱歌,她沒有時間呀!她的真名叫王清珍。原來的電影中沒有她,戰士們都不幹,說沒有她就沒有我們,她是我們的姐姐呀!可那時她才19歲。她一個人照顧三十多個傷員,傷員高燒排不出尿,山上沒有醫療設備,她就用嘴給傷員把尿吸出來,她當時是個19歲的大姑娘。可為了戰友的生命,她做出了世界上最難做的事情。我一輩子都忘不了她。”

一個血性復轉軍人的英雄式寫作(二)“上甘嶺”的連長和衛生員

張計發和王清珍共同參加文藝節目


《上甘嶺》衛生員王蘭的原型——王清珍

一個血性復轉軍人的英雄式寫作(二)“上甘嶺”的連長和衛生員

《上甘嶺》電影中的衛生員王蘭

王清珍是在武漢出生的,他的父母都是金漢鐵路上的工人,她13歲的時候就加入了革命的隊伍,1951年初,年僅15歲的衛生員王清珍跟隨第三批入朝的志願軍某部官兵大步踏上了友好鄰邦朝鮮的領土,"過了橋那邊是另一個世界:城市成了一片廢墟,四處都是燃燒的房屋和殘垣斷壁,硝煙瀰漫,妻離子散的人們在痛苦中呻吟。當時王清珍暗暗發誓,一定要打敗美帝國主義,為朝鮮人民報仇!"

一個血性復轉軍人的英雄式寫作(二)“上甘嶺”的連長和衛生員

抗美援朝時期的王清珍

在上甘嶺戰場上,王清珍負責為傷員治療,由於被美軍封鎖,陣地上極度的缺水,王清珍主要是照顧傷員,負責照顧傷員的排便和餵飯,必要的時候還要用嘴給傷員吸痰。

一個血性復轉軍人的英雄式寫作(二)“上甘嶺”的連長和衛生員

給傷員餵飯的王清珍

由於美軍使用火燒,許多戰士面部被燒傷,不能自己咀嚼,王清珍總是先自己把藥品吃到嘴裡再喝點水,然後用嘴把藥喂到傷員嘴裡,有時候甚至要用舌頭為傷員清理口腔。現在看來,大家可能會覺得有點噁心,可是如果你親眼看見他們在戰場上與敵人浴血奮戰,你便會覺得,她做的這些是多麼的美好。

一個血性復轉軍人的英雄式寫作(二)“上甘嶺”的連長和衛生員

王清珍參加文藝節目

有一天晚上,王清珍按例巡查各個傷員,她突然聽到洞口的地方有人在呻吟,便迅速跑過去看,發現是受傷下了火線的曹排長,當時曹排長受傷是因為腹腔中彈,腸子都流了出來。王清珍問曹排長呻吟是哪裡不舒服,曹排長支支吾吾的說要小解,王清珍明白了,曹排長由於受傷暫時不能正常小解,於是拿來了導尿管給他,但是曹排長依然尿不出來。眼看曹排長腹部腫脹的越來越大,額頭的汗珠直冒,王清珍十分焦急,看著疼痛的曹排長,她不顧及曹排長的阻攔,用嘴含著導尿管的另一端吸了起來,最終尿順著導尿管排了出來。

一個血性復轉軍人的英雄式寫作(二)“上甘嶺”的連長和衛生員

英雄王清珍

王清珍以出色的表現和付出,被評為二等功,獲得了二級戰士榮譽勳章。1958年,王清珍復原回到了北京的父母家中,在一家醫療器械廠當了一名普通的工人。後來因為工作需要,她又重新回到部隊,直到1982年,她在15軍衛生處副處長的位置上退休。

《上甘嶺》英雄連長張忠發的原型——張計發

一個血性復轉軍人的英雄式寫作(二)“上甘嶺”的連長和衛生員

《上甘嶺》電影中的英雄連長

1951年初,張計發所在部隊被緊急調往河北集結,準備東渡鴨綠江入朝參戰,時任三營七連副連長,3月29日,張計發所在部隊由安東入朝,隨即參加了第五次戰役,而後是五聖山防禦戰和上甘嶺戰役,抗美援朝的兩年多戰鬥,其艱苦程度、殘酷程度和困難程度,遠超過國內解放戰爭,最艱苦的是在上甘嶺的戰鬥,它是張計發經歷的所有戰鬥中最激烈、最殘酷、最艱難的一次,歷時43天,震驚了全世界,剛剛擺脫了小米加步槍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橫掃歐亞大陸擁有現代武器裝備的美國軍隊在僅3.7公里的上甘嶺上展開了激烈較量和反覆爭奪。在第一階段的陣地爭奪戰中,敵人每天傾瀉到我方陣地上的炮彈、飛機炸彈就有30多萬發,每個連的陣地,每天要抗擊敵人2個到3個營的兵力的輪番進攻,戰鬥的激烈可想而知。在第二階段的坑道鬥爭中,志願軍面臨的生存條件更加艱難。頭頂上是敵人封鎖著志願軍的坑道口,狹窄的坑道里沒有糧食,沒有水,怎麼辦?餓了志願軍就吃生高粱米,渴了志願軍就去搶水,為了搶水張計發所在坑道有十幾位戰友付出了生命,後來實在無法搶到水了,志願軍就喝尿,而且都捨不得喝掉自己的尿,而是把他送給最需要水的傷員和戰友,並且用生動的語言相互激勵、相互支持,用高尚的階級友情和高度的集體主義精神支持我軍每一個人堅持下來,堅持到革命的勝利。在第三個階段全面大反攻中,張計發所在營一舉收復全部的表面陣地,並且消滅敵人1500多人,在這次戰鬥中,七連榮立一等功一次,張計發個人榮立一等功一次,朝鮮人民共和國授予張計發二級獨立自由主義勳章和三級國旗章。

一個血性復轉軍人的英雄式寫作(二)“上甘嶺”的連長和衛生員

英雄張計發

1954年回國後,張計發作為英模代表,出席了中南軍區英模代表大會。

回顧張計發的一生,他從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成長為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中級幹部,每一個進步都與黨的教育、首長們的關懷和同志們的支持、幫助是分不開的。張計發作為一名軍人,在每次戰鬥中都牢記要為祖國爭光,要為人民軍隊爭光,要為贊皇縣爭光,要為都戶村的鄉親們爭光,更要為苦難的爹孃爭光,所以張計發英勇頑強、不畏強敵、敢打敢衝,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一切為了勝利,為了勝利我可以付出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