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不能忘!這片3.7平方公里的山頭,早已被鮮血浸透

不能忘!這片3.7平方公里的山頭,早已被鮮血浸透

1952年11月25日,抗美援朝戰場上,上甘嶺戰役勝利。此役,美軍先後投入6萬餘人的兵力,出動3000架次飛機和170餘輛坦克,進攻不到3.7平方公里的上甘嶺陣地。在43天的激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共殲敵2.5萬餘人,湧現出無數戰鬥英雄,形成了偉大的上甘嶺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高地。

這是一次打出國威軍威的戰役

不能忘!這片3.7平方公里的山頭,早已被鮮血浸透

雙方戰力對比及戰役的殘酷與慘烈

美 軍

兵力:6萬餘人

大炮:300餘門

坦克:170多輛

飛機:3000多架次

對志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整個山頭被炮火削低了2米,岩石被炸成30多公分厚的粉末。

我 部

我部進行大規模作戰29次,打退敵排以上進攻900餘次,連級幹部傷亡率超過65%,班長、副班長傷亡率100%,16個連隊3次打光重建。

戰役期間,上甘嶺,這個不足3.7平方公里的狹小地帶,成為了繼二戰以來最慘烈的戰場。面對敵人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地面火力、坦克的輪番攻擊,堅守陣地的志願軍第15軍45師官兵寸土不讓,頑強抗擊,逐陣地、逐戰壕、甚至逐彈坑都與敵反覆爭奪。一場攻防戰,多次打成白刃戰、肉搏戰。

隨手抓把土,能數出30多塊彈片;一面戰旗,被打穿381個彈孔;一截一米不到的樹幹上,竟然嵌進了100多個彈頭和彈片。美第八集團軍總司令範弗裡特原計劃只用兩個營的兵力,5天的時間,傷亡200人便可拿下上甘嶺的美夢徹底成了泡影。他更沒想到的是原本是個局部規模的戰鬥,竟發展成了一場慘烈的戰役。

上甘嶺戰役不僅從軍事上打垮了敵人的攻勢,也體現了我軍的指揮藝術、戰鬥作風和團結精神,打出了國威軍威。

這次戰役裡有我們不能忘卻的英雄

不能忘!這片3.7平方公里的山頭,早已被鮮血浸透

在此次戰役中,湧現了太多的英雄烈士。

有全軍掛像英模之一的黃繼光。在反擊戰中,為了保證反擊部隊按計劃發起衝擊,135團2營營部通信員黃繼光主動請戰,帶領兩名戰友,冒著密集的炮火向敵人的火力點爬去。戰鬥中,黃繼光第一次爆破火力點未能成功,在身負七處重傷,左腿被炸斷的情況下,毅然挺起胸膛,衝著狂噴火舌的射孔,張開雙臂,猛撲上去,用血肉之軀中斷敵人的射擊,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開闢了志願軍勝利前進的道路。

不能忘!這片3.7平方公里的山頭,早已被鮮血浸透

有年僅19歲的貴州苗族戰士龍世昌。在597.9高地9號陣地上,美軍在其頂部的巨石下修成了一個地堡,我軍攻擊受阻,龍世昌果斷地拎了根爆破筒衝上去,敵人炮兵實施攔阻射擊,一發炮彈將他左腿齊膝炸斷。目擊者幾十年後回憶道:“那個地堡就在我們主坑道口上面,約有四五十米吧。高地上火光熊熊,從下往上看,透空,很清楚。看著龍世昌拖著傷腿拼命往上爬,把爆破筒從槍眼裡杵進去。他剛要離開,爆破筒就被裡面的敵人推出來,哧哧地冒煙。他撿起來又往裡捅,捅進半截就被敵擋住捅不動了,龍世昌就用胸膛頂住往裡壓……整個人都被炸成碎片,我們什麼也沒找到。”

還有雙腿被炸斷,仍然堅持爬行指揮的排長孫佔元;用衣襟裹著流出來的腸子,拉響手雷與敵人同歸於盡的葛洪臣;退敵軍40餘次衝鋒,斃傷敵人280餘名的新戰士胡修道等等。

不能忘!這片3.7平方公里的山頭,早已被鮮血浸透

《志願軍第十五軍抗美援朝戰史》這樣描述:“上甘嶺戰役中,危急時刻拉響手雷、手榴彈、爆破筒、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捨身炸敵地堡、堵敵槍眼等,成為普遍現象。”以致各級指揮員不得不下令: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任何人都不能堵敵槍眼和射孔。

戰後的上甘嶺,隨手抓把土都可以數出幾十顆彈片,一截一米不到的樹杆上,嵌進了一百多個彈頭和彈片……這片3.7平方公里的山頭,早已被鮮血浸透了,英勇的志願軍用青春熱血在異域的戰場上譜寫了一曲曲英雄讚歌。

這次戰役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這是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曲《我的祖國》。雖然這首歌是戰後創作的,但在那場艱苦卓絕的戰役中,戰場上處處洋溢著深厚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即使是在最艱難、最危險的情況下,戰士們也絲毫沒有失去必勝的信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電影《上甘嶺》中那位在坑道里為重傷員深情歌唱的女衛生員王蘭,原型人物就是當年的上甘嶺戰鬥英雄、二等功臣——

王清珍

不能忘!這片3.7平方公里的山頭,早已被鮮血浸透

當時,年僅17歲的王清珍負責護理坑道中的20多名重傷員,她除了給傷員喂水、喂藥,還要餵飯。

有的重傷員全身裹著繃帶,只露出鼻子和嘴巴,失去了自理能力,王清珍憑著對戰友的深情,將飯先含在自己口裡嚼碎,然後嘴對嘴給重傷員餵飯。一次,一位腹部中彈的志願軍排長從前線抬下來,救治期間怎麼也排不出小便,導尿管插上也無濟於事,王清珍只得用嘴含住導尿管吸,終於使尿排出來了。這位從未流過淚的剛強排長,被感動得熱淚盈眶,他緊緊握住王清珍的手說:

“好妹妹,我一輩子忘不了你呀!”

不能忘!這片3.7平方公里的山頭,早已被鮮血浸透

這是我們上小學時,語文課本里《一個蘋果》的插圖。空降兵軍史館仿真復原的坑道里,把這個場景生動地呈現在眼前:135團5連運輸員劉明生向前線運送彈藥途中,在一個炮彈坑裡撿到一個蘋果,帶上597.9高地坑道,交給7連連長張計發。張計發把蘋果交給步話員,步話員又將蘋果傳給重傷員……

一個蘋果在坑道里8個人傳了一圈,又完整地回到連長手裡。張連長沉默了一會,只好帶頭咬一小口,再往下傳,這個蘋果在坑道里轉了兩圈才吃完。

不能忘!這片3.7平方公里的山頭,早已被鮮血浸透

當時,要把一個蘋果、一箱彈藥送進坑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志願軍後方的陣地,到上甘嶺的坑道口,近的只有500多米,遠的不過1000多米,可就是這樣一點距離被美軍的飛機和大炮隔成好幾條封鎖線。只要看到一個運輸員,馬上就呼叫來飛機大炮,把山谷打得煙塵沖天。

軍長秦基偉的警衛員王六申請上前線,秦基偉特意讓他帶一挎包蘋果進坑道,但王六在途中就已犧牲。老兵們在回憶中談到:通往坑道的路上滿地都是被炸飛的慰問袋,蘿蔔、蘋果、饅頭……

“一個蘋果”就是上甘嶺戰役中團結友愛的真實寫照,是生死與共的友情蘋果。正是這種深厚的戰友情誼,把部隊上下擰成一股繩,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在一滴水、一個蘋果就可以決定一個生命存在和死亡的時候,更彰顯出團結友愛的偉大力量!

那場戰役

那些英雄

那些故事

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