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篇《三國時期最著名的戰爭,沒有之一,曹操為何會敗?》

曹操篇《三國時期最著名的戰爭,沒有之一,曹操為何會敗?》

公元208年,曹操在北方已經站穩了腳跟,自信心爆棚,就想盡快統一天下,打算南征劉表,曹操做了一系列的準備後,7月份揮兵南下,8月份,劉表暴病身亡,他的兒子劉琮繼任荊州一把手,在其部下的勸說下,投靠了曹操,劉備聽說劉琮投靠了曹操,就逃往夏口。想投靠蒼梧的吳巨,然而這時東吳的孫權也聽說了曹操南下的消息,非常害怕,就派魯肅去找劉備,商量看怎麼辦才好,魯肅勸說劉備不要到處逃跑,孫權一起對抗曹操,劉備同意了,這就是孫劉兩家聯合抗曹的開始。

曹操篇《三國時期最著名的戰爭,沒有之一,曹操為何會敗?》

從這裡看,曹操一開始的目的並不是要打孫劉,而是要收復劉表,沒有想到會這麼輕鬆,孫劉聯軍不過五萬,而僅劉表就有十幾的軍隊,只不過劉表一死,沒有費吹灰之力就成功了,這就使得曹操的野心更加膨脹了,都已經到了這裡,順便拿下孫劉,不是就可以統一天下了嗎?

而劉備一開始的計劃是逃跑,也沒有想和曹操打仗,因為他也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的實力和曹操相比那就是以卵擊石。和人家根本不是一個檔次,想跑到廣西那邊躲一躲,沒想到這時東吳的魯肅來找他合作,有人合作,他才有了留下來的勇氣,和孫權一起抵抗曹操。

曹操篇《三國時期最著名的戰爭,沒有之一,曹操為何會敗?》

這時的曹操帶領二十萬大軍,但是這二十萬人中,一半是曹操從北方帶來的,根本不熟悉水戰,剩下的一半是荊州剛剛投降的兵,這些兵是為了活命才投降的,對曹操一點感情都沒有,根本沒有心思去打仗。

另外,西涼的馬超也是蠢蠢欲動,將士們已經打了半年的仗大多已經疲憊了,而對於曹操而言,他對這些現象應該也很明白的,已經領兵打仗三十幾年了,這裡面的厲害關係,他心裡非常明白,但是他想的是,孫劉這點軍隊,比我少幾倍的兵力,想要阻止我,那也是非常困難的。只要是這次戰爭獲勝,我就可以統一天下,回家享清福了,這也是曹操自私的一種表現,

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最後會敗的這麼慘!

曹操篇《三國時期最著名的戰爭,沒有之一,曹操為何會敗?》

北方的士兵都不習慣坐船,把船連接起來,人馬都在船上,就像平地一樣,就解決了軍隊不習慣坐船的問題,沒想到黃蓋來詐降,有多年戰鬥經驗的曹操會相信他,就是曹操太過自信了,也太想取得這次戰鬥的勝利了,所以就有了火燒赤壁,大敗而歸,給了劉備和孫權喘息的機會。給想盡快統一霸業的自己平添了更多的障礙。

此戰以後,孫劉實力增強,而曹操不但沒有消滅孫吳,反而失去了更多底盤,劉備孫吳都在這場戰爭中獲利頗豐。

曹操篇《三國時期最著名的戰爭,沒有之一,曹操為何會敗?》

當然了,這場戰爭的失敗,有諸多的原因,除了以上分析的原因,還有就是曹軍受到重創時,在軍營中流行了瘟疫,死了很多的戰士,人心惶惶,戰士們都無心打仗,因為曹操急於求勝,才想出了把船連接到一起的錯誤決定,而他們對當地的氣候狀況也不瞭解,這個時節已經快到了刮東南風的時候了。而周瑜和諸葛亮等,對此地的環境情況已經熟知,知道這個時候就會刮東南風,才想出來這樣的計策。讓曹操大敗。

赤壁之戰的作用非常之大,成就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成就了黃蓋的忠肝義膽。也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可能最倒黴的就是曹操了,這也怪不得別人,誰叫你這麼急切的想一統天下呢?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們以後可不要像曹操這樣。凡事都要,考慮好後果。要不然後悔都來不及。網友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喜歡請點贊,有不同見解的請在下方留言評論。

曹操篇《三國時期最著名的戰爭,沒有之一,曹操為何會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