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造反前上交了平西大將軍印,為何還能調動軍隊?

fjh4933


首先要說明,吳三桂可不是造反前才上交平西大將軍印。早在康熙二年,也就是他駐守雲南的第四年朝廷就收回了這枚印章。而直到康熙十二年,也就是十年後吳三桂才造反。所以,這個印信對他本來也沒起多大用處。


所以要看吳三桂調動軍隊靠的是什麼。不是平西大將軍的官職,而是自己帶進雲南的精銳部隊和長期在雲南自己經營,官員都是自己任命的,部下只知平西王不知朝廷,自然鐵定跟隨。吳三桂是不是大將軍一點關係也沒有。


吳三桂自從在山海關放清軍入關,共同擊敗李自成後,獲封平西王。此後,與其他投降清朝的明朝將領一樣,為了表忠心,吳三桂南下清剿南明和各路起義軍的殘餘勢力。先後在山東驅逐李自成部下,隨英親王阿濟格西征李自成大本營,鎮守關中清剿反清勢力,入川攻打張獻忠餘部。最後再率眾南征雲貴,攻打南明小朝廷。也就正是在這個時候,朝廷授予吳三桂平西大將軍一職。也就是那枚官印的由來。


這就要說到吳三桂的兵馬究竟從何而來了。首先,吳三桂有一支自己親信的部隊,是當年他駐守山海關時的精銳,也就是著名的“關寧鐵騎”。雖然數量不多,但戰鬥力奇強。所以進入關內後無往不利。在關中時與李國翰共同作戰。李國翰死後,也接掌了其部,勢力更為壯大。而清廷為了更好的推進吳三桂進兵攻打南明,給予其充分自主權,“假以便宜,不復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簡單來說,吳三桂要人給人要錢給錢。所以,當吳三桂進入雲南後,這支部隊基本已經成了他的私人部隊。

吳三桂希望像明朝沐英那樣世代作為藩王鎮守雲貴,朝廷自然不願意,也做了一定的牽制。康熙元年,吳三桂追殺至緬甸殺死永曆帝,兼管貴州,權力達到頂峰。雲貴二省官員全部由吳三桂節制。於是朝廷以軍事行動已經結束為由收繳了吳三桂的平西大將軍印信。但那又如何?這些部隊都是吳三桂帶進雲南的,部隊得獎領也全都是吳三桂老部下,有沒有這個印信,他都能調動。更重要的是吳三桂依然是駐守雲南的平西王。他仍然肩負著剿匪的任務。於是,吳三桂以此為要挾,向朝廷要糧餉,要軍需物資,朝廷不敢不給。


朝廷還剝奪了他的官員任免權。讓雲貴官員的任命都回歸吏部,可惜一樣沒用。因為原本的官員基礎都已經是吳三桂打好的了,新人官員即使是朝廷任命也必須巴結吳三桂,否則自然在雲貴待不下去。吳三桂選派的官員稱為“西選”,在雲貴是真正的本土勢力。外來官員都懼怕三分。而康熙六年,吳三桂假意上表以年老為由請辭總管雲貴二省督撫之責,朝廷順勢准奏,但是雲貴二省督撫卻上奏請求挽留。這已經很說明問題,雲貴官員不管朝廷如何,只是以巴結吳三桂為第一要務。

所以,當康熙十二年,三藩假意上表請求告老還鄉的時候,年輕氣盛的康熙順勢撤藩。吳三桂大怒,當即斬殺朝廷派駐雲南的巡撫朱國治,聯合各路人馬起兵反叛。雲貴二省奚聽號令不說,南方半臂幾乎雲集響應。這與清朝的早期政策密切相關。清朝八旗部隊多在北方,而南方用明朝降將帶領自己的部隊攻打。為了效率而不斷提高他們自主權,最後一個個離心離德,尾大不掉。因此,康熙繼位後對這些勢力逐步削權,引發三藩之亂,也算是用了猛藥,解決了一系列頑疾。


伊耆角木


吳三桂調兵靠的是個人威望而不是印信!

清王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由發源於東北地區的滿族人建立的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正是由於清朝的統治者是中國的少數民族部落。因此在清朝統治期間出現了一些明朝時期不曾有過的矛盾和新的問題。清朝統治時期滿漢回蒙各族尤其是滿漢在這樣的環境下不斷融合,同時也有一些小的插曲出現。其中清朝與鄭成功鄭經父子的戰爭以及收復臺灣。和康熙皇帝時期三藩作亂都是因為民族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的。當然三藩之亂最重要的還是權力的分配和競爭。康熙的撤藩行為觸動了三藩的利益和根基。自然引發了三藩之亂。



1644年。隨著闖王李自成攻破大明王朝的首都北京城後。崇禎皇帝吊死在北京煤山的歪脖樹上。此時的滿清政府依然只是停留在關外。闖王李自成在霸佔北京城之後。隨後組織大軍兵指山海關。試圖一舉消滅鎮守在山海關的明朝將領吳三桂。吳三桂眼見大明王朝的崇禎皇帝已經駕崩。明朝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面對來勢洶洶的闖王李自成。擺在吳三桂面前的道路只有三條。其一,誓死效忠大明王朝,帶領守關將士與闖王李自成作殊死搏鬥。其二,投降闖王李自成與農民起義軍一起反抗明朝的統治。其三,獻關投降滿清政府。依靠滿清八旗兵的支援,解除山海關的困境,進而打擊闖王李自成的氣焰。



在吳三桂的再三考慮之後。吳三桂向當時的滿清政府的實權統治者攝政王多爾袞寫了一封信。表明了投降滿清的想法和請求支援的態度。於是在闖王李自成兵臨山海關時。尤其是闖王李自成與吳三桂在交戰了一天之後。雙方傷亡慘重此時,蓄勢待發的滿洲八旗兵才出兵山海關援救吳三桂。滿清政府利用這一場山海關之戰既有效的削弱了闖王李自成的力量,同時也限制了吳三桂手中的兵馬數量。可以說是這場戰爭中的最大贏家。


清朝入關之初,南方依然有南明小朝廷在跟清廷做著最後的鬥爭。因此平西王吳三桂以及其他藩王,依然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吳三桂更是親自了解了南明小朝廷中的永曆皇帝。清朝實現了統一中國的夢想,此時的吳三桂在達到自己人生的巔峰的同時,也也為以後事情的發展埋下了禍根。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盡,走狗烹。在消滅了國內的反清勢力之後。清政府越來越感覺到三藩所耗費的國立以及所擁有的勢力已經對中央構成了威脅和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康熙皇帝繼位之初,在蕩平了中央內部的權力爭鬥,擒拿了權臣鰲拜之後。便開始著手撤藩事宜。但是此時的吳三桂,也已經在西南地區經營了十幾年。利用朝廷曾經剿滅南明政權所下撥的軍餉養活了一大批聽命於自己的軍隊和將士。這使得吳三桂有足夠的資本和實力在清朝統治者康熙皇帝下令撤藩時,舉兵反叛。



有人說吳三桂在康熙二年便已經上繳了平西大將軍兵符。那麼吳三桂是如何能夠在康熙皇帝撤除三藩時調動西南地區的軍隊呢?其實道理很簡單。

大家可能都以為將士聽命於兵符而不認人。但在現實中將是大多數聽命於將軍而不認兵符,甚至不認皇帝。同一個戰壕裡面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過命關係。使得將士們大多會聽命於曾經帶領自己南征北戰的將軍的命令,即使這位將軍沒有兵符印信,這才是歷史中最常見的現象。



而且吳三桂所調的兵馬並非是朝廷的兵馬。明確的說,吳三桂所調的兵馬全部都是隸屬於平西王帳下的兵馬。因此吳三桂對這批兵馬擁有著絕對的號令和威信。正是因為這些兵馬對吳三桂的服從,才使得在三藩之戰開始之初。吳三桂迅速的拿下了南方地區,飲馬長江。可以說是勝利在握。劍指首都可以說是指日可待。但是最終吳三桂還是失敗了。


究其原因,還是吳三桂出師無名。天下大亂久矣,人心思定,百姓居安。吳三桂此時扛起反清復明的口號,則顯得十分的不合時宜。而且吳三桂降了又反。為天下人所恥笑,自然為天下人所拋棄。


珞珈山的貓


明清兩朝基本沿襲了宋朝“以文制武”的方針,清朝提督是各省綠營的最高長官,相當於現在的省軍區司令員,官階為從一品。但提督卻要受到同省巡撫,官階為從二品的節制。但武官有一個職位,就是親王見了,也要高一等,那就是清朝的大將軍。

平西大將軍,是專為平定西南而設,其有節制西南所有兵馬的作用。吳三桂作為平西大將軍,雲貴兩省的八旗兵,綠營兵,巡河兵,水師,鄉勇都在其管轄之內。

若吳三桂上交了平西大將軍印,其所能調動的部隊只有自己的嫡系,也就是平定西南的主力野戰軍,關寧鐵騎。而當地的駐防八旗,提督所屬的綠營,總督的督標,巡撫的撫標,河道的巡河兵,州府的馬卒鄉勇,吳三桂都無權調動。





睜眼看西安


印信這東西,其實沒有太大用,它只是信物,本身不具備權力,只是他代表的人擁有權力罷了。

吳三桂是諸侯王,擁有地盤內的人口、賦稅、軍隊、官僚系統,相當於土皇帝了,所以軍隊就是他的私人軍隊,他的私人軍隊他需要皇帝的將軍印調動?顯然不需要。

軍隊聽誰的,看工資是誰發的,軍隊將領是誰提拔的,如果將領都是吳三桂的人,工資吳三桂發的,憑什麼聽皇帝的?

也正是因為吳三桂是諸侯王,有數十萬的私家軍,成為康熙的威脅,康熙才要平三藩,結果差點被打回東北了。


南朝四百八十寺


有點象小孩講故事,如果造反靠印,他能造反嗎?敢造反嗎?清政府用得著舉兵平叛嗎? 直接收印就好! 造反靠軍中威信,靠向心力,可以隨意指揮調動軍隊,大家都聽他的,朝庭指令不管用,吳三桂膨脹了,清政府受威脅才想削藩掰腕子…


羅正賢


這個要往深處說就是軍隊組建性質的問題,原來士兵很多隻認自己的長官,而不管其他的,通常是小頭目就可以帶走一批人!這個情況直到三灣改編之後才有所好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