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家長能做到“有教無類”,卻做不好“因材施教”?

1908年9月6日,還在上海中國公學就讀的胡適寫了一篇《論家庭教育》

,發表於《競業旬報》上。

這家庭教育便是過這關頭的令箭。


為何中國家長能做到“有教無類”,卻做不好“因材施教”?


本期海上暢談,特邀教育部高級訪問學者王大龍

講座嘉賓


為何中國家長能做到“有教無類”,卻做不好“因材施教”?


家庭教育

人最重要的核心,即控制人的司令部在於腦,而不在心。獨特的大腦是怎麼來的呢?這是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讓他獲得獨特的經驗,然後通過自己的學習,最後形成獨特的人格。


為何中國家長能做到“有教無類”,卻做不好“因材施教”?


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重要,每一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傳統、家規、家訓,家庭教育是貫穿人一生的教育。在學校教育的同時,家庭教育依然不斷地在延續,孩子一年放假在家裡的時間是153天,這153天還是家庭教育。

如果你的孩子是個蘋果的話,就要讓他成為最大、最美、最紅、最甜、最脆、最好的蘋果,而不是要像別的孩子一樣,成為梨、葡萄、香蕉……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使他的潛能全部發揮出來,這才是孩子的終點線。


為何中國家長能做到“有教無類”,卻做不好“因材施教”?


有教無類

有教無類已經做到了,因材施教才剛剛有個苗頭,遠遠沒有實現孔子幾千年的夢想。學校教育是班級授課,班級授課是標準化的,全班50個人(有些農村是100個人一個班)齊步走,老師給每個同學佈置的作業也一模一樣。學生由於他獨特的大腦,他有獨特的興趣傾向,有獨特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

學習速度快的孩子兩分鐘就聽懂了,然後沒事幹開始搗亂玩鉛筆;學習速度中等的孩子,往往成為班級裡用功學習的好學生,因為老師的課時速度是按照中等孩子的速度來定的;

為何中國家長能做到“有教無類”,卻做不好“因材施教”?

學習速度慢的孩子,不是智力不行,而是比較較真,老師講一遍沒聽懂,或者有自己的想法,他會下課後自己再琢磨,這些孩子就學會了思考,常常在高中後會出現超越現象。

學習速度更慢的孩子,智力正常但總跟不上老師的節奏,長此以往就會對自信心、自尊心造成打擊,班裡什麼好事都輪不上,這種打擊容易使智力正常但學習速度太慢的孩子形成了差生,形成了家長訓斥、老師不愛、校長不待見、鄰居看不上的孩子。

現在參加培訓班的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家長希望孩子出人頭地的,還有一類就是跟不上學習需要補課的孩子。有些孩子的暑假被各種培訓班填滿了,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必要的教育投資是對的,說明家長重視孩子的教育,但孩子的成長是用錢買不來的,不一定投入的錢越多,孩子就成長得更好。

一些孩子已經不去學校上學,因為家長認為學校適應不了孩子,他的孩子有獨特的大腦,而

學校是一個集體化標準化的教學模式。在美國,也有不少學生在家學習,通過互聯網上課。未來的教育模式也應該是這樣,學生的很多課程學習是在家裡完成的,滿足孩子個性化發展需求。

你的孩子是獨特的。孩子學習差,究竟是學習的哪個方面出了問題?是學習動力的問題,還是學習的態度問題?這是家庭教育需要改變的。


為何中國家長能做到“有教無類”,卻做不好“因材施教”?


人的大腦有個很大的特徵,叫鏡像神經元,小孩子特別會模仿。父母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家長就是孩子的榜樣。

有調查顯示,一個父親的閱讀量和孩子的成績成正比。一些家長自己不學習,卻逼著孩子玩命學習。還有一些企業家特別焦慮自己的孩子以後接不了班,父母們當年走南闖北彈棉花拼出來,可孩子卻沒有父母這樣的經歷。還有一些家長喜歡把朋友請到家喝酒、打麻將、打牌,於是孩子從小就學會了這些。


為何中國家長能做到“有教無類”,卻做不好“因材施教”?


有些父母工作太過忙碌,與孩子關係就疏遠了,久而久之也就教育不了孩子。所以要與孩子關係好,建立情感,才能夠傳教、傳道。

父母要研究自己的孩子,這不是一般的用心與關心,而是要真下功夫來觀察孩子、琢磨孩子。絕不能敷衍或者讓別人來代替,比如隔代養育,一定要父母自己做。


為何中國家長能做到“有教無類”,卻做不好“因材施教”?


家庭教育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教育,家長是不同家庭組合在一起的。不同原生家庭帶來不同觀念,完全是個性化的。因此,父母要探索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為何中國家長能做到“有教無類”,卻做不好“因材施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