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濞築堰黃浦溪

劉濞築堰黃浦溪

黃浦,原黃浦鄉政府所在地,今屬涇河鎮。邑人劉中柱《寶應名勝紀略》記載:“城北二十里黃浦堰,堰東有潭,其深莫測。明隆慶戊戌(當為戊辰,即二年,1568年),居民先聞潭下隱隱如笛聲,蓋龍吟也。秋大水,風雨暴作,龍忽決堤而去,遺蛻鱗爪。有司貢之於朝,賜名蛻龍潭。”蛻龍潭所在,近人王宗筠《重建南溪草堂記》雲:“一水繞東隅,蛻龍潭來源可溯;群仙降西社,來鶴堂舊址猶存。卜宅之地,是為南溪。”縣境北部大溪河,古名黃浦溪、南溪河。乾隆《江南通志》:“黃浦溪,在寶應縣北二十里黃浦鎮南,西通運河,東入凌溪,又東北入射陽湖。”1969年取直線開挖,西起黃浦鎮,向東經崔堡、大興舍、魏蕩南至鵝村東入薔薇河。由此可知,蛻龍潭在今大溪河西端運河堤下,黃浦堰故址當在西側運河堤一線。

據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所云,黃浦堰相傳為吳王劉濞所置,“白浦至黃浦,五百餘里,捍鹽通商,今廢”。白浦即今南通如皋市白蒲鎮,陸路經如皋、海安、鹽城東臺、泰州興化大垛、中堡一線,由鹽城鹽都大縱湖鎮向西,至黃浦約230多公里。而由通揚運河至泰州市海陵區,再沿水路經高郵市甘垛鎮、興化市李中鎮、沙溝鎮,由寶應縣射陽湖鎮入大溪河向西,水程為260公里左右,正是“五百餘里”。


劉濞築堰黃浦溪


圖︱陳正國

劉濞是劉邦兄長劉仲之子,性情剽悍勇猛,年僅二十,以騎將身份隨從劉邦擊英布,因功封吳王,統轄東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國都於廣陵(今揚州市)。劉濞就國後,“吳有豫章郡銅山,即招致天下亡命者盜鑄錢,東煮海水為鹽,以故無賦,國用饒足”,以致“漢並二十四郡十七諸侯,方輸錯出,運行數千裡不絕於道,其珍怪不如東山之府;轉粟西鄉,陸行不絕,水行滿河,不如海陵之倉”。據《氾勝之書》:“吳王濞開茱萸溝,通運至海陵倉。”劉濞所開茱萸溝即今通揚運河的前身上官運鹽河,始於今揚州茱萸灣。自此,黃海之濱鹽場所產海鹽,均可由上官運鹽河經海陵(今泰州市)運至揚州。

但海陵之所以成為貨物集散地,當不僅出於鹽運的需求,還應當擔負有“轉粟西鄉”的功能。東南貢賦由江入淮,除自廣陵經吳王夫差所開邗溝入射陽湖達淮,還需一條經海陵向北入淮的水路,這條水路就是海陵溪。乾隆《江南通志》雲,“海陵溪,界高郵、興化、寶應、泰州,南受泰州、邵伯、高郵諸水,西北入射陽湖”,又據《讀史方輿紀要》雲,“海陵溪,在(今寶應)縣東九十里,自興化縣流入界,俗呼琵琶頭,與馬長汀相接,西北通射陽湖”。寶應的這段古河道至今仍然存在,乾旱年份水位降低,岸邊就會出現一排間隔2米多的木樁,數里不絕。《天下郡國利病書》“馬長汀”條注:“縣東九十里,東北通鹽城界,南接博支湖,北會射陽湖,西連海陵溪。”則馬長汀為吳王夫差所開邗溝舊水道,海陵溪至此與邗溝水道相接。《大清一統志》雲,“凌溪,在縣東北,西接黃浦,南通黃昏蕩,東北入射陽湖”,則海陵溪經過凌溪亦可與黃浦溪相通。《天下郡國利病書》又云,“黃浦溪去治南六十里,東南至故晉口,入射陽湖,西達三角村,入雙溝”,今西安豐鎮綠草蕩南尚存地名固晉,附近地名則有林溪、太倉,與射陽湖鎮經南涇河、安豐河相通,則凌溪正當為這一線之舊河道也,亦當為吳王夫差所開邗溝“西北至末口入淮”起始一段水道之遺蹟,而今大溪河正是在射陽湖鎮水泗集鎮與其相通。《讀史方輿紀要》說,“倉城在(淮安)府城東南”,並引《太平寰宇記》“山陽東南有故倉城,與郡城相接。隋文帝將伐陳,因舊城修築,儲積餘百萬石。大業末,恆有陳谷,亂後荒廢”,又引《淮安府志》“今府東南六十里有倉城”,此倉城與今西安豐鎮固晉、太倉一帶正好吻合,可知海陵倉非止一處,劉濞時海陵溪起點在今泰州海陵區,終點則在今西安豐鎮太倉、固晉附近的故晉口,凌溪本為海陵溪一段,隋文帝伐陳“因舊城修築”之舊倉城亦為當年之海陵倉也。

劉濞為何棄海陵溪北端一段即凌溪不用,而於黃浦築堰轉經黃浦溪入白馬湖,再向北經山陽浦入淮,恐正與海陵溪經過今射陽湖鎮即漢射陽故城有關。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劉濞受封為吳王時,射陽侯國尚在,但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射陽侯國就除為射陽縣了。劉濞“擅山海之利,能薄斂以使其眾”,在與中央政權關係融洽時問題不大,但產生嫌隙以後,“背德反義,誘受天下亡命罪人,亂天下幣,稱疾不朝二十餘年”時,自然就不願意在中央政權面前露家底了,他的貿易往來特別是鹽運,就需要避開中央政權的射陽縣城,這就是他在馬長汀斜向西北進入黃浦溪、由白馬湖達淮的心理動機,這也是“捍鹽通商”的真正內涵。古黃浦溪應在今曹甸鎮崔堡附近斜向東南,經下舍、今望直港鎮北沙、獐獅蕩、今廣洋湖鎮鶴灣,於蘭亭附近入馬長汀接海陵溪。當然,我們今天所說的凌溪以及黃浦溪自崔堡向東南入馬長汀的一段水道,那時也許都在射陽湖中,如此,則由故晉口入淮改由經黃浦溪入淮,不過是在射陽湖中稍稍改變方向而已。

劉濞築堰黃浦溪表明,今天的淮揚運堤一線,自古就是江淮東部地區西部與東部高差的分界線,所以才需要在黃浦築堰蓄水,以保證由黃浦向西水道的暢通。二是西漢以前,白馬湖就有水道向北達淮,這應當就是《水經》所言之中瀆水。三是由海陵溪至故晉口斜向西北入淮,改道由黃浦溪入白馬湖經中瀆水東北入淮,提示了前此荊王國與射陽侯國、劉濞吳王國與漢射陽縣、後此劉胥廣陵王國平安縣與漢臨淮郡射陽縣的分界。劉濞築堰黃浦溪,實乃今寶應境中邗溝第一變。

來源:寶應雜誌;原載於《寶應文化月刊》2018年8月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