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揚州成就了徽商,還是徽商成就了揚州?有一個致命原因不能忽視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自古以來,揚州就是文人心中的白月光,無數文人騷客嚮往此地,甚至,在此地流連忘返。但是,今天我們要講的揚州,不是在於它的美麗動人,而是它的富庶。

是揚州成就了徽商,還是徽商成就了揚州?有一個致命原因不能忽視

眾人皆知,揚州一地十分繁華,江南富庶之地主要指的就是揚州、蘇州一帶。

那麼,揚州為何如此富庶呢?

近代有位詩人,名陳去病,此人著有《五石脂》一書,書中便提到揚州繁盛之因。根據這位詩人的看法,他認為:“揚州繁盛主要是因為徽商,揚州這座城市是被商人改變的一座城市。在幾千年的歷史之中,揚州繁華昌盛,徽商的確是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揚州城與徽商之間的關係不可分割。

揚州最早並不僅僅是一座城市,它屬於夏朝時劃分的九州之一,範圍頗廣,相當於淮河以南、長江流域及嶺南地區。後來,面積逐漸縮小,慢慢地相當於現在一個省的範圍。再後來,隋朝一統之後,揚州逐漸向城市靠近。唐朝建立以後,高祖李淵於武德八年將揚州治所從丹陽移往江北。

自此,揚州才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地理位置上與名稱區劃相統一。但不管是作為一省還是一城,揚州從來都不是歷史的配角,揚州特有的風景和繁華讓其未曾落寞蕭條過,一直是士大夫們一心向往的地方。古人有詩云:“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足以可見其中心境。

而且,揚州一地誕生了無數華麗詩篇,無一不說明揚州的繁盛。

是揚州成就了徽商,還是徽商成就了揚州?有一個致命原因不能忽視

揚州的繁華,第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就是地理位置帶來的優勢:

京杭大運河開鑿之後,揚州作為長江和京杭運河的交匯之地,有“聚南北之衝”之地利,再加上,揚州與大海毗鄰,無論是河運還是海運都十分便捷,使得揚州成為了極其重要的交通樞紐。經由揚州一地,南北往來交易便捷,糧草、錢幣、礦產等可從此地運往全國各地,甚至,遠銷海外。

第二個不能忽視的重要原因,就是揚州的政治地位:

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揚州都是政治中心,大都督府、淮南節度使都曾經選擇此地建立治所。政治地位的重要性,決定了揚州絕不可能是寂寂無名的荒涼之地。

第三個一定要提到的原因,即揚州是南遷士人渡江的必經之地:

長久以來,我國北方飽受關外少數民族的騷擾,一旦北方遭遇兵災,中原士人便會被迫遷徙到揚州一帶。如:西晉時期的“永嘉之亂”、唐時的“安史之亂”,戰亂為揚州帶來了大量的人口。

是揚州成就了徽商,還是徽商成就了揚州?有一個致命原因不能忽視

揚州千年繁華,真正達到頂峰卻是因為鹽。

揚州的鹽是“淮鹽”,“兩淮鹽區”面積廣袤,向北與山東接壤,向南則與兩浙交界,淮河橫貫其間。在《明史·食貨志》上曾經記載:“淮南鹽為煎鹽,淮北鹽為曬鹽。”

鹽在我國古代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戰略物資,國家政府對其進行嚴格管控,所以,揚州成為了相當重要的鹽策要地。西漢時,吳王劉濞就已經在揚州當地築城、煮鹽、鑄錢,並且,因此富甲一方。揚州的鹽全部產自兩淮,但是,卻需要在揚州城進行轉運,這是國家食鹽管控的重要一環,難以想象其中獲利何等豐厚。到了清朝前期和中期,甚至,還還有“揚州繁華以鹽盛”這樣的說法。

的確,揚州的繁華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鹽業經濟的發達,而這一點,在明、清兩朝最為明顯。洪武年間,由於“開中法”在全國範圍內的實行,明政府在揚州設立了兩淮都轉運鹽使司。此後,無論是商人運糧草還是絲綢等到邊境交易,政府都給予他們一定數量的“鹽引”。而商人,則憑藉政府給予的“鹽引”前往兩淮鹽場支鹽,然後,再將其運到全國各地。

此時,揚州獨特的地理優勢,給其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是揚州成就了徽商,還是徽商成就了揚州?有一個致命原因不能忽視

作為交通樞紐,揚州承接食鹽轉運,獲利頗豐。

萬曆年間,朝廷為了進一步加強對食鹽的管控,不再實行自願交易制,而是採取世襲承包鹽引制,促使鹽業交易制度轉變為委託專賣制度,從而,給了商人可乘之機,使得商人集團開始崛起。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晉商、陝商以及徽商都沒有放過這個機會,紛紛來到揚州,搖身一變成為揚州的大鹽商。

而在鹽商之中,徽商佔多數,勢力明顯更加強大。於是,徽商很快成了揚州鹽商中的中堅力量。據統計,從明朝中後期到清朝中期,徽商始終佔據著兩淮鹽商的主體地位。徽商在揚州城翻雲覆雨,大量的白銀流入他們的口袋,曾經一度可與王朝的國庫收入相提並論,平分秋色。

康熙皇帝七次南巡,其孫乾隆帝六次南巡,所花費的資金大部分來自這些豪富的徽商。

是揚州成就了徽商,還是徽商成就了揚州?有一個致命原因不能忽視

而揚州繁盛的根本,就在於鉅額資金的集中。徽商大批前往揚州,對當地的經濟、文化、觀念影響巨大。

首先,因為徽商的推動,揚州鹽業十分興旺,於是,揚州各地以鹽為生和籍鹽為食之人愈來愈多,當然,這也算是鹽業本身所帶來的變化。

其次,由於鹽業經濟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揚州其它產業的發展,飲食、園林、脂粉業等在這一時期飛速發展。

再者,徽商推動了揚州的市政建設。明末清初,由於戰亂影響,揚州城被破壞殆盡。在徽商的大力推動之下,很多“壞道”、“廢橋”、“街肆”、“碼頭”皆得到較好的修繕管理,使得揚州城更加美麗多姿。

最後,徽商的到來,為揚州當地的文化注入了新鮮血液。徽商有收集文物的癖好,又十分注重文藝修養,這種風氣自然也帶到了揚州。後來“揚州八怪”的形成,便與此有很大關係。

不得不說,如果沒有徽商參與進來,揚州的風采會遜色不少。

是揚州成就了徽商,還是徽商成就了揚州?有一個致命原因不能忽視

梁啟超先生則將徽商的參與提升到另一個高度,他在《清代學術概論》中說:“以徽商為主體的兩淮鹽商,對於乾嘉時期清學全盛的貢獻,與南歐巨室豪賈之於歐洲文藝復興,可以相提並論。”從中也可以看出,徽商對於揚州文化的形成,的確有其獨特的意義。

【《明清徽商與揚州文化》、《南河下:揚州鹽業史的微考察》、《清代揚州徽商與揚州八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