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通鑑|發明家淮南王劉安謀反始末(上)

衣賜履按:一直有個問題。有個成語,文如其人,是不是真的?一個人,寫一本書,他闡明的究竟是不是他的思想?雷蒙德·卡佛有一篇小說叫《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不用看內容,光這一個標題,就透出一種範兒來。於是,我也借這個句式問一句:當你們在寫書時,你們在寫什麼?

今天,講淮南王劉安,那個發明了豆腐的,他有本書叫《淮南子》,又叫《淮南鴻烈》,據說主要是黃老之學,輔以雜說。黃老之學,提倡清靜、無為,但劉安幾十年來一直想要謀反,這是什麼道理?

我們想問,劉安寫的書,他自己信不信?

醬香通鑑|發明家淮南王劉安謀反始末(上)

【據說,劉安成仙,雞犬升天】

淮南王劉安對謀反這件事,總是躍躍欲試,最早一次,是在前154年。吳、楚七國叛亂之前,吳王劉濞廣撒英雄帖,邀請大家一起謀反,他的使者到達淮南國(首府壽春,安徽省壽縣),劉安當年才十六歲,聽說有謀反這麼刺激的事可以參加,立即打算髮兵響應。淮南國宰相說,大王如果一定要響應吳王,我願意替你領兵。劉安就把軍隊交給宰相指揮。結果,這個宰相拿到軍權之後,立即據城防守,再不聽從劉安的指揮,而是效忠朝廷。因之,劉安得以保全。

衣賜履說:不由不想起賈誼。前174年,文帝劉恆的弟弟淮南王劉長因謀反被撤銷王爵,絕食而死(詳見拙文《淮南王劉長為啥被活活餓死?》),劉恆對這個弟弟還是餘情未了,前172年,封劉長的兒子劉安等四人為侯。賈誼估計劉恆終有一天會恢復劉安兄弟的王爵,於是上書劉恆,預測劉安等人日後可能會謀反,讓劉恆慎重考慮。劉恆沒理。果然,劉安本年才十六歲,就打算謀反了,雖然這回被封國宰相摁住了,但謀反的念頭,到死都沒改過。

前139年,十月(歲首),劉安入京朝見。武帝劉徹因為劉安輩份長,是叔父輩兒的,而且才華橫溢,非常尊重,只要有閒暇,就把劉安叫來聊天,聊起來就沒個完。

劉安一直與武安侯田蚡關係很好,劉安進京朝見,田蚡直接到灞上(陝西省西安市東灞河畔)去迎接,兩人也經常交流,田蚡有次說,皇上到現在都沒生出兒子來,大王您是高皇帝的親孫子,廣行仁義,天下聞名,假若皇帝突然去世,除了大王您之外,還有誰能繼承帝位呢!劉安聽得心花怒放,贈送給田蚡豐厚的金錢財物。

衣賜履說:田蚡貪財,估計說這個,也就是想騙劉安點錢,要說真盼著他外甥劉徹死,我覺得田蚡膽子還沒那麼大。

劉安喜歡讀書做文章,又愛沽名釣譽,羅致四方賓客和各種技能之士數千人。他的臣僚、賓客,大多是長江、淮河間的輕薄之徒,常常用劉安老爹劉長死於非命的事刺激劉安。前135年,天空出現彗星,有人對劉安說,吳王劉濞起兵叛亂時,也出現了彗星,不過長僅數尺,尚且流血千里,如今彗星貫穿天際,恐怕天下將有大規模戰事發生。劉安心想皇上沒有太子,若天下發生變故,各諸侯王必然群起而爭奪皇位,便加緊製造兵器和攻城器械,積蓄糧餉。大肆賄賂各郡守、親王,收攬說客和有才之士。各色人等都為劉安出謀劃策,胡亂編造荒誕邪說,無休止地阿諛逢迎。劉安心中十分歡喜,賞賜更甚,謀反之心更盛。

劉安有個女兒叫劉陵,聰敏善言。劉安喜愛這個閨女,給她大量錢財,讓她在長安刺探朝中內情,結交劉徹身邊的人。

前127年,劉安五十二歲,冬季,劉徹賜劉安几案和手杖,恩准他不必來京朝見。劉安的太子劉遷,娶修成君的女兒(劉徹老孃王太后,在嫁給景帝劉啟前,曾與金王孫生有一女,叫金俗,是劉徹的同母姐姐,封修成君)做太子妃。劉安天天琢磨著怎麼謀反,害怕太子妃知道後向朝廷揭發,就和劉遷策劃,讓他故意冷落媳婦兒,三個月不和她同房。之後,劉安佯裝惱怒劉遷,把小兩口關一間屋裡,一關又是三個月,但劉遷始終對媳婦兒碰都不碰。是可忍,孰不可忍!再丟人太子妃也呆不下去了,請求離去。於是,劉安便上奏朝廷致歉,把太子妃送回孃家。劉安的王后、太子劉遷和女兒劉陵深受寵愛,專擅國權,侵奪百姓田地房宅,任意加罪拘捕無辜之人。

醬香通鑑|發明家淮南王劉安謀反始末(上)

【也是傳世經典】

衣賜履說:《淮南子》“俶(讀如矗)真篇”有云:積累寬厚的恩惠,慈愛惠及民眾,用聲譽和榮耀去愛護百姓,使他們快樂安生,這就叫做“仁”。劉安說的對不對?太對啦!既然對,那劉安為什麼不照著做呢?因為,因為,一定是做不如不做,那是寫給別人看的,權力在手,傻子才去行“仁政”呢!權力中人,多為人格分裂,權力越大越分裂,說一套做一套,主張一套暗地一套,是為常態。

前124年,劉遷學劍,發現自己是劍術奇才,無人可比。聽說郎中(王宮禁衛官)雷被劍術了得,便召他前來較量。雷被當然不敢傷到劉遷,切磋之際,不斷退讓,一招不甚,還是失手擊中了劉遷。劉遷認為雷被是故意給他難看,惱羞成怒。雷被得罪了太子,感覺繼續呆下去恐怕沒什麼好果子吃,此時,武帝劉徹一直在籌備與匈奴的決戰,向各封國、各郡頒下詔書,凡有志參軍攻打匈奴的,可以直接到長安應徵入伍。於是雷被就向劉安表示,想去長安應徵。但因劉遷在老爹劉安面前說了雷被的壞話,所以劉安將雷被斥責了一頓,並將其免職,以防止其他人效法。雷被見勢不妙,私自逃到長安,上書朝廷說明自己的冤情。

醬香通鑑|發明家淮南王劉安謀反始末(上)

【劉遷一想到可能當皇上,一個勁兒勸老爹劉安謀反。讓人想起袁世凱的大公子袁克定】

劉徹將此事交給廷尉(司法部長)處理,因牽連到劉安,公卿請求將劉安逮捕治罪。劉徹派中尉(首都長安警備區司令)段宏前往壽春調查。太子劉遷安排了一批殺手,穿上衛士服裝,手持長戟站在劉安身邊,如果朝廷派來的使者欲將劉安治罪,就立即格殺,然後舉兵叛變。幸好段宏脾氣不大,和顏悅色,慘劇沒有發生。公卿大臣奏稱,劉安不許壯士投軍出擊匈奴,是犯了阻礙聖旨的大罪,應當斬首。劉徹不忍,下詔削減淮南國兩個縣。事後,劉安自怨自艾說,我做仁義之事,反而被削減封地。他把這件事當成莫大的恥辱,謀反的準備越發加緊了。

衣賜履說:我們不知道劉安說的“仁義之事”,指的是什麼。

前122年,劉安與諸門客日夜加緊謀反準備,研究地圖,部署進兵的路線。劉安說,皇上沒有太子,一旦過世,朝廷大臣必定徵召膠東王,要不就是常山王,諸侯王一齊爭奪皇位,我哪能沒有準備?我是高祖的親孫,親行仁義之道,陛下待我恩厚,我自能接受他的統治;陛下百年之後,要是上來個小兒當皇上,我豈能北向稱臣呢!

劉安派往朝廷的使者們從長安回來,如果謊稱“皇上沒有兒子,且朝政腐敗”,劉安就興高采烈;如果說“朝廷政治清明,皇上有兒子”,他就生氣,認為是一派胡言。

衣賜履說:歷史有時很殘酷,有時很幽默。本年,劉徹的兒子劉據都七歲了,劉安竟然拒絕相信,我也是醉了。劉安的表現,乍一看像是得了神經病,實際上,對權力的貪圖到了這個地步,比得了神經病更甚。劉安的手下也有意思,大家一起陪著老大繼續出演這出謀反大戲。

劉安謀反結局,我們明天接著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